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彭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本选题为其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彭湃从1921年到1929年牺牲前的绝大部分著作,基本上按写作或发表时间先后排列,文章标题绝大多数是原有的,演说、诗歌及书信的标题是编者加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劳动者同情会的缘起(一九二一年七月三十日)
  • 告同胞 (一九二一年九月一日)
  • 谁应当出来提倡社会主义?(节录) (一九二二年六月二日)
  • 彭湃给李春涛(节录)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 农会利益传单(一九二二年)
  • 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 (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
  • 约农会简章 (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
  • 彭湃给李春涛(节录) (一九二三年二月九日)
  • 海丰总农会成立宣言(一九二三年二月二十日)
  • 海丰总农会对时局宣言 (一九二三年三月十三日)
  • 海陆归三县农会“五一”宣言(节录) (一九二三年五月一日)
  • 海丰劳农节报告书(节录) (一九二三年五月)
  • 彭湃给李春涛(节录) (一九二三年六月五日)
  • 广东农会章程(一九二三年七月)
  • 彭湃给李春涛(节录) (一九二三年七月十九日)
  • 彭湃给李春涛(节录) (一九二三年七月三十日)
  • 彭湃给文亮 (一九二三年九月七日)
  • 广东农会之组织及经过(一九二三年九月)
  • 彭湃给文亮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一日)
  • 彭湃给文亮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 彭湃给刘仁静 (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日)
  • 彭湃给刘仁静 (一九二四年四月一日)
  • 关于海丰农民运动的一封信 (一九二四年五月十一日)
  • 致彭素民的信(一九二四年五月十二日)
  • 为广宁花县农潮事给团中央的报告(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八日)
  • 关于成立广州市人力车工人第一协作社的报告(一九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 在广宁农兵联欢大会上的演说(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 关于广宁农民反抗地主的斗争的五个报告(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一九二五年二月)
  • 在海丰农工界追悼孙中山先生大会上的演说(一九二五年四月十四日)
  • 关于东江农民运动情况的报告(一九二五年四月)
  • 在省港罢工工人代表第八次大会上的报告 (一九二五年八月四日)
  • 革命政府应如何对付东江问题(一九二五年九月)
  • 在省港罢工工人代表第三十六次大会上的报告 (一九二五年十月十八日)
  • 海丰农民运动(一九二六年一月)
  • 在广东省农民协会欢迎海员工会代表大会上的开会词 (一九二六年一月十日)
  • 在普宁县农民欢迎省农民协会代表时的演说(节录)(一九二六年二月)
  • 在广东省农民协会欢迎省港罢工工友大会上的欢迎词 (一九二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 在纪念马克思大会上的开会词 (一九二六年五月五日)
  • 在广州四商会欢迎工农学界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一日)
  • 在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讲演(一九二六年六月二日)
  • 《公债票与农民》篇后(一九二六年八月四日)
  • 出师北伐与省港罢工 (一九二六年八月十二日)
  • 在海丰“七五”农潮三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节录)(一九二六年八月十二日)
  • 慰劳农军词 (一九二六年八月十七日)
  • 花县团匪惨杀农民的经过 (一九二六年九月十八日)
  • “敬惜字纸” (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 为五华农友哭一声 (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 潮梅海陆丰办事处会务报告(一九二七年二月)
  • 在湖北全省农民协会欢迎会上的讲话 (一九二七年四月三日)
  • 土地革命 (一九二七年十月三十日)
  • 在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演说(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八日)
  • 在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 在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演说(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 安民布告 (一九二八年一月)
  •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会议上的发言 (一九二九年一月二十六日)
  • 致中央信(一九二九年二月十一日)
  • 健强阶级主力向小资产阶级意识奋斗 (一九二九年二月十九日)
  • 反帝运动的危机 (一九二九年三月一日)
  • 斗争的转变与深入 (一九二九年七月)
  • 雇农工作大纲(一九二九年)
  • 外县工作问题(一九二九年八月十五日)
  • 彭湃给顺业(一九二九年八月三十日)
  • 彭澎给冠生 (一九二九年八月三十日)
  • 彭湃给许冰(一九二九年八月)
  • 诗歌十一首(一九二一年——一九二七年)
  • 彭湃生平大事年表
  • 编后记
  •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