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华为如何发展核心技术?本书为你披露华为的早期研发和人才激励的细节。

内容简介

《华为研发》是一本讲创业的书,其中有华为早期创业时的艰难、苦涩、屈身民宅的那段时光。同时这也是一本提供成功创业实践经验的书,从产品创新到人才激励、项目选择及融资方案。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员,华为从学习标杆到走向自主创新再到世界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它的创业历程值得广大创业企业学习。这还是一本讲研发管理实践的书,读完此书,企业会对研发管理和科研创新拥有全面视角。比自己大1000倍的国际巨头不可战胜吗?

书中介绍了早期的华为如何凭借执着的创新精神在较短的时间内战胜不少知名的国际竞争对手。任正非从一无所有到造就中国的世界级创新企业,他是怎么做到的?所有这些在本书中都会为你一一道来。华为精彩的创业、研发管理经验不容错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篇 创业篇
  • 第1章 第一桶金
  • 44岁被骗200万元
  • “吃亏是福、上当是福、挫折是福”
  • 资金不是创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
  • 市场为先、客户为大
  • 真诚打动客户加盟
  • 从低端产品组装开始自主研发
  • 没有技术怎么办
  • 创造点燃激情的文化氛围
  • “做先驱不要做先烈”
  • 小结
  • 第2章 初尝败绩
  • 企业活下来之后做什么
  • 产品刚推出就没有市场
  • 要“满足客户需求”而不是“引导客户需求”
  • 山路上的装机队带来市场影响
  • 做好市场的深度是做好服务
  • 理想再好,应止步于竞争对手
  • 研发就像赌博
  • “因为我经历的挫折比你多”
  • 孙悟空的“救命毫毛”
  • 方兴未艾的电信市场
  • “资深”竞争对手是如何起步的
  • 小结
  • 第3章 首个里程碑
  • 每天都有新面孔
  • 竞争让通信产品如海鲜上市
  • 研发部的“红宝书”
  • 义乌大捷:客户的支持是公司存在的理由
  • 七天就当上了高级工程师
  • 屋漏偏逢连夜雨
  • 小结
  • 第4章 毕业歌
  • C&C08:华为技术的基石
  • 培养自主研发是正道
  • C&C08万门机:在弯道处开始超越
  • “为谁干”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 竞争对手死在哪里
  • “游击队式”研发不可长久
  • “资深”竞争对手也开始腾飞
  • 小结
  • 第二篇 人才和资金篇
  • 第5章 白条变股份
  • 企业家也是政治家
  • 高薪:一半是现金,一半是股份
  • 不离开就一直在欠华为的钱
  • 风险投资家加“知本家”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荣誉给员工而不给老板
  • 让人才敬业、乐业:集体奋斗的平台
  • 华为“虚拟股”之实
  • 小结
  • 第6章 谁给华为做风险投资
  • 如果失败只好跳楼
  • 资金解困方式之一:技术换市场
  • 中外合资:国外厂商经验
  • 资金解困方式之二:广泛吸引“风险投资”
  • 融资平台的作用:联合发展实现双赢
  • 融资平台的运作方式:共同出资委托经营
  • 融资平台的意义:技术拥有方与市场拥有者相结合
  • 融资平台的结果:五年占据40%的国内市场
  • 资金解困方式之三:卖掉一块业务给竞争对手
  • 资金解困方式之四:在各地建区域的合资公司
  • 资金解困方式之五:首创高科技企业“买方信贷”
  • 资金解困方式之六:拍卖代理权
  • “利益共同体”是获胜的法宝
  • 小结
  • 第三篇 研发管理篇
  • 第7章 中央研究部
  • 分层式研发显优势
  •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 权力下放的同时分层控制
  • 只有领跑世界的产品才能在世界级竞争中站稳脚跟
  • 从初战告负到产生“黄金牛”
  • 没有先进的管理就没有先进的研发
  • 中研部成为全球研发的“中央”
  • 霸主出世,思科的1995
  • 小结
  • 第8章 新手也能做研发
  • 不会做“满汉全席”怎么办
  • 如何较快地突破新产品研发
  • 跨部门项目组产生合力优势
  • 如何确保跨部门的研发协作
  • 从小处做起,从零突破
  • 代码用刚毕业的年轻人名字命名
  • 中兴通讯与矩阵管理
  • 小结
  • 第9章 失败的教训
  • 从最失败到最成功的产品
  • 教训惨痛:“闭着眼睛”研发
  •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对竞争对手估计不足
  • 小结
  • 第10章 奖励去美国
  • 在美国的技术“情报部”:兰博公司
  • 花小钱,大收获
  • 国际同步,管理先行
  • 微软和思科成功在哪里
  • 小结
  • 第11章 研发不是赌博
  • “如何做科研”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 研发体系的“三驾马车”
  • 预研体系:研发的“千里眼”
  • 诺亚方舟实验室
  • 中试部:成熟产品的摇篮
  • “搭积木”快速组装新产品
  • 对外合作:技术拿来主义
  • “新开发量高于30%不叫创新,叫浪费”
  •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
  • 小结
  • 第12章 赢在管理
  • “软”实力成就差异化竞争优势
  • 软件开发如何又快又好
  • 就像“党”管理“军队”
  • 技术管理的难度不亚于产品开发
  • 不因暂时的产品成败“论英雄”
  • 对人的评价不能靠主观估计
  • 小结
  • 第13章 花了波音的钱买的不是飞机
  • 规模迅速扩张导致研发面临崩溃
  • IBM如何从规模化后的无效率走出来
  • 产品做成什么样,不再研发说了算
  • 产品研发成为各部门都参与的一项投资
  • 让“明争暗斗”的改革“暗礁”下岗
  • 让管理如何成为“刷牙”一样的习惯
  • 新员工求助不用再问师傅
  • 从技术驱动跨越到市场驱动
  • 企业富了之后买什么
  • 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
  • 充分发挥各路英雄作用造就最强中国企业家
  • 小结
  • 第14章 核心技术制胜
  • 如何既有成本优势又有利润
  • 在针尖领域发展凸起优势
  • 不断将核心技术转化成产品平台
  • 产品平台需要与时俱进
  • 将软硬件平台IC化、货架化
  • 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实现高性能与低成本间的平衡
  • 贡献开源是最快的进步方式
  • 有研发资源投入才有市场销售的持续成功
  • 管理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 小结
  • 第四篇 竞争篇
  • 第15章 剑挑霸王龙
  • 第一剑:攻其不备
  • 第二剑:改变游戏规则
  • 后来者如何追上
  • 第三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 第四剑:做大蛋糕华为只拿1%
  • 小结
  • 第五篇 华为怎么度过冬天
  • 第16章 警示:巨人倒下时身上还有温度
  • 任正非失误成就神一样的对手
  •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
  • 盲目骄傲自大导致华为的冬天
  • 老板勇于认错公司才能有救
  • 让明白事的人快速决策
  • “帝国”崩塌前收到的处处是好消息
  • 小结
  • 第17章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 为什么叫业务与软件部而不是软件部
  • 否决了六年的手机十分钟决策上
  • 技术领域无法长期存在投机者
  • 从单一产品到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
  • 为技术商用主动购买样板局
  • 华为为什么每年还要请咨询顾问
  • 置之死地而后生
  • 小结
  • 第六篇 创新是革自己的命
  • 第18章 靠缝隙市场养活自己
  • 手机终端多年靠小小的数据卡养活
  • 白牌定制手机之困局
  • 曾差点作为富士康卖掉
  • 小结
  • 第19章 从运营商到消费者,从B2B到B2C
  • 如何打破没有优势还要竞争的格局
  • 华为手机转型的遵义会议
  • 选对人做统帅是所有事业的前提
  • 是否应赔本赚吆喝地做大规模
  • 以消费者为本而不再以运营商为本
  • 分家是为资源到位能及时跟上
  • 从主动PK小米走红到领跑中国互联网手机
  • 没有人能够记住世界第二,只能记住第一
  • 华为手机帝国起飞的引擎是巨大的投入
  • 核心竞争力制胜
  • 快速引入顶尖人才让短板成为长板
  • 小结
  • 鸣谢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3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习华为值得认真阅读的书

    在中国,华为是一个丰碑,无论是创业,企业管理,研发管理都可以从华为吸取营养。学习一个公司有很多方式,其中一个方式是了解华为的历史,通过了解历史更能体会当成华为这样做的历史背景和演进思路,更容易掌握。本书对于华为的历史有系统和细致的梳理,本在每章做了总结和阐述,个人收货满满。人总是贪婪的,如果本书再在一些历史关头的事件细节,人物的决策描述得更细节一些将更伟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里有一个企业从出生到强大的成长细节

      看完这本书后颇为震撼,从各个细节中你都能体会到华为为何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任正非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有什么样的视觉眼界?什么样的博大胸怀?是怎样善用人才的?如何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进行重生?又如何再一次次地进行自我反省。


      不论你是企业家,工程师,还是刚毕业的学生,你都能从中找到让你共鸣的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拉动式营销:宣传下一代的产品规划,来促进当前产品的销售。为客户铺就一条技术发展道路,而不是单一的、孤零零的销售当前的产品。让客户觉得你是一个有着长期规划、具有长期发展能力的合作伙伴。 在郑宝用、李一男之后,通过学习 IBM 的集成产品研发流程,走上国际化,以流程代替个人英雄的体系化运作。预研转化率太低说明激进了,转化率太高说明保守了。70%-80% 的转化率对于当时的华为来讲最合适。一定要扭转忽视合作的态度,在观念上、组织上、技术操作上、管理上对合作有一个较大的转变。不要追求自有知识产权,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它没有从业务的角度去考虑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有了,但生产的产品总赶不上市场上的时间,质量和竞争力也很差,这样的自主知识产权有什么用呢?一味的追求自研,这是一种自耕农行为。100% 的完全自己研发就是 100% 的 “土农民”。思科的钱伯斯为了获得关键技术和人才,通常会用到收购公司这种操作,直接获得市场、人才和关键技术。不要重复发明轮子,要利用别人发明的轮子去造车,去实现更大的价值。给华为做 IPD 项目的 IBM 顾问都是 IBM 曾经的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在 IBM 工作了 20 年以上,多数已经五六十岁,他们曾经看见了 IBM 的危机,也参与了 IBM 总裁排除各种阻力后在 IBM 推行 IPD 的整个过程,感受到了 IPD IBM 公司带来的巨大变化。任正非对顾问的建议 “全盘接受、一点不改” 的承诺,也让 IBM 顾问的水平得以充分发挥。IPD 试点的经验表明:IPD 流程倡导的是一次把事情做对,把产品做好,用 90% 的时间充分调查需求设计方案,用 10% 的时间开发;而过去华为的研发是用 10% 的时间设计方案,用 10% 的时间开发,用 80% 的时间根据市场、生产、用户服务的反馈,反反复复地修改产品。在没有实行 IPD 之前,华为的研发都在疲于应付的状态中。如果老板偶尔看到一本书或者听到一个想法觉得好,就盲目出台一个管理制度,结果不能被全体员工所消化,甚至带来大量工作中的混乱,使工作反而无法开展,最后管制制度形同虚设,企业被迫退回原地,甚至在这变动期间不少人才离职。华为借助外部咨询顾问的做法,从每个管理的细节着手瞄准国内外先进企业进行规划,避免了因短视带来的政策波动;同时借助外部顾问的力量,反复在企业通过培训进行 “松土”。这种方式容易达成员工们的共识,极大地减少了变革在企业中可能带来的阻力。同时,由于外部顾问往往能带来从外部更为 “冷峻” 的客观视角,因而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因一时的顺利而 “被成功冲昏了头脑”,导致 “温水煮青蛙”;在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外部顾问也容易避免因内部利益关系带来的不公正做法,更容易实现对事不对人。华为在企业管理的每个细节上都引入了外部咨询顾问,借助专家力量去发展,这也使华为在管理的各环节上没有死角,避免因 “木桶最短的木板” 导致企业发展的不均衡,使华为成为企业管理各领域都步入国际一流水平。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上面,才能摸到时代的脚。在时代前面,我越来越不懂技术、越来越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民主的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轮值的好处是,每个轮值者,在一段时间里,担负了公司 COO 的职责,不仅要处理日常事务,而且要为高层会议准备起草文件,大大地锻炼了他们。同时,他不得不削小他的屁股,否则就达不到别人对他决议的拥护。这样他就将他管辖的部门,带入了全局利益的平衡,公司的山头无意中在这几年削平了。中国企业真正具备 “比较” 优势的其实是在研发成本上,中国工程师工资低、肯加班,对比国外同行性价比高,这帮助华为在国外厂商面前可以 30%,甚至 50% 的降价。华为多年与国际电信厂商竞争积累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 “压强原则”,压强原则的根本动机在于企业的资源本身是有限的,如果将资源分散投入到不同领域,那么往往一无所获。“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面,集中所有的资源投入某个领域,强力突破形成局部优势地位,然后逐步扩大,确立全面优势。“华为的冬天” 被很多公司引用做检讨,但遗憾的是多数公司最高管理层没有公开自照检讨,让基层对照检讨,结果当然没有用。华为的冬天,是老板带头公开检讨,立即纠错,这样才会有意义和作用。客户购买的不是一个软件,而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一套解决运营、商业模式的解决方案。为了保证交给客户的是这样一个完整的方案,华为把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建成项目管理团队,保证以项目为中心,而不是各自站在自己的专业分工领域独自作战。关于华为与苹果之间的竞争,任正非如是说:我们投入还不够,还没有完全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机会点。苹果公司很有钱,但是太保守了;华为没有钱,却装成有钱人一样疯狂投资。如果苹果公司不敢投钱,就只能跟着我们,华为就会变得和苹果公司一样有钱。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