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京味儿“十足的一部口述史,带你看看八旗子弟的日常生活。

内容简介

”北京口述历史丛书“之一,本书呈现出一些有趣的特点,对于旗人妇女,本书访谈更关注的,是她们的人生经历;而男人们的讲述,则在人生经历之上,更有关于“京味”文化的种种生动描述,吃喝玩乐、花鸟鱼虫、饮酒唱戏、斗鸡走狗、比拳掼跤、走会拜祭,无所不包,却又与宅门的生活趣味迥异,所以取名为“社会百态”,是本套丛书中最具“京味”内容的一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言
  • 一、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印嘉佑口述
  • 1. 我祖父
  • 2. 我父亲
  • (1)父亲的服装生意
  • (2)从“五反”到“文化大革命”
  • 3. 我自己
  • (1)我上的学
  • (2)随林学院迁到云南
  • 4. 身边的人和事
  • (1)日本投降和北平围城
  • (2)甘雨胡同33号
  • (3)甘雨胡同周边
  • (4)汪振儒与刘曾复
  • 5. 关于满族
  • 附录一 印华亭先生简历
  • 附录二 记服装企业家印常荣
  • 二、舒卷从容一片云——傅耕野口述
  • 1. 在大舅爷家长大
  • 2. 父亲与母亲
  • 3. 大姐与二姐
  • 4. 我自己
  • 5. 其他
  • 附录 我曾随侍“儒二爷”
  • 三、“宫廷正骨”的传人——吴定寰口述
  • 1. 我家的事
  • 2. 我的岳父夏锡五
  • 3. 跟着岳父学正骨
  • 4. 《正骨史话》及其他
  • 四、痴迷于京剧的旗人——关嘉禄口述
  • 1. 解放前的家庭与生活
  • 2. 对京剧如醉如痴
  • 3. 解放后的家庭和生活
  • (1)父亲和大哥
  • (2)母亲
  • (3)生活和娱乐
  • (4)我自己
  • (5)我夫人
  • 五、相隔十一年的两次访谈——东普、梁昭口述
  • 第一次:少小离家老大回
  • 1. 东普先生对北京的回忆
  • 2. 梁昭女士对北京的回忆
  • 3. 离开北京到台湾
  • 4. 40年后再回北京
  • 第二次:乡音无改鬓毛衰
  • 1. 抗战前的北京
  • 2. 关于抗日杀奸团
  • 3. 从抗战胜利到台湾
  • 4. 在台湾
  • 5. 关于台湾的历史
  • 附录 抗日杀奸团简史(节选)
  • 六、花鸟鱼虫的世界——张世垚口述
  • 1. 我的家世
  • (1)两个“祖儿”
  • (2)我爷爷
  • (3)父亲母亲
  • (4)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
  • (5)我自己
  • 2. 花鸟鱼虫
  • (1)养鸽子
  • (2)养蝈蝈
  • (3)养金鱼
  • (4)养花
  • (5)揉核桃
  • 附录 乐曙青口述:什锦花园的鸽子
  • 七、朝阳门外南营房——关松山口述
  • 1. 朝阳门外的街面儿
  • 2. 父亲一家子
  • 3. 我父亲好走会
  • 4. 粥厂和福音堂
  • 5. 在东岳庙出家
  • 6. 当吹鼓手
  • 7. 依着和尚庙挣钱
  • 8. “耗财买脸”的摔跤手
  • 9. 婚姻和家庭
  • 10. 解放以后
  • 八、马镫形状的戒指——戴鑫英口述
  • 1. 能在北京扎下根来不容易
  • 2. 肃王坟的坟少爷
  • 3. 一逼宫我外祖父就急死了
  • 4. 我家到1961年才解体
  • 5. 我家的婚丧嫁娶诸事宜
  • 附录 关于戴鑫英的架松奶奶家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集团是新闻出版总署1999年批准组建的全国首批7家试点出版集团之一,拥有北京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文津出版社、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十月》《父母必读》《少年科学画报》《北京卡通》《夜北京》杂志社。集团前身北京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 集团公司作为北京市最大的综合性出版机构,牢牢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为广大读者奉献了大量优秀的精神食粮,在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50余年来共出版各类图书2万余种、15亿多册,出版物获得多项国家级出版大奖和文学大奖。每年出版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物近3000种,其中新书约1600种,在销品种约8000种。出版物在全国零售市场持续稳居前列。在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北京出版社曾两次获得“最受读者喜爱的出版社”。2009年,集团公司获得“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