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4千字
字数
2022-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写给关心中国前途的读者:读懂土地改革,才能读懂你关心的一切。
内容简介
本书在考察我国现有经济增长、工业化及城市化模式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及其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分析了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土地利用的多方面影响,并最终给出合理、可行的城乡土地改革方向及具体的政策组合。
在城乡土地改革的每个细分领域,作者所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是在既有政策框架基础上以逐步缓解现有矛盾为目标的适度调整。既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无关痛痒的修补,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激励相容”的联动改革逐步推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转型发展的“中国模式”之问
-
绪论 中国城乡土地制度的整体挑战
-
一 矛盾与挑战
-
二 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进展与局限
-
三 本书各章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国增长模式与“土地财政”的兴起
-
一 两个背景
-
二 两个流行的备择假说
-
三 驱动中国增长的结构性变化与机制
-
四 一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
五 中国增长模式
-
第二章 “土地财政”下的策略性出让及多重扭曲
-
一 “土地财政”模式下的策略性出让
-
二 过度土地城市化与不完全人口城市化
-
三 房价泡沫化与地产调控难题
-
四 “土地金融”和地方债务风险
-
第三章 征地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一 进展缓慢的征地制度改革
-
二 关于征地政策的争议
-
三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及前景
-
四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解决方案
-
五 土地征收与公共利益
-
第四章 “涨价归公”、公平补偿和征地合法性
-
一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和征地合法性
-
二 从“留用地安置”迈向“留用物业安置”
-
三 再论“涨价归公”: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和分配
-
四 中国的实践和改革方向
-
五 改革思路的一个小结
-
第五章 传统农区土地改革的局限和进路
-
一 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
二 农地的确权和抵押困局
-
三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困境与改革
-
四 传统农区土地制度改革的解决方案
-
第六章 耕地保护和土地指标交易
-
一 当前耕地保护制度
-
二 既有耕地保护制度的局限
-
三 “土地发展权”与“增减挂钩”政策
-
四 浙江模式
-
五 土地发展权转移和市场化交易的顶层设计
-
第七章 产业升级与城市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
-
一 工业用地:挑战、政策和探索
-
二 南海实践:“工改工”+“工改居”
-
三 基于一个模拟案例的一般化讨论
-
第八章 城市更新的困局和模式创新
-
一 反公地困局
-
二 珠三角“三旧改造”经验考察
-
三 模式创新:两个竞争加一个腾挪
-
四 一个可行性测算
-
附录 基于一个案例的说明
-
结语
-
致谢
展开全部
土地收入的本质是金融
本书记述了改革开放后的 “土地财政” 的成型和发展历程,很详细,但只是记述,并没有说到 “土地财政” 的本质,还只把土地财政当成政府的收入,全书可当资料查看,要真正搞清楚 “土地财政” 的本质,请阅读赵燕菁《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对土地问题有发人深省的洞见,在此大概总结要点:・提出 “土地财政” 不是市场改革不彻底的权宜选择,而是在将中国的计划传统 “嫁接” 到市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制度 “突变”,是触发中国经济史诗级增长的伟大制度创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启动,都必须跨越原始资本的临界门槛,早期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外部掠夺完成的。几乎每个发达国家,都可以追溯其城市化早期阶段的 “原罪”。・近代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后,中国不仅没有完成自身的原始资本积累,反而成为列强积累原始资本的来源地。1949 年后,中国重获完整的税收主权,但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依靠掠夺实现原始资本积累的外部环境已不复存在。中国选择了计划经济模式,所谓 “计划经济”,本质上是通过自我输血,强行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一种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被分为农业和工业两大类,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不断将农业部门的积累转移到工业部门。依靠这种办法,中国建立起初步的工业基础,却再也没有力量完成城市化的积累。・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极大地压缩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分成比例,却将当时规模还很小的土地收入划给了地方政府,奠定了地方政府走向 “土地财政” 的制度基础。・随着 1998 年住房制度改革(“城市股票上市”)和 2003 年土地招拍挂(即招标、拍卖、挂牌由卖方决定市场)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土地财政” 不断完善。税收分成大减的地方政府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迅速暴富。急剧膨胀的 “土地财政” 帮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原始资本。的确,没有 “土地财政”,今天中国经济的很多问题不会出现,但同样,也不会有今天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化伟大成就背后的重要原因,就是创造性地发展出一套将土地作为信用基础的制度 ——“土地财政”。可以说,没有这一伟大的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就是一句空话。“土地财政” 的本质是融资而非收益在中国,居民购买城市的不动产,相当于购买城市的 “股票”。也正是依靠这一做法,中国得以一举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进程的原始资本积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住宅有如此高的收益率 —— 因为中国住宅的本质就是资本品,除了居住,还可以分红 —— 不仅可分享现在公共服务带来的租值,还可以分享未来城市发展带来的租值!
改革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者的观点:当前,体制改革在目标和策略上难以达成共识,改革呈现部门化和碎片化的特征,而相关利益集团也在不断施加阻力,因此,结构改革难以取得突破。正因如此,政府为应对经济下行所做的政策反应更多是被动甚至主动的放水,多次 “微刺激” 累积成 “中刺激” 甚至 “大刺激”,“去杠杆” 反而成了 “加杠杆”。一旦因为 “加杠杆” 导致泡沫进一步被吹大,政府又开始采用各种行政性集权措施控制杠杆,如此便破坏了市场运行。结果便是经济出现 “刺激、控制、再刺激” 的循环,国民经济的杠杆率不断上升,主要人口流入地城市房价越调越高,政策左右为难,进退失据。要突破以上困境,光靠过去那种行政、财政和经济集权的政策难以奏效。当前经济的泡沫化要比以往更为严重,而且,当前稳定乃至降低经济 “杠杆率” 的操作还面临过去不曾出现的严重挑战,如央企尾大不掉、财政集权带来支出刚性过大,同时既有中央集权对产业升级约束更大等。未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向市场和地方合理放权。与此同时,在地方政府和市场之间,也要通过市场化改革,降低地方政府利用对土地和资金要素的控制直接干预经济增长的能力,进一步强化社会力量,反制地方政府可能的 “乱为”。
改开以来的发展历史
经济学范畴下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然而这种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主要依靠行政力量主导,脱离开行政体制和历史成因就很难理解如今很多现实状况。 笔者虽然主题是土地,但核心谈的是发展,只不过现在的发展无法绕开土地!笔者给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解的框架,制造业产品国际国内逐底竞争为战略,利用廉价而又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在央地行政力量主导土地市场供给下,利用商住土地需求价格弹性低的特点,有意识的低价补贴供业工业用地,就实际需求而言有意识的控制商住用地供应量,让其低于实际需求,直接的维护房地产市场的高价格,补贴以及廉价的工业用地让制造业产品价格上有竞争优势,少量高价的商住用地能捕捉到房地产最大化的红利(二三产业交叉溢出效应)陶老师把制造业与房地产以及要素市场一下子完整的构建到一个框架中,形成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金融市场谈的不多个金融抑制可以了解下) 高房价的形成以及开发商行为的逻辑都可以从笔者这个框架得到一些新的见解,我觉对于我而言这本书让我对的脚下的这片土地在供给侧有了新的认识。房地产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当大家都把土 地这个生产资料看明白摸清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大的机会基本已经没有了,新的阶段土地这个生产资料不仅要重新定位而且要在供给侧做各种改革,不然会制约发展!这也就是笔者书中主要谈的主题!理解了土地的过去不一定能把握未来,但能避免常识性错误。 期待陶然老师三部曲的 2 与 3。 长安。建章 2023.9.16
- 查看全部55条书评
出版方
一頁folio
一頁™️,独立出版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专注于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及儿童图书三大领域,凝望历史纵深,关注知识发生学,珍视人文艺术的温度,力图让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为一次突破边界的出发,承载每一种热爱,抵达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