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8千字
字数
No.79
年度书单
2019-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会员畅读」解答关于“轴心时代”千古追问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轴心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光耀千古的时代,是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发端,也是人类精神给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个时代诞生了四大文明——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得以形成。
本书按时间顺序追寻四个轴心民族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突破性洞见如何酝酿、生根、发展、辉煌,并最终在公元前3世纪末期渐次逝去。历史上,我们从未超越轴心时代的洞见,当历经精神和社会危机之时,往往回溯轴心思想以寻求引导。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生发出的一致见解,昭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面对当代纷繁复杂的问题,我们亦有必要回溯轴心精神,诉诸人性的共同本源,寻求更深刻的相互理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
- 前言 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
- 第一部分 酝酿
- 第一章 轴心民族 (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900年)
- 一、雅利安文明
- 二、雅利安人的迁徙
- 三、中国早期文明
- 四、以色列的历史与神话
- 第二章 宗教仪式 (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00年)
- 一、古希腊文明
- 二、以色列和犹大王国
- 三、周朝的仪礼
- 四、印度仪式革新
- 第二部分 开端
- 第三章 神性的放弃 (约公元前800年—公元前700年)
- 一、以色列和犹大王国的宗教转型
- 二、希腊的独特文化
- 三、中国春秋时代礼仪的发展
- 四、印度的精神追求
- 第四章 心性的探索 (约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00年)
- 一、印度吠陀宗教起源
- 二、希腊祭仪的变革
- 三、中国“礼”的规范
- 四、犹太教的兴起
- 第三部分 辉煌
- 第五章 心性的修炼 (约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30年)
- 一、以色列人的流亡与新的伦理革命
- 二、希腊城邦危机
- 三、印度灵性探索
- 四、中国礼崩乐坏
- 第六章 悲悯天下 (约公元前530年—公元前450年)
- 一、孔子的思想世界
- 二、“以赛亚第二”与“耶和华的仆人”
- 三、希腊政治变革以及哲学与悲剧
- 四、大雄与耆那教
- 第七章 关爱众人 (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98年)
- 一、尼希米与以斯拉
- 二、苏格拉底时代
- 三、墨子“兼爱”学说
- 四、佛陀思想
- 第八章 万物一体 (约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00年)
- 一、庄子与孟子
- 二、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 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 第四部分 落幕
- 第九章 帝国的思想 (约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20年)
- 一、诸子百家
- 二、希腊化时代
- 三、阿育王支持佛法与印度宗教的转变
- 第十章 前行之路
- 一、秦亡汉兴与独尊儒术
- 二、孔雀王朝瓦解之后的印度宗教
- 三、犹太轴心时代的硕果
- 四、宗教就是“金规则”
- 术语
- 译后记
- 一
- 二
- 三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