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6千字
字数
202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数字时代信息资源管理系列丛书,管理学本专科重点教材。
内容简介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对档案内容的一种再现叙事。长期以来,这种再现叙事的主体主要是保管档案资源的档案机构,其他社会主体一般无权参与这一再现叙事的过程。
如今,这一状况已有所改变,一些档案机构开始积极借助社会力量,以期更充分地开发其馆藏档案资源,如美国国家档案馆及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均发起了Citizen Archivist项目,赋予社会公众参与开发馆藏数字档案资源的权力,这改变了传统档案资源开发中的权力关系,使档案资源开发由单一话语和叙事走向多元话语和叙事。
本书将此现象概括为“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并对其内涵及影响,以及这一思想和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代的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探讨,并期待这一理念能变成现实,档案馆能真正成为公共的档案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导言
- 第1章 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内涵及影响
- 1.1 缘起
- 1.1.1 开放创新:时代吁求
- 1.1.2 技术革命:赋能开放创新
- 1.1.3 认知盈余:消耗模式转变
- 1.2 概念解析
- 1.3 档案学理论之思
- 1.3.1 文件与档案:是固化信息还是形成中的记忆
- 1.3.2 文件来源:谁是文件的形成者
- 1.4 档案实践工作之变
- 1.4.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范式:由国家走向社会
- 1.4.2 档案意义建构:由残缺走向完整
- 1.4.3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由分散孤立走向整合开放
- 1.4.4 档案服务:由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
- 第2章 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思想溯源
- 2.1 中国:星火长明
- 2.1.1 古代:皇权高度控制
- 2.1.2 近代:思想萌芽
- 2.1.3 现代:档案机构主导
- 2.2 西方:复兴勃郁
- 2.2.1 古典时期:思想萌芽
- 2.2.2 近代早期:封闭向开放过渡
- 2.2.3 近代:走向社会化开发
- 2.2.4 现代:社会化开发持续深入
- 第3章 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现实图景与模型建构
- 3.1 创新者
- 3.1.1 美国国家档案馆:拔群出萃
- 3.1.2 英国国家档案馆:重振旗鼓
- 3.1.3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博观约取
- 3.1.4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择善而从
- 3.2 模型建构
- 3.2.1 理论依据:结构化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
- 3.2.2 结构化过程: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模型
- 第4章 档案馆开展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的影响因素
- 4.1 档案馆的抉择
- 4.1.1 创新者:动力驱使
- 4.1.2 旁观者:消极认知
- 4.2 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4.2.1 影响因素:认知、组织文化与社会环境
- 4.2.2 作用机制:互惠互利式模型
- 第5章 公众参与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的动机
- 5.1 公众的抉择
- 5.1.1 理论依据:自我决定论
- 5.1.2 美国“公民档案工作者”项目参与者:我为什么参与
- 5.1.3 “上大故事”项目参与者:我为什么不再参与
- 5.2 公众参与动机动态发展模型
- 第6章 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文化培育
- 6.1 开放创新型档案馆组织文化的培育
- 6.1.1 档案馆组织文化之意:内涵与构成
- 6.1.2 档案馆组织文化培育之旨:开放创新
- 6.1.3 档案馆组织文化培育之道:内外兼修
- 6.2 档案志愿者文化的培育
- 6.2.1 档案志愿者文化之况:内涵及现实困境
- 6.2.2 英美国家档案馆应对之策:多维并举
- 6.2.3 档案志愿者文化培育之道:整体治理
- 第7章 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法律体系建构
- 7.1 美国模式
- 7.1.1 核心法律规范:《信息自由法》《开放政府数据法》
- 7.1.2 配套法律规范:《隐私权法》《著作权法》及保密制度
- 7.2 英国模式
- 7.2.1 核心法律规范:《信息自由法》《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指令》
- 7.2.2 配套法律规范:《数据保护法》《官方保密法》及著作权保护的规定
- 7.3 澳大利亚模式
- 7.3.1 核心法律规范:《档案法》《信息自由法》
- 7.3.2 配套法律规范:《隐私权法》《著作权法》及保密制度
- 7.4 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法律体系的构成
- 7.4.1 核心法律规范:权利保障
- 7.4.2 配套法律规范:权利平衡
- 第8章 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激励机制
- 8.1 社会化开发模式
- 8.1.1 弱联系:众人模式
- 8.1.2 强联系:社群模式
- 8.2 项目信息的传播机制
- 8.2.1 知晓:开展全方位宣传
- 8.2.2 吸引:实施话题媒体策略
- 8.2.3 说服:宣传和分享参与故事
- 8.2.4 参与:达到“奇点”
- 8.3 众人模式激励机制
- 8.3.1 稳定持久的参与:动态性激励
- 8.3.2 偶然及潜在的参与:维持与激活
- 8.3.3 参与的支撑:增强系统功能可用性
- 8.4 社群模式培育机制
- 8.4.1 想象共同体:创建在线社群空间
- 8.4.2 实在共同体:举办线下社群活动
- 第9章 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质量控制
- 9.1 前端控制
- 9.1.1 资源:针对性选择
- 9.1.2 平台:功能完善
- 9.1.3 参与者:适当筛选与培训
- 9.1.4 规则:约束与激励
- 9.2 过程控制
- 9.2.1 专家解惑:组建咨询答疑小组
- 9.2.2 实时沟通:建立反馈机制
- 9.3 成果审查
- 9.3.1 审查机制类型:大众、同行与专家
- 9.3.2 审查机制选择:效率与效果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及调查问卷
- 附录1 美、英、澳、新四国国家档案馆访谈提纲
- 附录2 未开展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的档案馆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美国国家档案馆“公民档案工作者”项目参与公众的调查问卷
- 附录4 美国国家档案馆“公民档案工作者”项目参与公众的访谈提纲
- 附录5 参与实验的学生的调查问卷
- 附录6 参与实验的学生的访谈提纲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