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7千字
字数
2020-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生动讲解敏捷软件开发在中国的历程,探讨敏捷实践与Scrum流行。
内容简介
本书用生动、翔实的语言,辅以情景描述,循序渐进地讲解了敏捷软件开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书的内容从敏捷的发展背景讲起,延伸到描述世纪之交的中国软件业的发展状况、敏捷的传入、敏捷的低谷以及敏捷实践者为敏捷发展所作的艰苦奋斗,还介绍了敏捷在通信行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实施状况、敏捷软件开发的发展和Scrum的流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敏捷画卷:中国软件史的精彩侧影
- 前言
- 致谢
- 世纪之交的中国软件业
- 站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
- “国发18号文”开启中国IT业黄金十年
- 政府上网,中国IT业的第一桶金
- 企业信息化热潮
- 电子商务,冰火两重天
- 边学边干,中国IT企业快马加鞭
- 专业技术媒体初成形
- 结语
- 对软件工程的渴望
- 中国版本的“软件危机”
- 对面向对象的美好冀望
- 来自天竺的“软件蓝领”
- CMM适逢其时
- 大干快上,中国特色的CMM认证
- 客观评价CMM对行业发展的意义
- 结语
- 敏捷的传入
- 制造业语境中的敏捷
- 中国IT业与敏捷的初接触
- 敏捷简介
- 解读敏捷宣言
- 敏捷传入中国的渠道
- 结语
- 敏捷如何应对软件工程四大挑战
- 软件质量:模式还是重构
- 重构原理简介
- 重构伴侣:测试驱动开发
- 持续集成:极限编程的质量基础
- 迭代:敏捷项目管理的基本单元
- 敏捷方法如何管理需求:用户故事
- 结语
- 水土不服的敏捷
- 美国IT业一瞥
- 从发包方角度看离岸外包
- 美国IT从业者看低CMM
- 政府大力支持中国软件业
- 敏捷没有用武之地
- 行业主流对敏捷的打压
- CMM无助于行业能力的提升
- 上下求索的敏捷实践者
- J2EE新趋势:没有EJB
- JavaEye的诞生
- EJB与敏捷格格不入
- Spring:敏捷的轻量级J2EE方案
- BJUG:草根技术社区的代表
- 作为敏捷实践者言论阵地的《程序员》杂志
- ThoughtWorks初入中国
- “敏捷中国”开发者大会
- 结语
- 通信行业的敏捷
- 诺基亚的敏捷转型
- 融合趋势推动通信企业走向敏捷
- 华为的敏捷初接触
- 华为敏捷“三步走”策略
- AMM:敏捷成熟度模型
- 大型团队的持续集成
- 精益与敏捷转型的结合
- 敏捷向业务端的延展
- 结语
- 互联网企业的敏捷
- Web 2.0创业神器:Ruby on Rails
- Rails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 腾讯走向敏捷
- TAPD:腾讯敏捷产品开发
- 阿里的敏捷历程
- 自力更生的阿里敏捷
- 结语
- 敏捷的扩散与Scrum的流行
- 中国敏捷软件开发联盟
- 一批外企与本土企业采用敏捷的情况
- 重流程轻技术的敏捷实施
- Scrum与CMM的合流
- 优普丰领导的Scrum认证潮
- 热火朝天的Scrum社区
- 结语
- 敏捷的流变
- 持续交付的起源
- 互联网企业迅速接纳持续交付
- DevOps:架起研发和运维的桥梁
- 设计思维:敏捷走向业务端
- 企业级精益
- 招商银行的精益创新模型
- 结语
- 工作环境的变迁
- 格子间的渊源
- 令人艳羡的外企办公环境
- 与敏捷同行的开放式办公环境
- 对开放式办公环境的批评
- 从“朝九晚五”到习惯性加班
- 加重IT人负担的三大因素
- 反抗996:996.ICU事件
- 结语
- 尾声
- 敏捷中国史:大事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