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心理创伤8讲》主理人徐凯文老师作品。作为国内心理创伤领域的权威学者,徐凯文老师总结了他20余年一线心理创伤干预经验,向我们全面介绍了与心理创伤有关的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童年期虐待和家庭功能失调;创伤对我们的影响;创伤之下,你的自我还好吗;如何理解遭遇创伤的人;让我靠近你,抚摸你的伤痛;突如其来的灾难;怪人是怎样练成的;在关系中受伤与痊愈;哀伤与哀伤辅导;当创伤在代际中传承等。

这本书不仅适用于心理工作者读来帮助来访者,也适合普通大众读来自助和帮助身边遭受创伤困扰的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常见的心理创伤
  • 什么是心理创伤
  • 心理创伤的类型
  • 心理创伤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惊恐、梦魇和魂不附体:创伤对我们的影响
  • 弗洛伊德关于创伤的经典研究
  • 美国疾控中心与凯萨医疗机构的经典研究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 第3章 当创伤和痛苦发生时,你内在的自我是如何反应的
  • 在良好的治疗关系中处理和疗愈创伤
  • 创伤后反应的影响因素
  • 创伤造成的心理影响
  • 创伤对大脑反应和功能的影响
  • 创伤治疗的阶段
  • 第4章 理解创伤与经历创伤的人
  • 创伤对人的整体影响
  • 理解受到创伤的人
  • 多角度理解创伤
  • 学会尊重创伤本身
  • 如何从创伤中复原
  • 第5章 让我靠近你,抚摸你的伤痛
  • 警察对连环杀手的谈判策略
  • 创伤治疗的基本原则
  • 第6章 突如其来的灾难
  • 灾难事件对人的影响
  • 灾后心理救援应持的基本观念
  • 拜访地震失独家庭之行
  • 关于灾后心理救援的研究
  • 恐怖袭击和疫情灾害的影响
  • 第7章 那些奇怪和不可理喻的人是怎样炼成的
  • 简单性创伤与复杂性创伤
  • 创伤与依恋的关系
  • 创伤与斯德哥尔摩效应
  • 亲密关系与创伤性联结
  • 人格障碍中的人际关系模式
  • 第8章 在关系中受到伤害,在关系中痊愈
  • 创伤受害者的人际关系特点
  • 创伤咨询的咨询关系
  • 咨询关系的独特性
  • 创伤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 正确看待咨询师与创伤咨询
  • 第9章 哀伤和哀伤咨询
  • 认识哀伤
  • 哀伤咨询
  • 第10章 创伤的代际传承
  • 源自成长环境的创伤性经历
  • 代际创伤的含义与表现
  • 代际创伤的理论解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助人助己,这是我帮助过的案例经历与缘由。

    2018 年我帮助一位初中同学,她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后来我才知道,她多次自杀未遂,当时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就想帮助她走出困境。事实上我想帮助她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情况严重,而我又恰好学过心理学,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认为对她有一份愧疚心理。这份愧疚心理来源于初中时代,她追求我未果,甚至因此而被我责骂。原因是 —— 我认为她长的很丑。在当年,如果被一个丑女追,这在社交上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因为当一个同班同学追自己的时候,几乎全班都知道这件事,在初中的我因为承受不了这个 “笑话”,因而把所有的责任都怪罪于她。她追了我三年,起源是她当时在电脑前和我聊 QQ,开玩笑般地问了我一句话,原话我忘记了,大意是,要不我们在一起吧。而我当时的回答很直接,我说,你以后会整容吗?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女生,或许是因为我这句话代表的含义是:我可以接受你,前提是你要整容。而不是,我直接拒绝你。我以为我这句玩笑话会让她打退堂鼓,结果并没有,反而被认为是我可以接受她。就这样,她从初一追到我初三,她没有和我和我一起读高中,而是去了职中。在这三年里还发生了许多事,总结起来就是因为被她追而感到丢脸,于是采取各种手段软硬兼施让她放弃。我承认,这里 “硬措施” 里面有不少欺负她,甚至是伤害她的事情,当时她为了表示对我的爱意,在手臂上刻了我名字的缩写,甚至有不少自残的行为,多年以后我问她,当时一共划了多少刀?她说大概几十刀吧。几十刀是怎么概念呢?有一次我看了她的两侧大腿内壁处,双手腕部,基本都是划痕。而当时,我却和她讲,让她滚开,不要沾上我的边。这个行为无疑让她感受悲伤,就连她的几个同学,也是我们的同班女同学都看不下去。再后来,也就是 2018 年我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她又重新联系我,那天晚上我约她出来,当晚聊到凌晨三点才回家,因此我才得知她近几年的情况。回到问题的一开始,也是出于我初中时期对她的伤害造成的愧疚,我决定用我所有的心理学知识和时间精力去帮助她走出困境。这里历经了快三个月,具体过程就不展开讲了,这里挑三件讲讲我最触动的事。第一件事:有一天晚上,我同学在她学校住宿的时候病情复发,她当晚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她吃完了半盒止痛药,这个止痛药是她母亲给她购买,用以治疗痛经。我当时收到信息后非常担心她的情况,迫于无奈之下,我向她的母亲致电,讲述她女儿的情况。这是我第一次和她母亲接触,毕竟是为人父母,她母亲知道情况后显然比我更加着急,和我讲了许多我同学的经历,那天晚上我和伯母大概聊了十来分钟。没过多久,我同学又给我发来一条信息 她指责我为什么要把她的情况和她母亲讲,她甚至一度把我删除,因为我的行为在她看来无疑是一种背叛。显然,她的母亲已经和我同学联系上了,不仅仅是母亲,连父亲也致电给她了解情况,这件事在我的触导下,让她更备受压力。第二天早上,因为我不在她身边,只能用微信咨询她的情况,她和我讲只是肚子疼,还轻蔑地说,看来这些药也不怎么样。我很庆幸这些药真的不怎么样,没有给她带来更大的伤害。事实上,这种自杀自虐行为已经不是首次发生,在这几个月和她的紧密接触中,还有好几次想自杀,或者走在自杀的过程中被我劝导与挽救。我的旧手机里还保存着她当时自杀过程给我发来割脉流血的照片。第二件事:我推荐她去我高中的心理老师里做一次心理咨询,出于她对我的信任,她去了,当时因为昨晚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因为她长期坐摩托车回家,在昨晚差点被猥亵...),我们几乎彻夜难眠,第二天早上我带她去学校看心理咨询,她在里面和我的高中老师聊了大概 40 分钟左右,我在外面睡着了,等她出来的时候,心理老师叫醒了我,示意让我进去单独沟通。我进去后,和她聊了十多分钟,大致内容就是,心理老师认为她的情况必须要尽早看精神科医生,单纯的心理咨询无非帮到她,于是,我怀着失望离开了学校。我同学看我昨晚彻夜未眠,状态不好,提议先送我回家等我睡着再自己回去,接下来我就和她一起回了我家,我躺着床上,她则坐在我旁边的沙发上,我闭目养神着,不一会儿她母亲给她来电,得知自己女儿昨晚差点被猥亵,心情非常着急,情急之下就责备了女儿,也就是我这位初中同学。我在床上依旧躺着,听到她们大致的电话内容,等我同学挂了电话后,她哭了起来,我听到声音后马上惊醒,上前安慰,这是我和她的第一次拥抱(也就只有这一次)。她述说着刚才和母亲沟通的内容,非常委屈和难过,或许是因为她母亲让她早点回家,随后我同学就离开了我家。她离开后,我的情绪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悲痛感,毫不夸张的说,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面,我都是爆哭的,期间我甚至给心理老师致电,用质问的语气问她为什么刚才要这样讲?因为还不到一个小时之前,她就和我讲这位同学类似于没救的话,或许心理老师没有这样讲,我不知道是不是记忆错乱,总之她当时讲的话让我无法接受.... 我想,我的爆哭一方面是出于对我同学的无能为力,另外一方面是,这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死亡与我如此接近,我无比恐惧和焦虑。第三件事:在我爆哭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被她母亲邀请去她家吃饭,以表感谢我帮助和陪伴她女儿。当时我不知道自己已经细菌中毒,患有严重发烧。当时去到她家吃完饭后,我已经四肢乏力,她让我睡在她的床上,我躺下后,看见她就在床对面的电脑前打英雄联盟游戏。我说:我记得你以前不玩游戏啊?她说:因为当时想追你,所以自己也去学了玩游戏。我说:可是我从来不玩英雄联盟啊?她说:当时我不知道,你也不愿意和我聊天,后来我看到大部分男生都爱玩这个,所以才学的。我沉默了,一方面是身体非常不舒服,另外一方面是心理过意不去,迷迷糊糊的就睡觉了,醒来以后我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才发现情况不妙。我看见她还在电脑前打游戏,甚至边打边骂队友,我知道那是她宣泄情绪的一种出口,不过当时我情况不对,还是打断了她,和她讲我可能是发烧了。她听到后非常担心我的情况,二话没说就把我拉去了周边最近的医院,我就这样被她接近于搀扶着来到了医院,挂上了急诊号,完成了所有检查项目。因为当时已经很晚,我妈也给我打了电话,才得知我在医院,后来便来接我回去。在医院的时候我和她讲:没想到这次你救了我一命。她笑了笑说:你也救了我一命啊,咱俩算扯平了。—————— 最后的结果是,因为她不愿意去做心理咨询和看精神科医生,我成为了她身边最懂她情况的朋友,而我自己,也因为替代性创伤出现了心理裂痕,直到几年后,我才逐渐走出来。再后来我和她断了联系,准确来讲是她为了不影响我,多次把我删除了。哪怕是现在,我和她的联系是断断续续的。我当时也曾很坦白的和这位初中同学讲为什么我愿意帮她,我甚至问她,我当时给她造成的伤害到底如何?她很坦然的和我讲,那些事都已经过去了。当时我其实已经知道了非常中肯的答案,她之所以会患上抑郁症,毫无疑问,我当年对她的伤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性质,但也和她的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说回来,就我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她最后走出来是因为有很多社会系统的支持,我是其中一项支持,为此我还和她的母亲聊过几次,她不仅有好朋友好闺蜜,还有男朋友。当然,我认为她不算真正喜欢她的男朋友,在我看来只是一种亲密关系的依赖,这来自于她的童年早期的经历,她父母从小就离婚了,孩子跟母亲,但是这位母亲是一名女强人,没有太多时间去照顾她,所以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相依为伴,后来没过多久,她的祖父母去世了,这下就造成了她更强烈的不安全感。因为她从小就认为,自己是不被这个社会所接纳的,这是她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也是我开玩笑的回复她:你会不会整容?因而喜欢上了我。当然,这也是后来我接触精神分析后才知道的答案。回到刚才的问题,她和她的男朋友相处模式可以说是 “相爱相杀”,但起码有男朋友,有亲密关系,只要还有这一条关系的纽带,并且这个亲密关系不会对她造成更为过分的损害,那么从最优解上看,我认为她的男朋友也给予了她不少社会支持的力量。事实上她并没有坚持去看心理医生,更没有吃医生开给她的药,哪怕是现在,我也不敢说她的抑郁症彻底痊愈了,只能讲,她比较稳定,仅此而已。如果不能唤醒她自己的力量,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树立自己的目标感,那么再次遇上强制性的关系瓦解,比如说重要家人离世或男朋友分手,很可能会再次复发病情。因为重要的关系破裂可能会再次唤起她的早年经历的创伤,包括一些我不可知的心理学和医学因素和我没有掌握的信息,造成复发,事实上此类事件在她身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不管怎么样,她最后也找到了一些人生的目标,甚至还去了我没去过的外省(上海及山东),我真心替她感到开心,希望她能够幸福的,好好活下去。徐老师的心理创伤课程讲到的两个知识点,我自己经历过,很有感触。第一个是,当你朋友和你说他要自杀,请问你会怎么做?答案是,问他怎么自杀。因为我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她已经自杀完了,或正准备自杀和我讲,所以我通常会问她,你要怎么自杀?第二个是,对于安慰一个有心理创伤的人应该怎么做?答案是,照顾好他的生活起居就行,而不是和他讲,没事的之类的话。因为陪伴本身就是安慰,他需要的,仅仅只是当作是一个正常人来对待,去照顾好就行。而对于我来说,或许我的替代性创伤就是,虽然我到了大学后,我又陆续帮助了一位抑郁症学妹,给予她心理学知识和社会支持,基本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那么 “用心” 去帮助别人了,因为我被这段经历而感受后怕。现在我的状态就是,借用林特特老师在课程里的话,对一件事要么推进,要么高兴,否则就绝不讨好别人,做真实的自己,哪怕自己某些的话不够有情商,也不想因此而委屈自己的感受。

      5
      1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换个环境,出门走走

      对我来说比较有用的办法是换一个环境去旅行,一定要去有阳光,有大海,充满活力的热带!人可能还是比较有动物性,强烈的阳光和热带能够一扫阴霾。一年前我经历至亲离世的时候,最终让我走出来的就是去到陌生的国度,参加一些有规定路线的出游活动。当时我去了泰国和日本,每天人会自动被逼着去和当地人沟通寻找吃的,也会被逼着按照艺术节的路线出发参观。专机过程中还路过的赌场,消费购物也是不错的方法。后来在日本的经历让我发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和当地人沟通也许会非常有意思。意识到有想做的事情让我发现,与过去好几个月什么都不想做相比,我似乎已经走出悲伤。分享给大家,希望有帮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直面创伤,活出真我

        听过老师的心理创伤课,这次看这本书又有了更深的领悟。其实遭遇心理创伤并不是什么罕见的情况,我们每个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或多或少都会遭遇的,只是我们都会认为这是心理疾病,而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就自然没有关注到。而失恋、生病、意外等这样的事情我们大概率都会遇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随时可能被一些危机时刻所影响,它都可能带来创伤。而心理创伤对我们就会有很多潜在影响,例如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对自我的否定、内心深处的自卑…… 就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导致我们会在无意识中选择自己能接受的、不太影响日常生活的方式,跟创伤共存,但很可能就是让创伤藏起来了,可能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会有火山喷发的影响出现。经历创伤的事件我们无法选择,但应对方式我们可以选择。好的选择是直面它,从遇到的创伤性的事件中获得收益,让它成为人生的财富、力量的资源,而不是任由创伤打击我们。就算是简单的一句话 “这点伤痛不算什么,我人生道路还蛮长,还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也有很好的安抚作用,更多的还是要自己主动行动去改变。读完这本书后有四点小感悟:1、要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自己要站起来去抓住。2、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眼瞎了不抱怨看不见了,还可以扭扭脖子活动手指就很开心,换个角度看问题是必要的。3、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可是成功的定义应该是由自己说了算,一条路走不通大不了换条路。4、稳定的关系(伴侣,家庭,朋友等等),安全的个人空间,自我掌控的独立人格以及找到宏大的人生意义,对于创伤修复至关重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伤口被动逃避藏起来,就一直无法愈合,还可能越来越大;而主动扯开伤口让光照进来,就会慢慢愈合,重新活出自我。

          1
          1
        • 查看全部14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