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当代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内容简介

全书涉及新闻传播学术创新、基础理论研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民主政治与舆论监督、危机传播与灾难报道、传媒与文化、媒介批评研究、新闻业务探讨、广东传媒透视、新闻传播教育等论题。

本书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学术志趣与研究轨迹,折射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的不断发展与新闻传播学的长足进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论
  • 强化问题意识,深化学理内涵——论新闻传播学术创新
  • 第一编 基础理论研究
  • 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 一、讨论新闻学与传播学之关系的历史回顾
  • 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
  • 三、正确对待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分殊与吸取
  • 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
  • 一、传播文本交叉,产生了新的文本形态
  • 二、传播行为交叉,出现了新的传播行为
  • 三、 “传播交叉领域”的理性审视
  • 新闻的真实性是什么?——兼论新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 虚假新闻的产生机制与治理路径
  • 一、虚假新闻的概念解析
  • 二、虚假新闻的产生机制
  • 三、虚假新闻的治理路径
  • 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
  • 一、民生新闻: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
  • 二、民生新闻传播范式的具体内涵
  • 三、民生新闻传播范式的产生过程
  • 四、民生新闻传播范式的价值体认
  • “史家办报”思想探究
  • 一、报纸应该对历史负责
  • 二、独立办报
  • 三、办报目的在于致用
  • 第二编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 试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
  • 一、殊途与同归: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议程互动的形成
  • 二、溢散与共鸣: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议程互动的方式
  • 三、共振与断裂: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议程互动的现实
  • 竞争与合作:网络新闻发展之路
  • 一、在合作中求发展
  • 二、在竞争中求优胜
  • 网络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 一、对某些新闻价值要素的内涵有所发展
  • 二、新闻价值取向的侧重点有所变化
  • 三、正在形成新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
  • 报业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关于报业呼吁“捍卫知识产权,提高网络转载门槛”的思考
  • 一、网站廉价转载:报业猛然醒悟的隐痛
  • 二、报业呼吁的合理性与保守性
  • 三、开拓进取才是根本的应对之道
  • 第三编 民主政治与舆论监督
  • 发展民主政治与深化新闻改革
  • 知情权与表达权:为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 试论“最牛钉子户”媒介事件的新闻传播学意义
  • 如何开展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舆论监督——“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启示
  •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重
  • 二、异地监督与本地监督并重
  • 三、媒体监督与群众监督并重
  • 四、舆论监督与信息公开并重
  • 第四编 危机传播与灾难报道
  • 信息公开与传媒变局——2008年我国新闻实践的突破与启示
  • 一、变局:突破与进步
  • 二、探因:多元格局下理念与体制的变革
  • 三、总结:调整与重构
  • 在开放与控制之间:危机传播的基本准则与尺度——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 媒体应当如何面对自然灾害——以南方雪灾报道为例
  • 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演变
  • 一、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二、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三个阶段与三种模式
  • 当前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回顾与反思
  • 一、群体性事件与群体性事件报道
  • 二、当前群体性事件报道存在的缺陷
  • 三、产生群体性事件报道缺陷的原因
  • 四、做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努力方向
  • 试论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媒体角色——从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报道谈起
  • 一、公共事件报道中媒体角色的分化与冲突
  • 二、公共事件报道中媒体角色分化与冲突的内在机制
  • 三、正确看待公共事件报道中媒体角色的分化与冲突
  • 第五编 传媒与文化
  • 以电视娱乐文化作为研究范畴与视域
  • 一、电视文化研究的学术困境与解决之道
  • 二、电视娱乐文化的学理界定
  • 三、电视娱乐文化的学术视域
  • 博客文化解析
  • 一、文化研究中的文化概念
  • 二、从历史和比较中看博客文化
  • 三、博客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大众文化
  • 四、对博客文化的价值评估
  • 数字短片的青年亚文化特征解读——以优酷网和56网的原创数字短片为例
  • 一、数字短片的青年亚文化特质
  • 二、数字短片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
  • 三、与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保持距离的青年文化
  • 四、积极向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靠拢的青年文化
  • 五、结语
  • 《唐人街》:海外华人世界的成功展现
  • 一、唐人街:从华人庇护所到热播纪录片
  • 二、成功要素之一:日益成长的受众基础
  • 三、成功要素之二:大气精良的内容信息
  • 四、成功要素之三:跨越国界的传播平台
  • 解析真人秀的本土化之路——以《残酷一叮》与《超级女声》为例
  • 一、关于《美国偶像》
  • 二、《残酷一叮》的加法:得其精髓的发扬光大
  • 三、《超级女声》的减法:因地制宜的删减变通
  • 四、余论
  • 试析“男体盛”报道中女性的性别认同与建构
  • 一、社会性别和“情境中的社会性别”模式
  • 二、女性眼中的自我
  • 三、女性认同的“他者”
  • 四、男体盛事件的媒介情境
  • 五、结语
  • 消费文化的学理内涵与学术取向
  • 一、关于消费文化的不同界定
  • 二、理解消费文化的意见分歧
  • 三、消费文化研究的学术取向
  • 第六编 媒介批评研究
  • 加强媒介批评,促进传媒发展,深化新闻学术
  • 媒介批评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新领域
  • 媒介批评是传媒业的园丁和啄木鸟
  • 媒介批评是深化新闻传播学术的切入点
  • 中国内地媒介批评论著十年扫描
  • 一、十年媒介批评论著的出版情况
  • 二、十年媒介批评论著的学术进展
  • 三、十年媒介批评论著所呈现的问题
  • 当前媒介批评实践的议题分析——以新闻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文章为样本
  • 一、分析样本
  • 二、议题分析
  • 三、总结与思考
  • 关注媒介社会,弘扬批评精神——首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 一、回顾中外媒介批评的历史发展
  • 二、研讨媒介批评理论的学理问题
  • 三、开展对媒介实践的个案批评
  • 四、探索推进媒介批评的现实途径
  • 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媒介批评——2008第二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 一、媒介批评的价值与意义
  • 二、媒介批评的学科建构
  • 三、媒介批评的话语实践
  • 四、媒介批评视阈下的新媒体
  • 五、媒体素养与媒介教育
  • 深入研讨,辨清学理——关于媒介批评实践与理论的思考
  • 一、如何把握媒介批评的基本学理问题
  • 二、如何区分媒介批评的学科边界
  • 三、如何进一步开展媒介批评
  • 第七编 媒介批评文章
  • 新闻摄影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荷赛获奖照片造假”事件透视
  •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关于“西瓜注红药水”报道的对话
  • “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媒介的时效性竞争都会威胁到新闻的真实性”
  • “记者不能单纯依靠各种先进通讯工具,好新闻是要靠腿脚跑出来的”
  • “新闻采访一定要身临其境,才有发言权,才能够写好新闻”
  • “新闻写作一定要讲究尺度,要注意舆论导向”
  • “编辑要比记者看得深、看得远、看得全面”
  • 都是传媒惹的祸?——理性审视“蕉癌”风波
  • 一、煽情报道:“蕉癌”风波的直接诱因
  • 二、食品安全隐患:“蕉癌”风波的现实环境
  • 三、危机处理慢半拍:“蕉癌”风波的危害加剧
  • 四、各种原因与各方责任的辩证审视
  • 富士康起诉记者事件的多维反思
  • 一、富士康为何起诉记者
  • 二、《第一财经日报》的批评报道是否准确客观
  • 三、本案件折射出哪些法制问题
  • 四、舆论界如何建构理性的公共空间
  • “艾滋女”事件真相大白后的思索
  • 一、博客是一把双刃剑
  • 二、网站乱炒热点成为谣言推手
  • 三、传统媒体心态浮躁容易丧失专业品格
  • 四、“艾滋女”事件的总体教训
  • 记者岂能如此忽悠采访对象——不得不说:我被“PK”了
  • 名人是否该为不实代言广告负责?——从名人代言风波谈起
  • 一、从SK-Ⅱ代言风波谈起
  • 二、名人代言的传播机制
  • 三、廓清广告代言人实质
  • 四、界定代言人的连带责任
  • 五、余论:媒介教育之重要性凸显
  • 媒介事件如何取得轰动性传播效应?——从“大堡礁招聘”说起
  • 一、“大堡礁招聘”的传播效果:全球媒体聚焦
  • 二、“大堡礁招聘”全球轰动的传播学分析
  • 三、 “大堡礁招聘”对中国公关的启示与意义
  • 第八编 新闻业务探讨
  • 新闻报道的多方面突破——我国媒体2003年的内容创新
  • 一、会议报道改革力度空前
  • 二、“负面新闻”报道及时
  • 三、国外战争报道全面跟踪
  • 四、关注弱势群体成为议题
  • 五、注重新闻言论,时评异军突起
  • 从“连战访问大陆”看市场化报纸的时政报道——香港《东方日报》与台湾《中央日报》报道框架的比较分析
  • 一、前言
  • 二、框架理论
  • 三、样本选择
  • 四、框架分析
  • 五、结论与讨论
  • 观点之争:报业竞争的新制高点
  • 一、时评在广州报纸异军突起
  • 二、广州报纸时评的特色
  • 三、广州报纸时评热潮的成因
  • 与时俱进的报纸号外
  • 一、历史回顾
  • 二、号外新变化
  • 三、号外新背景
  • 从海啸报道看媒体的人文关怀
  • 一、人文关怀
  • 二、从标题上看
  • 三、从图片上看
  • 四、从内容上看
  • 党报在厚报时代的版式创新——评《广州日报》的导读与索引版
  • 一、报纸导读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 二、让党和人民都满意的一种操作手法
  • 三、凸现新闻报道的立体传播效果
  • 从信息把关人到舆论领航员——网络编辑如何引导网络论坛
  • 网络媒体报道北京奥运的新气象
  • 第九编 广东传媒透视
  • 广州报业的区域性异地扩张
  • 一、区域性异地扩张的态势
  • 二、区域性异地扩张的动因
  • 三、区域性异地扩张的成效
  • 四、区域性异地扩张的问题
  • 广东报业稳步发展的一年——2004年广东报业回眸
  • 一、新闻竞争依旧激烈
  • 二、改版扩版各有招数
  • 三、举办活动层次提升
  • 四、异地办报继续红火
  • 五、周边城市报业积极回应竞争
  • 变革,在平稳中进行——2005年广东报业透视
  • 一、创新报业的体制与机制
  • 二、拓展报业发展的新领域
  • 三、调整集团内部的报业结构
  • 四、开展战略性的业务合作
  • 五、创新新闻业务持续不断
  • 喜看2007年广东报纸新闻的新进步
  • 抓住报道机遇,展示新闻魅力——2008年度广东新闻奖报纸获奖作品述评
  • 一、广东报纸新闻获奖作品的特点
  • 二、广东报纸新闻进步的原因分析
  • 三、广东报纸新闻存在的问题
  • 激流勇进,继往开来——2010年度广东报纸系统新闻获奖作品述评
  • 一、地市报收获多项一等奖,见证广东报业的整体进步
  • 二、舆论监督日益走向纵深,深度报道更显舆论监督力度
  • 三、聚焦发展节点,重视民生新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报道策划意识增强,注重新闻报道的独特视角与独特开掘
  • 五、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几个问题
  • 广东报业发展的人文审思——在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上的演讲
  • 广东电视的影响力何在?
  • 广州亚运的传播机遇与媒体战略——在广州亚运传媒论坛上的演讲
  • 第十编 新闻传播教育
  • 我国新闻教育的四大缺失
  • 一、专业基础薄弱
  • 二、技能训练不足
  • 三、不读新闻文本
  • 四、专业理念淡薄
  • 网络传播教育的态势与思考
  • 开放:融合时代媒体人才培养的方略
  • 一、媒体融合时代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 二、媒体融合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媒体人才
  • 三、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培训媒体人才
  • 专业训练营:新闻实践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 第十一编 序言书评
  • “暨南新闻传播学术系列”总序
  • “港澳台与海外新闻传播丛书”总序
  • 《港澳台广播电视》序
  • 《当代新闻编辑学教程》序
  •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研究》序
  • 《传媒营销学》序
  • 都市报:现代中国的一个镜像——《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评介
  • 记者的使命,人性的光辉——读《超越新闻:2008抗震救灾中的广州传媒》
  • 漫游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新闻传播学论稿》自序
  • 附录
  • 学术乃学者立身之本——访董天策教授
  • 离川入粤:“对广东这个变革中的传媒环境心驰神往”
  • 从中文到新闻:“不是学新闻出身的新闻传播学者”
  • 革新课堂,力促教改:从“填鸭式”到“讨论式”
  • 埋头学术,涉足行政:“古代知识分子的抱负对我影响很大”
  • 校庆院庆之际:“学院要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 学者无疆——访南粤优秀教师董天策教授
  • 自强不息 终圆大学梦
  • 机缘巧合 初识传播学
  • 硕果累累 最缺是时间
  • 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育人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