历史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04千字
字数
2023-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了解民国时期劳资关系的社会史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作者运用大量一手史料,如《申报》《大公报》《女工日记》等,通过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地区、不同所有者、不同实业的劳资关系加以深入分析,讨论了企业生态、行政管理、福利保障、工会团体等问题,呈现出民国时期劳资关系纷繁复杂的样态。
本书尤其注重在微观上对社会底层劳工生活实情的展现,对你认识或重新认识民国时期劳资关系有很大启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楔子
- 凡例
- 附表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基本概念
- 二、学术前史
- 三、基本思路与方法论
- 第一章 民初以来的主义话语与劳资关系
- 一、“五四”前之主义并进与劳资关系
- 二、“五四”后之主义更迭与劳资关系
- 三、主义话语下之劳资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 四、阶级斗争与劳资合作
- 第二章 企业生态与劳资关系
- 一、车间政治
- 二、科学管理
- 三、企业文化与劳资合作
- 第三章 劳动行政管理与劳资关系
- 一、人力资源管控
- 二、工厂检查
- 三、沪公共租界人力车改革
- 第四章 保障体系与劳资关系
- 一、工人福利保障的规范化
- 二、福利事业的推展
- 三、福利事业成效及劳资态度
- 四、资方的经济困境
- 第五章 劳资团体与社会网络
- 一、工会与商会
- 二、劳资团体与党政机关的人脉
- 三、中间组织
- 四、基督教青年会与工人社区
- 五、工人与国际组织
- 第六章 国民党工运与劳资关系
- 一、训政下的工运
- 二、工会与工会法
- 三、工人训练
- 第七章 工人群体政治化与工人阶级形成
- 一、群体与阶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纱厂工人
- 二、五一纪念中的矛盾与冲突
- 三、工人的“工人阶级”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报刊
- 三、资料汇编
- 四、统计资料
- 五、调查报告
- 六、年鉴
- 七、回忆录、日记、传记
- 八、论著
- 九、学位论文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