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7千字
字数
2016-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转型时期政府行为特点出发,借鉴规制经济理论的研究逻辑,尝试对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金融规制问题构建一个基础性和整体性的理论研究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论证政府金融规制的逻辑过程,从经济学角度对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金融规制行为的基础内容进行初探,包括“为什么要对金融业进行规制”“金融规制过程是怎样的”“怎样实施最优金融规制”“如何评价金融规制效果”“在法治不够健全和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 第二节 政府干预市场的逻辑
- 第三节 金融规制理论的缺憾与本书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本书创新点
- 第二章 规制经济理论和金融 规制理论
- 第一节 规制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与基本内容
- 第二节 西方国家金融规制的发展历程与反思
- 第三节 西方金融规制理论的回顾
- 第四节 金融规制的效果验证:法和金融
- 第五节 金融规制理论的缺憾
- 第三章 制度演化的经济分析与金融制度演进——中国金融问题方法论的初探
- 第一节 演化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
- 第二节 制度演化的经济分析
- 第三节 金融制度演化的特征
- 第四节 关于中国金融问题方法论的初探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中介特质与金融规制——以金匠说为基点的分析
- 第一节 政府金融规制的逻辑
- 第二节 银行业的起源:金匠假说
- 第三节 现代银行制度演进的历史推测
- 第四节 金融中介演变过程中的信用
- 第五节 风险不对称与金融规则的形成
- 第六节 金融媒介演变与金融规则的作用
- 第七节 金融规则的转变与政府介入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型经济与政府主导的金融制度变迁——兼论政府金融规制的原则
- 第一节 转型经济理论所关注的是“过程”
- 第二节 “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
- 第三节 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及其制度变迁特征
- 第四节 政府主导的金融制度变迁对金融规制的影响
- 第五节 政府实施金融规制的原则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竞争、有效竞争与金融规制——兼论中国金融业的竞争规制
- 第一节 有关金融业竞争的争论
- 第二节 竞争的两种范式与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
- 第三节 有效竞争与金融业的准入
- 第四节 金融需求多样性、不对称信息与金融规制
- 第五节 转型时期中国金融业的竞争机制
- 第六节 转型时期中国金融业竞争规则的思考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效率、激励兼容与 金融规制
- 第一节 金融监管失灵源于金融规制
- 第二节 经济机制的逻辑
- 第三节 信息效率与激励兼容
- 第四节 金融规则的激励功能与激励兼容标准
- 第五节 提高中国金融规则激励兼容度的途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转型时期政府金融监管组织的安排
- 第一节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是否需要改革?
- 第二节 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安排的理论评述
- 第三节 金融规则系统的层级结构
- 第四节 金融稳定、金融监管组织与金融规则协调
- 第五节 转型时期政府金融监管组织的安排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新常态下政府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政府金融规制改革
- 第一节 下一步金融改革重点在哪里?
- 第二节 新常态下政府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 第三节 转型时期复杂的政府金融规制体系形成
- 第四节 政府金融规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