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智能制造与动力电池工厂建设融合探讨,涵盖五大模块设计及案例分析。

内容简介

全书共14章,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入手,融合当前智能制造工厂建设的主要思维模式和制造技术,提出智能制造的总体框架,并提出智能工厂设计、经营、生产、服务和物流等五大模块的建设目标、框架,以及模块之间的集成方式。同时,以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为案例,剖析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最后,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动力电池工厂建设过程中融合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提出动力电池远程运维标准框架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方案。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制造企业的工程师、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学习。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第1章 世界主流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 1.1 美国
  • 1.1.1 汽车市场规模
  • 1.1.2 引导政策
  • 1.1.3 主流发展方向
  • 1.2 德国
  • 1.2.1 汽车市场规模
  • 1.2.2 引导政策
  • 1.2.3 主流发展方向
  • 1.3 日本
  • 1.3.1 汽车市场规模
  • 1.3.2 引导政策
  • 1.3.3 主流发展方向
  • 1.4 中国
  • 1.4.1 发展现状
  • 1.4.2 主要政策措施和战略体系
  • 1.4.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 1.4.4 重点企业
  • 第2章 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概况
  • 2.1 镍氢动力电池
  • 2.2 锂离子动力电池
  • 2.3 固态电池
  • 2.4 燃料电池
  • 2.5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智能制造的内涵特征与模式
  • 3.1 智能制造的内涵特征
  • 3.1.1 基本概念
  • 3.1.2 主要特征
  • 3.2 智能制造的主要范式
  • 3.3 主要的智能制造模式
  • 3.3.1 离散型智能制造
  • 3.3.2 流程型智能制造
  • 3.3.3 网络协同制造
  • 3.3.4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 3.3.5 远程运维服务
  • 第4章 国外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4.1 美国“工业互联网”
  • 4.1.1 起源
  • 4.1.2 主要概念与框架
  • 4.1.3 发展趋势
  • 4.2 德国“工业4.0”
  • 4.2.1 起源
  • 4.2.2 主要概念与框架
  • 4.2.3 发展趋势
  • 4.3 日本“互联工业”
  • 4.3.1 起源
  • 4.3.2 主要概念与框架
  • 4.3.3 发展趋势
  • 第5章 智能制造的主要思想和技术
  • 5.1 精益制造
  • 5.2 新一代人工智能
  • 5.3 数据集成与分析技术
  • 5.4 信息技术管理
  • 5.4.1 制造资源计划(MRP II)
  • 5.4.2 企业资源计划(ERP)
  • 5.5 生产线自动化技术
  • 5.5.1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 5.5.2 产品数据管理(PDM)
  • 5.5.3 制造执行系统(MES)
  • 5.6 网络通信与安全技术
  • 5.7 云制造技术
  • 第6章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厂总体框架
  • 6.1 动力电池工厂智能制造的需求分析
  • 6.2 建设原则与建设目标
  • 6.3 制造模式及要素
  • 6.4 工厂总体布局参考模型
  • 6.4.1 工艺流程介绍
  • 6.4.2 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关键任务
  • 6.5 远程运维
  • 第7章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厂设计模块
  • 7.1 任务与趋势
  • 7.2 演进路径
  • 7.2.1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 7.2.2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 7.2.3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 7.2.4 云设计
  • 7.3 与其他模块的集成
  • 第8章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厂经营模块
  • 8.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 目标与框架
  • 8.3 基本要素
  • 8.3.1 供应链管理
  • 8.3.2 生产管理
  • 8.3.3 物流资源计划(LRP)
  • 8.4 与其他模块集成
  • 第9章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厂生产模块
  • 9.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9.2 目标和框架
  • 9.3 影响智能生产的主要因素
  • 9.4 基本要素
  • 9.4.1 制造执行系统
  • 9.4.2 智能装备
  • 9.4.3 工业软件
  • 9.4.4 生产模块
  • 9.5 与其他模块集成
  • 第10章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厂服务模块
  • 10.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2 目标与框架
  • 10.3 基本要素
  • 10.3.1 供应链服务
  • 10.3.2 售后服务
  • 10.3.3 远程运维服务
  • 10.3.4 产品增值服务
  • 10.4 与其他模块集成
  • 第11章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厂物流模块
  • 11.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2 问题解决对策
  • 11.3 目标和框架
  • 11.4 基本要素
  • 11.4.1 智能仓储
  • 11.4.2 智能配送
  • 11.5 与其他模块集成
  • 第12章 动力电池工厂网络建设与安全保障实践
  • 12.1 工厂内部网络构架
  • 12.1.1 办公应用内部网络
  • 12.1.2 智能工厂工业以太网建设
  • 12.2 工厂信息系统集成
  • 12.2.1 系统集成原则
  • 12.2.2 系统集成方法
  • 12.2.3 信息系统集成方法的优势
  • 12.3 信息安全保障
  • 12.3.1 信息安全整体框架
  • 12.3.2 工厂信息安全建设方法
  • 第13章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厂建设实践
  • 13.1 智能制造工厂布局模型架构
  • 13.1.1 智能制造工厂总体设计
  • 13.1.2 智能制造工厂整体模型设计
  • 13.1.3 建设智能制造工厂的关键任务
  • 13.2 工艺流程与布局
  • 13.2.1 生产车间设备布局
  • 13.2.2 动力电池主要生产工艺
  • 13.3 系统集成平台
  • 13.4 先进设计技术应用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 13.4.1 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应用
  • 13.4.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
  • 13.4.3 PLM系统项目实施成果
  • 13.5 关键技术装备
  • 13.5.1 自动化智能极板生产线
  • 13.5.2 单体电池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 13.6 智能物流及仓储系统
  • 13.7 智能制造工厂的能耗管理
  • 13.7.1 能耗优化及管理方法
  • 13.7.2 建立分布式能源管理中心
  • 13.7.3 能源控制模块功能介绍
  • 13.7.4 MES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 13.8 生产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
  • 13.8.1 全面数据采集与管理
  • 13.8.2 QMDS生产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
  • 13.9 制造执行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 13.9.1 MES制造执行系统
  • 13.9.2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建设情况
  • 13.9.3 实施ERP的主要目标
  • 13.10 新技术创新应用
  • 13.10.1 关键制造装备集成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情况
  • 13.10.2 工业互联网应用情况
  • 第14章 动力电池远程运维标准框架
  • 14.1 通用要求
  • 14.2 数据采集
  • 14.3 故障模式识别
  • 14.4 预测性维护
  • 参考文献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