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构成中国哲学思想之基本单位的“哲学语素”展开讨论,以揭示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哲学中的“意象”来展开,希望通过对散见于中国哲学典籍中的一个个看似直观、实则内涵丰富的“意象”的阐释,将中国哲学语素的独特性较为深入而具体地彰显出来。

本书分为五卷:方法论、物象篇、字象篇、行象篇及理象篇。“方法篇”中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作阐析。“物象篇”中对中国哲学中的一些意象进行总结。“字象篇”中对中国哲学中的一些哲学内涵丰富的单字展开讨论。“行象篇”则对中国古代哲人的哲学实践和行为作诠释,以彰显这些哲人的哲学思想。“理象篇”则围绕着中国哲学中的若干理论性较强术语作揭示,以彰显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别。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方法篇
  • 第一节 论中国哲学中的研几方法
  • 第二节 论中国哲学中的体认方法
  • 第三节 论中国哲学中的器物与道理
  • 第四节 论孔子对《诗经》中比兴手法的倚重
  • 第五节 论魏晋哲学中的天地之教
  • 第二章 物象篇
  • 第一节 渔翁与樵叟
  • 第二节 卵子与婴儿
  • 第三节 农夫与工匠
  • 第四节 捕风与捉影
  • 第五节 鸢飞与鱼跃
  • 第六节 游刃与凿
  • 第七节 “浑沌”三性
  • 第三章 字象篇
  • 第一节 论 “道”
  • 第二节 谈 “玄”
  • 第三节 诉 “朴”
  • 第四节 解 “爻”
  • 第五节 释 “□”
  • 第六节 析《老子》的“我”和“吾”
  • 第七节 论明儒的号(一):斋、庵、轩
  • 第八节 论明儒的号(二):山、水、川、谷
  • 第四章 行象篇
  • 第一节 清谈与酒
  • 第二节 医与玄:何晏思想管窥
  • 第三节 木石与造化:阮籍的思想轨迹
  • 第四节 马性与鸟迹:嵇康的思想特质
  • 第五节 “竹林七贤”与中古文化精神
  • 第六节 “戒慎恐惧”论(一):儒生篇
  • 第七节 “戒慎恐惧”论(二):魏晋名士篇
  • 第八节 论“四十不惑”
  • 第五章 理象篇
  • 第一节 《庄子》中的“数”
  • 第二节 秦汉“阴阳五行”中心论
  • 第三节 《淮南子》论社会之“和”
  • 第四节 刘安治国三要素:天、人与器物
  • 第五节 魏晋“玄学”的缘起
  • 第六节 魏晋“名教”与“自然”论笺
  • 第七节 魏晋“贵无”与“崇有”辨正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涉猎一些很少会阅读的书籍,例如关于中国哲学语素...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713 本《鸢飞鱼跃:中国哲学语素论》“鸢飞鱼跃” 中的 “鸢” 就是指那种形体似 “鹰” 的 “鹞鹰”;按鸟类生物学的知识来界定,“鹰” 属隼形目,鹰科。而 “鸢飞鱼跃” 中的 “鱼” 则指生活在水中的身体侧扁,用鳃呼吸、有鳞和鳍的脊椎动物。“鸢飞鱼跃” 的完整说法是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 “鹞儿飞在天空,鱼儿跃于水中”。儒家子思开创性的用 “鸢飞鱼跃” 来喻说天理道体自然化育流行,被宋儒程明道称赞为:“子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此子思开示学者切要之语也。”(《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卷二》)自此之后,凡儒生士人要说到天理道体、人性道德、学问工夫时,也就无不用到 “鸢飞鱼跃” 来表示之,它在宋明理学家那里表现尤为突出,这同样构成一种特定的 “鱼鸟” 文化现象及由此形成的理论家 “借鸟喻理” 的文化传统。游刃的 “刃”,通常是指一种锋利的刀,所以有时候我们将用刀杀坏人,说成是 “手刃奸贼”。而 “游刃” 则是指这种用铁或用钢制成的薄薄的器具(刀)的一种工作状态。锯、斧、刨、锤、凿的 “凿” 也是指一种铁制的器具。按《天工开物・锤锻》记载:“凡凿,熟铁锻成,嵌钢于口,其本空圆,以受木柄。斧从柄催,入木透明,其末(开口)粗者阔寸许,细者三分而止。需圆眼者,则制成剜凿为之。” 理性逻辑(规矩准绳)只能解决理性逻辑所能达到的领域和范围,逸出这静态凝滞的领域,理性逻辑法则还真无法涵盖框定这绵延飘忽的态与势、舞着飘着游着的云和风 —— 浑沌,所以与规则准绳融合一体的 “凿” 是真的无法 “凿浑沌”、解全牛的。持刀游刃者还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足以应对 “广广乎其无不容” 的 “浑沌”,这就像《庄子・秋水》中说的:“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他知道人之知识,相对于大知识来说,就像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一样,微不足道,所以游刃者显得相当谦卑。“竹林七贤之有” 是指魏晋时期确有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并分别在中古文化史上占有地位。“竹林七贤之无” 是指从中古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出发,可证明其时并无以嵇康、阮籍等七人组成的实体或团体。本节将对此分别作诠释,并将由此出发,进一步探讨中古时期的文化精神。儒家之所以视 “四十不惑” 为人生进徳的一个重要阶段,首先即在于人到四十岁左右,生理、心理等气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导致人的思想趣味、行为习惯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与之前的人生阶段相比,此时的人更易于情志平淡、清心寡欲、收敛知足、豁然达观、以物观物,而其实也只有如此,才能适应上述生理、心理的气质变化,否则便会反过来导致生理、心理状态的紊乱。人之四十生理心理发生变化,所以也必然导致人的思想趣味行为准则等一系列的变化,也必然使人不惑于什么。如对行事,曾国藩在家书中讲道,余 “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除行事有恒外,不惑之人还清楚地认识到(不惑):非理事不做,费力挽回事不做,败坏生平事不做,不可告人事不做;还能做到:“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常如无事时镇静,事未至先一着,事既至后一着”。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