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书法史学者白谦慎教授的论文精选。

内容简介

书法是抽象的艺术吗?书信的收藏与传播,在中国艺术目前具有怎样的独特意义?生活在以硬笔字和美术字为主体的文字环境中,频繁地受到这些视觉刺激,我们的视觉系统中是否会留下记忆的痕迹?这种痕迹是否会影响我们的审美趣味?

本书精选了书法史学者白谦慎教授发表于不同时期的论文22篇。其中收录了他40多年前发表且不时被援引的处女作《也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以及考察仔细、探讨深入的《1886年吴大澂在吉林的文化艺术活动》等。增订版重新梳理内容体例,修订讹误,删去5篇文章,新增收入8篇文章,占全书近三分之一篇幅。

全书内容丰富,包含近250幅文物和艺术作品彩插,以及许多珍贵的史实资料和稿本等。论述简洁,有启发性,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白谦慎的学术研究特点和理论视野,呈现出书法跨越时空的文化力量和独特魅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通论
  • 也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
  • 中国书信:私语的公众化
  • 明末清初书法研究
  • 17世纪中国艺术中的疾病、残疾与畸形
  • 清初金石学的复兴对八大山人晚年书风的影响
  • 八大山人花押□『十有三月』考释
  • 对联杂议
  • 顺治年间景德镇瓷器上的题跋、书法与印章
  • 陶瓷与书籍:观鹭园藏康熙青花『昌江聚咏』观音尊研究
  • 晚清书法研究
  • 晚清官员日常生活中的书法
  • 吴大澂的篆书
  • 吴大澂和他的艺术家幕僚
  • 1886年吴大澂在吉林的文化艺术活动
  • 20世纪书法研究
  • 20世纪的考古发现与书法创作
  • 20世纪文字山水画刍议
  • 沈尹默与张充和
  • 丁衍庸先生篆刻刍议
  • 险峭而婉秀:欧体楷书与江兆申先生书法参照系的关系刍议
  • 研究方法
  • 关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书法研究的一些思考
  • 书法研究方法刍议
  • 关于当代书法史写作的札记
  • 信札和艺术史研究
  • 中国书法在西方
  • 美国的中国书法收藏和研究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