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4千字
字数
2023-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详解碑学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表现。
内容简介
本书书名取自晚清金石学家叶昌炽“二王之外有书,斯可与论书”,此话被后人看作“碑学”与“帖学”分庭抗礼的标志性宣言。作者通过对碑学历史反思性的研究,深度梳理了清代“碑学”的脉络、旨趣与实践。
清初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兴起,从汉隶到楷书的石刻文字书体(铭石书),被视为古代书法学习的新资源,进入学者、书家等文化精英的视野,甚至成为经典。包世臣、康有为的鼓噪下,用“碑学”来笼统地指称石刻书迹的学习,风气渐盛,并与“帖学”对举。而“碑学”的含义涉及书体的演变,书法观念、趣味的异同等等,长期以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描述代表人物的书法活动,通过揭橥“碑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细节,深化了我们将碑学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总序
- 自序
- 致谢
- 彩版
- 导言
- 第一章 王铎、周亮工与清代碑学的“字体杂糅”
- 引言
- 一、 王铎与周亮工的交往
- 二、 王铎与周亮工书法的“字体杂糅”
- 三、 清代书法中的字体杂糅
- 余论
- 第二章 古还是不古:郑簠隶书的遭遇
- 引言
- 一、 圣人:清初文人眼中的郑簠
- 二、 飞动:郑簠隶书的趣味
- 三、 不古:清中叶以降对郑簠隶书的批评
- 余论
- 第三章 阮元“南北二论”非关取法北碑
- 引言
- 一、 成亲王对阮元二论的反馈
- 二、 阮元所寄望的高垲
- 结语
- 第四章 当双钩本成为范本:乾嘉以后古碑的双钩、刊印与取法
- 引言
- 一、 碑刻双钩本的出现
- 二、 乾嘉时期翁方纲金石圈的双钩活动
- 三、 道咸以后何绍基、赵之谦等人的双钩活动
- 四、 双钩本的功能
- 五、 对双钩本的欣赏与临摹
- 六、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双钩本大规模刊印的嚆矢
- 七、 晚清的双钩刊本
- 八、 双钩本作为范本
- 结语
- 第五章 康有为与民国书学的“集大成”
- 引言
- 一、 20世纪书学的新环境
- 二、 集大成的提出
- 三、 关于集大成的讨论
- 余论
- 第六章 掌指之法与提按用笔
- 引言
- 一、 中古书学文献检讨
- 二、 掌指之法
- 三、 提按用笔及其物质条件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