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群常遭忽略或被笼统描述的人的生活。

内容简介

1989年,印度裔的年轻学生文卡特斯进入芝加哥大学开始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并师从贫困问题研究专家从事城市贫民窟的社会调查项目。背着书包、拿着问卷,他走进了芝加哥最为著名的“城中城”贫民窟——罗伯特·泰勒计划区。

“作为穷困黑人的感觉怎么样?”这是他为了这项研究而提出的首个问题,还给出了几个选项:A.很差,B.有点差,C.不好不坏,D.还不错,E.非常好。这个问题,让他遭到了计划区内年轻人们猛烈的嘲笑,却也让这帮年轻人的头儿对他产生了兴趣:“你不应该四处问人们这些愚蠢的问题,没人会回答的。你应该和我们混在一起,你应该去理解年轻人是怎么在街上讨生活的。”就这样,跟着这位街头老大,文卡特斯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街头生活”。

文卡斯特深入城中城,亲自体验街头生活,打入黑帮内部,曾冒着生命危险,周旋在由黑帮老大、打手、毒贩、军火贩子、牧师、警察、社工以及各色人等交织而成的地下社会交际网络之中,取得首手的资料,写就了这本书。他告诉我们:单靠个人很难摆脱贫困状况、黑帮承担了城中城的部分社会福利功能、警察也是另一种“黑帮”、穷困人家自有活命的办法……

《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中的多数人物姓名与身份都做了匿名化处理,但其中所有的人物、地址与机构都真实存在,绝非虚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作为穷困黑人的感觉怎么样?
  • 第二章 联邦街的最初时光
  • 第三章 谁来罩着我
  • 第四章 黑帮老大的一天
  • 第五章 贝利女士的街区
  • 第六章 混混儿与混迹
  • 第七章 遍体鳞伤
  • 第八章 团结的帮派
  • 作者声明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结果象牙塔变成了象牙堡垒。我当时住在海德公园的西南侧。在这个区域住着许多芝大的研究生。在丛林小屋街(Cottage Grove Avenue)旁边一栋十层的楼房里,有我的一间学生公寓。这栋建筑是海德公园与一个叫做木草地(Woodlawn)的穷困黑人区的历史性分界线。只要有人曾在美国城市里的大学附近居住过,就一定不会对这种对比感到陌生。在界线的一侧,坐落着美丽迷人的哥特式校园。校园里是优越的学生们,其中大多数都是白人,来来往往,正在走去上课或者去运动。而在界线的另外一侧,则是破落的非洲裔美国人,零零散散,正在提供着廉价的劳动力与服务(更换机油、擦洗窗户、出售毒品),或者是在街角行乞。我没有多少朋友,所以在空闲的时间里,我开始长途散步,以了解这座城市。对于一名成长中的社会学家来说,芝加哥的街头就是一场盛宴。我被其中各种不同特色的街区和触手可及的文化与传统迷住了。我很开心地发现了罗杰斯公园(Rogers Park)这个区域。这是一个混聚着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的街区。作为一名来自于南亚的移民之子,我成长于南加州的纯白人郊区。与那里并不相同,在这里,印度人似乎和其他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文化地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神奇的是,尽管被黑帮控制的区域常常被视为无政府主义的领域,但那里人们的生存状态恰恰是比官僚更官僚。老大身边的人在不熟悉情况的时候不能轻易露出表情,因为任何动作都会被当成政治信号,无疑老大必须保证不会意外传递出错误的信号。黑帮填补了表层社会的很多空白,但正是这种高沟通成本的社会形态把黑帮控制区的经济锁死在了低水平,延续了当地的贫困。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