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51千字
字数
2015-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于近年来山西社会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本书从多个侧面做出了细致的观察和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近代山西社会的水灾、水案,集体化和晋商等专题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史研究,注重在田野调查中搜集史料、解读史料,展现出历史学对地方社会变迁的理性关怀。
目录
- 版权信息
- 修订版序
- 自序 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
- 一 理论反思
- 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
- 一 “碎化”或“碎片化”
- 二 关于“进村找庙,进庙找碑”
- 三 “除去政治史”与“重提政治史”
- 四 走向多元开放
-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追求与实践
- 克服“碎片化”回归总体史
- 一 关于“碎片化”
- 二 区域史研究不一定是“碎片化”
- 三 回归总体史
- 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
- 一 学科内史:“本土化”的努力
- 二 方法论:“优先与人类学对话”
- 三 深化研究:有关的三个问题
- 再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一 区域史渐成“宠儿”
- 二 三个问题
- 三 以山西为例
- 走向田野与社会 ——开展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田野社会调查工作
- 一 历史学的走向与现状
- 二 社会史与区域社会史
- 三 怎样开展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田野调查工作
- 二 水利社会
- 山西何以失去曾经的重要地位
- 一 古代山西的重要战略地位
- 二 明清晋商的兴衰与西方势力的侵入
- 三 阎锡山统治山西的三十八年
- 四 历史的延续及其启示
- 从“治水社会”到“水利社会”
- “水利社会史”探源 ——兼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
- 一 “治水社会”与“水利共同体”
- 二 法国与“水利社会史”研究之滥觞
- 三 山西与中国的“水利社会史”研究
- 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个案研究
- 一 晋水流域水利开发史
- 二 晋祠主神三易其位
- 三 “水母娘娘”
- 四 “张郎”及其他
- 余 论
- 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与灾害 ——以“峪水为灾”为中心的田野考察与研究
- 引言 “时过境迁”环境史
- 一 “枕水际山”:晋水流域的环境要素
- 二 “峪水为灾”:明清以来的环境恶化与灾害
- 三 “长时段”:并未完结的演变过程
- 三 集体化时代
- 从社会史角度研究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
- 一 已有成果的不足
- 二 前后相继的集体化时代
- 三 “自下而上”的社会史视角
- 四 余论
- 集体化: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一个不可淡化的时代
- 一 从“问题史学”谈起
- 二 三种模式:集体化时代研究的反思
- 三 不可淡化:历史是一个不断的过程
- 四 风光无限:多学科视野中的集体化社会
- 在村庄与国家之间 ——劳模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
- 一 翻身前后
- 二 互助生产
- 三 农业合作社
- 四 金星人民公社
- 结 语
- 张庄:集体化时代的一个符号
- 追寻集体化 ——剪子湾村田野调查札记
- 赤桥的事 ——我的村庄情结
- 四 绅商与地方社会
- 从社会史角度研究晋商与地方社会
- 一 学术简评
- 二 从社会史角度去研究
- 三 注意三个方法
- 山西商会与地方社会
- 一 山西商会的创立
- 二 山西商会与地方社会
- 三 传统晋商与新式商会
- 秧歌里的世界 ——兼论晋商与晋中社会
- 一 戏与商:晋中地域文化中的祁太秧歌
- 二 盛世繁华:祁太秧歌中的晋中社会
- 三 苦乐悲欢:祁太秧歌里的商人世界
- 怀才不遇:内地乡绅刘大鹏的生活轨迹
- 引言《退想斋日记》的发现与研究
- 一 奋志青云:五次科考
- 二 舌耕度日:塾师廿年
- 三 亦农亦商:晚年岁月
- 结 语
- 五 发现历史
- 图像历史:以《晋察冀画报》为中心的视觉解读
- 引言 从“左图右史”到“视觉研究”
- 一 画报内史:创制、演进、流布
- 二 “笔杆机器”:设备、技术、群体
- 三 三大论域:战争、革命、生活
- 四 余论:兼及图像历史的一个讨论
- 新发现的刘大鹏遗作三种
- 竹枝词里的三晋社会
- 一 “商贾农工毕岁忙”——民生的关注
- 二 “百首新词纪土风”——民俗的描绘
- 三 “陋俗于斯更惨伤”——民风的喟叹
- 四 “循吏亲民自古难”——民望的祈愿
- 五 “满眼田园尽是芜”——民瘼的疾呼
- 六 “鄙人敢学巴渝唱,为少崔诗在上头”
- ——兼作结语
- 一个普通商号的账册分析 ——文水县“昌玉公”商号账册资料介绍
- 一 商号名称和经营地点
- 二 账册的基本类型
- 三 商号记账习惯介绍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集体化时代农村基层档案”述略
- 一 缘起
- 二 概貌
- 三 三个具体采集单位
- 四 结 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