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讲述了珠江口西侧淇澳岛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乃人类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为主线串联出四个群体,并以厚今薄古的姿态,重建清朝、民国和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乡土事件,力图把岛民满足衣食住行与认识自然、依赖国家、凝聚知识和开发资源结合起来。全书运用了“生产方式”的概念和“田野调查”“口述历史”“透物见人”的手法,竭力以较大的叙述密度来驾驭海岛居民与自然和社会的复杂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绪言
  • 第一章 朦胧的集体记忆
  • 第二章 地名及其掌故(上)
  • 第三章 地名及其掌故(下)
  • 第四章 宗族、人口、产业
  • 第五章 草莽乡间的国家
  • 第六章 村民的渔捞生计
  • 第七章 农业生产条件
  • 第八章 农业生产周期
  • 第九章 三圈式的民居布局
  • 第十章 地方性的知识观念
  •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的新调配
  • 第十二章 挨山塞海的人生舞台
  • 第十三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