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7千字
字数
2019-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3册中国法院2019年度案例系列分册,涵盖各领域典型案例,读者必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法院2019年度案例系列》(全23册)的一个分册。含犯罪、刑罚的具体运用、证据、程序及其他方面案例。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2018年上报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该领域常见纠纷内容。案情凝练,并由主审法官精心撰写裁判要旨与法官后语,可读性、适用性强,能帮助读者节约查找和阅读案例的时间,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为法官、检察官、执法人员、律师、法律顾问办理相关案件以及案件当事人处理纠纷必备参考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一、犯罪
- (一)犯罪与刑事责任
- 1一个犯罪行为存在两种犯罪结果的定罪
- 2法条竞合情形下销售假烟行为的认定
- 3购买他人银行卡、身份证进行电信诈骗的罪数认定
- 4贷款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 5用“明知推定”的方式证明被告人主观明知
- 6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时的刑事责任能力认定
- 7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审查
- 8确实无法查明行为人年龄的,应按照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推定其犯罪时未满18周岁
- 9过失犯罪中多因一果情形下因果关系的认定
- 10互殴和正当防卫的区分
- 11正当防卫的认定
- 12刑法谦抑性原则在近亲属间基于正当或基本正当事由非法侵入住宅行为中的适用
- 13关于借款型诈骗案件的认定
- (二)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 14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及如何区分预备和未遂
- 15盗窃共享汽车的既遂与未遂
- 16盗窃罪未遂的认定
- 17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未遂的认定边界
- 18强奸案件中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分
- 19强奸犯罪过程中的中止和数罪问题
- 20抢劫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
- 21诈骗罪中既遂与未遂竞合的处理
- (三)共同犯罪
- 22盗窃过程中被口头阻止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行为的定性及犯罪过程中的合作能否认定共同犯罪
- 23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中承继共同犯罪的认定
- 24主犯、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认定
- 25共同犯罪中主、从犯的认定和量刑
- 26掌握危险废物信息渠道的介绍人不宜认定为污染环境罪从犯
- 27内外勾结职务侵占案中参与人员的认定
- 28虐幼型家庭暴力共同犯罪中帮助犯的认定方法及被害人谅解的适用
- 29购毒者接收物流寄递毒品行为的性质认定
- 二、刑罚的具体运用
- (一)量刑
- 30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的理解与适用
- 31可否突破刑法分则规定的最低刑对被告人减轻处罚
- 32对爆炸罪如何适用死缓并限制减刑
- 33如何对未成年被告人合理量刑
- 34数罪并罚时,如何考虑被告人的量刑情节
- 35刑事案件中被害人过错的认定
- 36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取得被害人谅解可从轻处罚
- 37影响法定刑升格的如实供述的认定
- (二)累犯
- 38缓刑考验期满后五年内再犯新罪,是否构成累犯,能否再适用缓刑
- 39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再犯罪是否构成累犯,能否数罪并罚
- 40构成累犯要求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应如何理解
- 41如何掌握累犯重复评价原则
- (三)自首与立功
- 42“自动投案”型自首的认定
- 43明知被害单位报案仍主动前往被害单位应认定为自首
- 44“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的含义界定
- 45“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型自首的认定条件
- 46“如实供述”这一构成要件的认定
- 47“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含义界定
- 48脱保后主动归案能否认定为自首
- 49被告人非因案发原因报警能否认定为自首
- 50犯罪后投案自首,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再犯同种罪行是否认定为自首
- 51刑事案件中自首的认定
- 52自首、立功的裁判认定
- 53行为人主动归案后一直否认犯罪事实,直至第一审开庭时才当庭认罪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 54到案前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立功
- 55立功情节的认定
- 56立功线索来源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 57协助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仍构成立功
- (四)数罪并罚
- 58漏罪发现时间的认定
- 59前罪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犯新罪应如何数罪并罚
- 60刑罚执行期间公安机关发现漏罪,刑罚执行完毕时对漏罪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适用分析
- 61同类犯罪分案处理中数罪并罚规则的适用
- 62刑罚执行期间发现同种漏罪如何量刑
- 63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再犯罪如何数罪并罚
- 64醉酒驾驶机动车并抗拒执法检查,构成妨害公务罪的,应数罪并罚
- 65未予并案处理的犯罪行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是否并罚
- (五)缓刑
- 66出具谅解书不是判处缓刑的必要条件
- 67社区矫正期间涉嫌新罪后继续社区矫正至期满不影响撤销缓刑
- 68污染环境犯罪缓刑的准确适用
- (六)减刑
- 69缓刑减刑案中检举揭发构成重大立功的认定
- 70有退赃能力而未主动退赃的不予减刑
- 三、刑事证据与时效
- 71贩卖毒品罪中非法证据排除的认定
- 72检材污染不能补正的证据应依法予以排除
- 73盗窃案中赃物未追回能否认定犯罪事实
- 74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审查与运用
- 75物证收集不及时属于程序重大瑕疵,无合理解释时相关物证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 76通过司法鉴定提取的电子数据能否单独作为证据使用
- 77依法审查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明效力
- 78检方指控的犯罪嫌疑人明显与被害人陈述的加害人并非同一人,如何根据证据认定事实
- 79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必要性认定与证言审查
- 80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认定
- 四、程序与其他
- 81案外人申诉处理问题
- 82告诉才处理原则的法律适用及对公诉机关不当起诉的处理
- 83决定强制医疗应当严格程序和法律标准
- 84伤情重新鉴定的启动条件
- 85以“从旧兼从轻原则”为基础,旧刑法与新司法解释可以统一适用
- 86符合监外执行条件但未予以监外执行被告人的刑罚执行期间的确定
- 87污染环境案中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及方式的认定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