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奥威尔政论随笔,囊括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

内容简介

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很发人深省且文笔很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

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政论随笔,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如《论英国人》《政治与英语》《英式谋杀的衰落》《艺术与宣传的界限》《回首西班牙战争》《我为何写作》《作家与利维坦》等,以八十万字的篇幅,呈现奥威尔杂文的全貌。

目录

  • 版权信息
  • Digital Lab简介
  • 奥威尔杂文全集(上)
  • 英国的审查制度
  • 英国的失业
  • 流浪汉生命中的一天
  • 伦敦丐帮
  • 一个国家是如何遭受剥削的
  • 论英国人
  • 走马观花看英国
  • 英国人的道德观
  • 英国人的政治观
  • 英国的阶级体制
  • 英国的语言
  • 英国人民的未来
  • 政治与英语
  • 童年快乐种种
  • 英国军队的民主
  • 我的祖国,无论左右
  • 国民自卫队和你:乔治·奥威尔对关于“一厢情愿的民主人士”和真正的民主人士的私人问题的回答
  • 别让毕灵普上校毁了国民自卫队
  • 修路工的生活的一天
  • 英国纸贵
  • 英国的配给制和潜艇战
  • 国民自卫队成立三年:独特的稳定迹象
  • 理查德·阿克兰爵士小介
  • 英国的侦探故事
  • 国民自卫队今后的教训
  • 莫里森与布拉肯面临苦战:预计将会有高投票率
  • 自由党介入,工党得利:投票人的谜团
  • 安奈林·比万小介
  • 英国大选
  • 公园的自由
  • 狮子与独角兽 社会主义与英国人的聪明才智
  • 第一部:英国,你的英国
  • 第二部:参战的店主
  • 第三部:英国的革命
  • 英国的反犹主义
  • 为英式烹调辩护
  • 英式烹饪
  • 英式谋杀的衰落
  • 我们的殖民地带来好处了吗?
  • 英国的左翼报刊
  • 执政三年后的工党
  • 《英国的宣传册创作》第一卷序文
  • 《随意集》一至八十
  • 随意集·一
  • 随意集·二
  • 随意集·三
  • 随意集·四
  • 随意集·五
  • 随意集·六
  • 随意集·七
  • 随意集·八
  • 随意集·九
  • 随意集·十
  • 随意集·十一
  • 随意集·十二
  • 随意集·十三
  • 随意集·十四
  • 随意集·十五
  • 随意集·十六
  • 随意集·十七
  • 随意集·十八
  • 随意集·十九
  • 领袖作出轰炸保证不再攻击红十字会
  • 随意集·二十
  • 随意集·二十一
  • 随意集·二十二
  • 随意集·二十三
  • 随意集·二十四
  • 随意集·二十五
  • 随意集·二十六
  • 随意集·二十七
  • 随意集·二十八
  • 随意集·二十九
  • 随意集·三十
  • 随意集·三十一
  • 随意集·三十二
  • 随意集·三十三
  • 随意集·三十四
  • 随意集·三十五
  • 随意集·三十六
  • 随意集·三十七
  • 随意集·三十八
  • 随意集·三十九
  • 随意集·四十
  • 随意集·四十一
  • 随意集·四十二
  • 随意集·四十三
  • 随意集·四十四
  • 随意集·四十五
  • 随意集·四十六
  • 随意集·四十七
  • 随意集·四十八
  • 随意集·四十九
  • 随意集·五十
  • 随意集·五十一
  • 随意集·五十二
  • 随意集·五十三
  • 随意集·五十四
  • 随意集·五十五
  • 随意集·五十六
  • 随意集·五十七
  • 随意集·五十八
  • 随意集·五十九
  • 随意集·六十
  • 随意集·六十一
  • 随意集·六十二
  • 随意集·六十三
  • 随意集·六十四
  • 随意集·六十五
  • 随意集·六十六
  • 随意集·六十七
  • 随意集·六十八
  • 随意集·六十九
  • 随意集·七十
  • 随意集·七十一
  • 随意集·七十二
  • 随意集·七十三
  • 随意集·七十四
  • 随意集·七十五
  • 随意集·七十六
  • 随意集·七十七
  • 随意集·七十八
  • 随意集·七十九
  • 随意集·八十
  • 奥威尔杂文全集(下)
  • 一法寻报纸
  • 班房
  • 绞刑
  • 摘啤酒花
  • 进班房
  • 寄宿旅馆
  • 射象
  • 书店回忆
  • 为小说辩护
  • 阿拉贡前线的夜袭行动
  • 前进!
  • 来自乔治·克普的致意
  • 西班牙爆料
  • 对《在西班牙战争中的作家立场》的回复
  • 西班牙民兵部队纪实
  • 我为何加入独立工党?
  • 对这场危机的政治反思
  • 西班牙的分裂
  • 马拉喀什
  • 新词
  • 少年周刊
  • 行记
  • 法西斯主义与民主
  • 自由会与资本主义一同消亡吗?
  • 艺术与宣传的界限
  • 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
  • 诗歌的意义
  • 文学与极权主义
  • 文化与民主
  • 重新发现欧洲
  • 和平主义与战争
  • 法属摩洛哥的背景
  • 在达尔兰的国度
  • 回首西班牙战争
  • 文学与左派
  • 政治宣传和通俗的演讲
  • 书太贵了吗?
  • 八年的战争:西班牙的回忆
  • 论书与人:新年寄语
  • 诗歌与麦克风
  • 作家的新政
  • 科幻作品的个人小记
  • 出版的自由(《动物农场》序文)
  • 原子弹与你
  • 什么是科学?
  • 民族主义小记
  • 毁灭性的渐进主义
  • 蹩脚的好书
  • 复仇的酸楚
  • 乐观地透过一扇玻璃窗
  • 空荡荡的孩子们的圣诞节
  • 为烧煤辩护
  • 论体育精神
  • 扔了这身规定的服装
  • 老乔治的年历
  • 文学的绊脚石
  • 就是废品,但谁能抗拒呢?
  • 度假胜地
  • 一杯好茶
  • 饥馑的政治权衡
  • 我们以前唱的歌
  • 知识分子的造反
  • 什么是社会主义?
  • 基督教的改革者
  • 和平主义与进步
  • 我们真的变得更加粗俗了吗?并没有
  • 糟糕的气候最好不过了
  • 要读书还是要抽烟
  • “水中月”
  • 就在你的鼻子底下
  • 土蟾蜍随想
  • 为布雷的牧师美言几句
  • 一个书评家的自白
  • 我为何写作
  • 写作的成本
  • 穷人是怎么死的
  • 迈向欧洲统一
  • 克里什纳·梅农小介
  • 马克思与俄国
  • 作家与利维坦
  • 对甘地的反思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被羞辱与背叛的知识分子的一生

    假如奥威尔的书评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奥威尔的杂文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知识分子是如何在他人与自我的背叛中遗失自己对良知。杂文这种文体有极大的诱惑力,因为似乎人人都能写作,且都能靠文字煽动他人的情绪;但杂文也有很大的毒性,因为一个人一生中的思想立场是会变化 —— 甚至是前后矛盾的,当一个作家针对现实进行写作时,他最多的毛病也会因此暴露出来。据说鲁迅先生就是因为后半辈子写了杂文,被无数 “文学评论家” 反复拿出来指摘。奥威尔的一生,就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被背叛的缩影。他的前半生是一位贫穷中产阶级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励志故事,他既反思了自己与英国的历史文化罪孽,也积极参与欧洲的解放事业,关心底层百姓。而奥威尔的后半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堕入红尘的 “伤痕” 故事:他在战争之中意识到了苏联为首红色阵营反理想主义乃至反 “民主思想” 的另一面,他在回国后的贫穷困苦有让他饱尝幼时的人间幸酸。于是他得出了一个知识分子隔岸观火式的结论: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欧洲乃至人类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这种悲观主义越至他的晚年越是强烈,也正是在那一段时期,他写出了《动物庄园》和《1984》—— 这两部作品在他身后最为读者所知,恰也说明他晚期的作品恰好落入了他本人最讨厌的,基于政治词汇和社会模型的刻板印象的一种静止而黑白分明的反动世界观。关于奥威尔晚年的价值观,可以参考本丛书第三册的《我为何写作》以及其他若干篇作品。奥威尔为自己定下的规矩是:他是一个不站在任何政治实体立场的 “民主社会主义者”,他参与政治的唯一手段就是通过写作揭露现实的问题(因为所有的政治实践全都被添上了 “官方色彩”),如此一来,奥威尔的一生也必然是知识分子式的悲剧:他在英国官方媒体 BBC 和各种不成器的左翼小报间来回横跳补贴家用;他尝试过加入国防市民军以及支持英国工党 但最终发现这些也只是摆在餐盘上的小打小闹;他对于当代政治术语的滥用和知识分子的姿态有极为毒辣的评论,但他本人的经历与对政治的见解似乎也不能脱出那种归纳与解构。奥威尔于 1950 年因肺病早逝,2003 年,英国《卫报》爆出奥威尔给政府提供的 “疑似通共名单”。可以想见,假如奥威尔没有那么早过世,竟亲眼看到冷战后的世界,他一定会发表更多不受欢迎的话,极有可能晚节不保。写书评的奥威尔是一个合格的圣人,但写杂文的奥威尔只能算是一个有功有过的普通人。奥威尔具体呈现哪个面向,也看读者所处时代的现实与思潮,就我本人而言,奥威尔的一些杂文让我产生了对偶像崇拜的幻灭感,但我认为奥威尔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以及作为一个对自己弱点诚实的知识分子,依然是值得后世的读者尊敬的。甚至作为一个 “左派”,他也远超过今天西方各种打着 “左翼” 旗号的政治运动家和知识分子(这不是奥威尔的荣耀,却是西方的耻辱)。具体到奥威尔的杂文,最值得读的是奥威尔对二十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的纪实,其次是他对重要历史事件的亲身见闻以及对边缘人物的特写报道,至于奥威尔的政论与对观念的解析,虽然称不上 “毒草”,但也不要因为它们的作者是奥威尔就抱有特殊的期待乃至虔诚。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