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法院2020年度案例系列:买卖合同》精选典型案例,助法律人员处理纠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法院2020年度案例系列》(全23册)的一个分册。含标的物质量、买卖合同的订立、买卖合同的效力、买卖合同的履行、买卖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卖合同的违约责任、其他。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2018年上报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该领域常见纠纷内容。案情凝练,并由主审法官精心撰写裁判要旨与法官后语,可读性、适用性强,能帮助读者节约查找和阅读案例的时间,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为法官、检察官、执法人员、律师、法律顾问办理相关案件以及案件当事人处理纠纷必备参考书。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一、标的物质量
  • 1 超过质量异议期间提出质量问题并拒付相应货款的认定
  • 2 检验期间内未提出质量异议,则无权要求卖方承担物的瑕疵担保责任
  • 3 买卖合同中买受人及时检验、异议和通知义务的履行以及法院对隐蔽瑕疵鉴定申请的审查
  • 4 未约定质量标准的合同漏洞填补及鉴定申请的处理
  • 5 销售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销售瑕疵车辆,应承担法律责任
  • 6 网络商户出售以旧充新货物构成消费欺诈应承担惩罚性赔偿
  • 7 判定食品是否合格应当依据该食品本身的产品标准,营养标签标示值误差并非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标准
  • 8 车辆存在瑕疵时销售者是否一律承担退一赔三的民事责任
  • 9 未交付食品中文标签的损失赔偿范围
  • 10 合同未约定的事项,不得无故加重当事人的义务
  • 11 二手车销售隐瞒涉水事故构成欺诈适用三倍赔偿
  • 12 车辆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认定
  • 13 消费者重复购买行为及消费维权案件中“欺诈”的认定
  • 14 未告知售前检查处理信息且售前检查处理不当的法律责任
  • 15 企业不能作为消费者主张惩罚性赔偿
  • 二、买卖合同的订立
  • 16 合同期满后未另行订立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确定
  • 17 法官认定买卖合同成立的标准及对合同相对性的把控
  • 18 当事人否认存在项目章的情况下如何认定买卖合同的相对方
  • 19 发票出票人与实际出卖人不一致时应对合同相对方进行实质审查
  • 20 微信聊天承诺性质的认定
  • 21 买卖合同关系存在与否的认定
  • 三、买卖合同的效力
  • 22 “背靠背”合同条款应认定为附期限条款
  • 23 合同解除应符合法定解除条件
  • 24 合同上加盖的公司印章与备案印章不一致时应如何认定公司印章的效力
  • 25 超出经营范围售卖机动车的并不一定构成销售欺诈
  • 26 合同意思表示真实的认定标准
  • 四、买卖合同的履行
  • 27 承兑汇票的交付与付款义务履行的认定
  • 28 合同履行期不明确的履行规则
  • 29 合同履行完毕情况下如何审查律师费负担
  • 30 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先履行抗辩权”的正确认定
  • 31 违反合同附随义务不足以构成欺诈
  • 五、买卖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 32 债务加入与第三人代为履行之区别
  • 33 以起诉方式解除合同时合同解除时间的确定
  • 34 间接代理内部关系不能约束善意第三人
  • 35 承兑汇票空白背书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认定
  • 六、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
  • 36 买卖合同中同时约定逾期付款利息与违约金的适用与调整
  • 37 违约方对签约时已预见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
  • 38 柜台出租者对消费者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39 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不应支持其十倍赔偿请求
  • 40 车辆销售商、生产商宣传手册及官网相关信息内容不实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
  • 41 出售近似商标商品情形下的欺诈认定
  • 42 可得利益损失应以一般理性人作为认定标准
  • 43 买卖合同中“滞纳金”的认定问题
  • 七、证据与时效
  • 44 诉讼时效届满后仅确认欠款金额不构成放弃时效利益
  • 45 债权人诉讼时效的抗辩需达到优势证明的标准
  • 46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的认定
  • 47 证明供货事实优势证据的认定
  • 48 手机通话录音证据的审查认定
  • 49 事实认定的审判实务探究
  • 50 能否根据收款收据认定双方之间是否存在买卖关系
  • 51 录音光盘无他证补强,难以证明案件事实
  • 52 当事人陈述明显违背常理时的法官自由心证
  • 53 翻译件不足以证明未经法律规定、行业规定、公众认知等的外文含义
  • 54 仅以发票不能认定买卖合同关系的成立
  • 55 违反买卖合同中的最惠客户条款的证据认定
  • 八、其他
  • 56 目的论解释之合同适用实例
  • 57 合同争议条款的解释应当以文义、整体解释为基础,以目的解释为印证,以习惯、诚信解释为补强
  • 中国法院2012~2020年度案例系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