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37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当代文学思潮、现象与创作给予学理性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所写的短论、书评和随笔精选结集而成。分理论之维、文化传奇、精神之树和批评旷野四辑。它既是前七集的续篇,更是作者学术成就的汇总与概述,与前七集既呼应又综括。本书所收短评、短论涉及面广,大多为文学批评理论,诸如现代性与文学、从现代到后代、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欧美文本批评、大众文化等研究文章,林林总总,内容五花八门,反映了作者的学术历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
- 第一辑 理论之维
- 走出低谷
- 一
- 二
- 三
- 文本批评:想象的精神飞地
- 在文学创新中悬置的文化身份
- 后现代在中国的曲折道路
- 关于90年代先锋派变异的思考
- 幸存与“渐入佳境”
- 投身时代 萃取精华 砥砺文章
- 一、在洞悉历史现实与感悟生命中达成思想的深刻
- 二、参照古今中外伟大作品谱系,广泛吸收经典养分
- 三、文学批评应与时俱进提升判断力与阐释力
- 理论批评:回归汉语文学本体
- 关于现代艺术的思考:小说何以要“现代”
- 批评的有效性与批评的自觉
- 汉语文学的新阶段
- 一
- 二
- 第二辑 文化视野
- 旧梦难圆:大陆八十年代文化论争
- 一
- 二
- 三
- 王朔现象与当代民间社会
- 一
- 二
- 三
- 文化救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人文关怀:一种知识与叙事
- 反激进与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境遇
- 一、反激进的历史起源与动机
- 二、反激进的历史含义与现实期待
- 三、反激进的现实困境与知识分子立场
- 多元文化的困窘
- “后东方”视点:穿越表象与错觉
- 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写作?
- 人文文化与文化高品质发展论略
- 一
- 二
- 三
- 守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 70年代,向后看,向前看,看透文学
- 感性分享与审美的民主化
- 卡尔维诺:纯文学最后的大师
- 博尔赫斯:帕慕克的“文学父亲”?
- 通过记忆和文本的幽灵存活
- 一、德里达的思想及在中国的简要传播史
- 二、德里达的中国之行
- 三、德里达对于中国的意义
- 美国解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分析
- 一、德里达“麾下”的美国解构主义
- 二、与新批评及叙事学共存的美国解构主义
- 三、中国视域中的美国解构批评
- 第三辑 精神之树
- 他山之石更奇崛
- 在“世界中”的现代文学史伟大的历史必先是伟大的文学史
- 始终在历史中开创理论之路
- 始终开拓心灵的处女地
- “一体化”:封存还是开放?
- 批评旷野里的精神之树
- 一个人,一份杂志与文学的亲和力
- 激情与洒脱
- 重建学术史的“意境”
- 自由与敏锐的理论批评
- 走进历史深处
- 在灰色的句子间铭刻历史
- “恕道”在当代危机中的普适性与积极面向
- 一、当代新儒家的承担与困难
- 二、当代危机期待的价值共识
- 三、适应当代危机的“恕道”价值重建
- 立心守志,和光同尘
- 第四辑 批评旷野
- 诡秘的南方
- 一、南方,众说纷纭的地方
- 二、河,南方的情调或隐私
- 三、水或荒原里的欲望之流
- 四、梅雨季节,难挨的日子与南方的感觉
- 五、南方与北方,生理差异和自恋情结
- 六、窗户,最后窥视一下就结束
- 本土化策略与小说的可能性
- 西北大地上的历史回声
- 先锋派:当代性与开放性
- 梦想成精:徐小斌的小说世界
- 一、梦想成精:徐小斌的文学青春
- 二、让女人成为文学的精灵
- 三、虚构绝对的女性历史
- 四、关于美与神秘以及神话写作
- 五、历史与文学相遇
- 六、关于本真之美与重返童话
- 诗性的叙述与语言极地
- 一、语言的妄想症或《男人传》的解构
- 二、在爱欲的尽头书写“极地之恋”
- 三、身体的献祭与命运之诗
- 四、在文化交汇中雕刻历史时光
- 80年代的诗性还能复活吗?
- 一、80年代的诗歌记忆与情怀
- 二、时间之慢、无限性与永恒
- 三、语言的洁净、审慎和规避
- 从前卫女性主义到中国书写
- 一、前卫与女性写作的极端经验
- 二、回到历史的中国书写
- 三、更深地植入中国当代现实
- 萤火虫、幽灵化或如佛一样
- 一、萤火虫:带灯夜行而熠熠发光
- 二、如此微弱的光如何照亮现实?
- 三、社会主义新人的幽灵化
- 四、如佛一样的自我救赎
- 余华的残酷与准确
- 做文字的情人
- 小叙事中驾驭大历史
- 永远的舞者
- 极端境遇与“新人民性”
- 平易、平凡中的文学品质
- 让大爱穿越藏地
- 古典意蕴与现代小说笔法
- 体验自我和世界的方式
- 文学的通透之境
- 文学的时代难题与碎片化的疑虑
- 莫须有的“情怀癌”或与姜文的“一步之遥”
- 文字之舞与狐狸之隐
- 他始终挑战小说的难度
- 耻之重与归家的解脱
- 他的左镰,他的笔
- 王蒙不老,青春万岁
- 附录 陈晓明著述目录
- 一、著作:
- 二、主要主编和编作品:
- 代跋 虚拟的神话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