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6.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1千字
字数
2014-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套“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是十位日本学者唐代文学研究论著的荟萃,约略反映了日本学界中年一辈专家研究唐代诗文的重要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中其中一册,选择有代表性的白居易、柳宗元作深入探讨的个案,进而探索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诸位大家在相同的中唐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创作变化。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序
- 白居易篇一
- 读《白氏文集》札记
- (一)基本主张
- (二)基本方法
- 前编 《长庆集》的世界
- 第一章 新乐府五十章——兼论其成立时期
- 第二章 试论翰林制诏的拟制
- 第三章 白居易的闲适诗——兼论其主要观念成分的变化
- 第四章 感伤诗
- 第五章 白居易在江州——对庐山的爱情与告别
- 第六章 如何读《与元九书》——兼论四分类的成立
- 第七章 中书制诰——兼论其旧体与新体之区别
- 中编 自《长庆集》到《后集》以后
- 第一章 白诗的转折——从江州时代到杭州时代
- 第二章 白居易的“独善”(上)——兼论闲居快乐的理论依据的形成
- 第三章 白居易的“独善”(下)——“独善”以外有关闲居的快乐的观念
- 后编 《后集》以后的世界
- 第一章 格诗
- 第二章 律诗
- 第三章 白居易一直到晚年仍愿意当宰相
- 第四章 白诗之老庄思想与佛教思想——兼论从《长庆集》到《后集》以后的变化
- 第五章 白居易散文中的老庄思想与佛教思想——兼论从《长庆集》到《后集》以后的变化
- 第六章 如何了解白居易一生中的思想变化?——兼论两唐书的白居易形像
- 白居易篇二
- 第一章 白居易的斋戒
- 前言
- 一 斋戒的开始与成为习惯
- 二 各种斋戒
- 资料:有关斋戒的诗文题目
- 第二章 从白居易的咏“裘”诗看其“共生思想”——兼论白居易“独善”的深层内涵
- 第三章 战后中日两国白居易研究的趋向——兼论时代思潮与研究观点的关系
- 第四章 近二十年日本白居易研究概况
- 柳宗元、韩愈篇
- 第一章 论柳宗元诗的诗体——兼论柳诗元和十年从古体到近体变化的原因
- 1.从古体到近体的变化
- 2.古体
- 3.近体(律绝)
- 4.从古体到近体的变化
- 5.柳宗元生在元和、死在元和
- 柳诗基本资料
- 第二章 试论柳文文体变化
- 第三章 柳诗如何咏出对陶渊明的敬慕?
- 前言
- 结言
- 第四章 论韩诗诗体变化
- 1.古体诗的内容与体裁
- 2.近体诗的内容与体裁
- 3.总结
- 第五章 试论元和文学——兼论从古体诗到近体诗的演变
- 补充说明
- 其他
- 第一章 李白的形象在日本——兼论李白与科举的关系
- 1.李白与科举
- 2.Arthur Waily与小川环树、笕久美子的观点
- 3.松浦友久的学说
- 第二章 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 前言
- 结语
- 第三章 研究外国文化, 如何打好自己的学问基础?
- 选择课题,确立方法
- 我的白居易研究
- 扩大研究范围,巩固学问基础
- 时代的制约和要求
- 三个关键
- 有关三个关键的重要问题
- 后记
- 文章发表情况一览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