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9千字
字数
2021-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介绍宁波传统服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宁波服饰礼俗、地域服饰风貌,民间文化与服饰、工艺美术与服饰、馆藏服饰文化、宁波服饰文化的非遗传承等几个方面构建和展现宁波传统服饰文化的整体风貌。
本书注重宁波地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考察,对宁波诞生服饰礼俗、婚嫁服饰礼俗、丧葬服饰礼俗、节庆服饰礼俗进行了全面梳理;注重宁波背山面海的地理环境,分别考察了山区、沿海、平原等地域的服饰特点。
同时关注宁波民间文化对服饰文化的记录,包括方言俗语与服饰,地方戏曲与服饰,民间舞蹈与服饰、民间文学与服饰等;同时对宁波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调研,考察代表性项目的渊源与传承状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彩图
- 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 宁波服饰礼俗
- 第一节 诞生服饰礼俗
- 一 诞生礼俗
- 二 诞生服饰和佩饰
- 第二节 婚嫁服饰礼俗
- 一 订婚制鞋、送鞋
- 二 上轿开面、上头
- 三 婚礼服饰
- 四 “浙东女子皆封王”
- 五 “婚庆一条街”——咸塘街
- 第三节 丧葬服饰礼俗
- 一 寿衣
- 二 丧服
- 第四节 节庆服饰礼俗
- 一 春节穿新衣
- 二 元宵节盛装斗艳
- 三 花朝节停针线
- 四 清明节“戴杨柳”
- 五 立夏挂“疰夏绳”
- 六 端午节挂“健绳”、香袋,描老虎
- 七 夏至插栀子花
- 八 乞巧节槿树叶洗头
- 九 中秋节衣着华丽“走月亮”
- 十 重阳节簪茱萸、插菊花
- 第二章 宁波地域服饰文化
- 第一节 山区服饰:以余姚为代表的考察
- 一 民间服饰
- 第二节 沿海服饰:以象山为代表的考察
- 一 劳动服饰
- 二 渔文化特色绣花鞋
- 第三节 平原水乡服饰:以慈城为代表的考察
- 一 衣服
- 二 鞋帽
- 第四节 特殊人群:堕民服饰
- 第三章 宁波民间文化与服饰
- 第一节 宁波方言俗语与服饰
- 一 用服饰形象比喻人或事
- 二 记录传统的服饰现象以及历史变迁
- 三 记录特殊年代的特殊服饰现象
- 四 反映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
- 五 反映传统装饰观念
- 六 折射出服饰审美观念的变迁
- 第二节 宁波地方戏曲与服饰
- 一 甬剧(宁波滩簧)
- 二 越剧
- 三 姚剧(余姚滩簧)
- 四 宁海平调
- 五 蛟川走书
- 第三节 宁波民间舞蹈与服饰
- 一 跑马灯
- 二 大头和尚
- 三 泗门采莲船
- 四 余姚犴舞
- 五 穿山造趺
- 六 把酒舞
- 七 宁海狮舞
- 八 木偶摔跤
- 九 石浦舞鱼灯
- 第四节 宁波民间文学与服饰
- 一 民间故事与传说
- 二 歌谣与谚语
- 三 谜语
- 第四章 宁波传统工艺美术与服饰
- 第一节 宁波刺绣
- 一 金银彩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二 金银彩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 第二节 宁波草编
- 一 概述
- 二 宁波草帽业发展
- 三 传统草帽编织工艺
- 四 宁波草帽的国外影响
- 第五章 宁波馆藏服饰文化
- 第一节 宁波服装博物馆:“红帮文化长廊”
- 一 概述
- 二 成果
- 第二节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浙东风情画廊
- 一 “十里红妆”
- 二 “十里红妆”馆藏肚兜文化
- 三 馆藏肚兜纹样内涵
- 四 馆藏肚兜艺术
- 第三节 宁波“民和文化艺术中心”:宫廷服饰收藏家
- 第四节 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展甬城锦绣
- 第六章 宁波传统服饰文化非遗传承
- 第一节 省级及以上非遗名录选介
- 一 余姚土布制作技艺
- 二 红帮裁缝技艺
- 三 龙凤戏服绣袍
- 四 老虎鞋制作
- 五 余姚草编技艺
- 第二节 市级非遗名录选介
- 一 盘纽技艺
- 二 草帽编织技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