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1千字
字数
2015-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德意志文化启蒙与审美现代性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文艺美学创作样态进行了考察。
内容简介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是一种独有的文化景观,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启蒙。全书共分五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对德意志文化启蒙与审美现代性的理论探讨,紧随其后的神话诗学、希腊想象、造型艺术的形式问题和审美教育四大板块由宏观到具体,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力图呈现出较之以往研究更为清晰完整的德意志文化启蒙与现代性文艺美学话语的历史图像。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德意志文化启蒙与审美现代性
- 第一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建构的文化生态要素
- 一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地理成因与帝国基因
- 二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民族文化生态特质
- 三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市民文化生态情境
- 四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启蒙思想文化生态情致
- 第二节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与启蒙理念
- 一 理性现代性的内部断裂
- 二 审美现代性对理性现代性的调整
- 三 审美现代性的启蒙目的论
- 四 审美现代性中的艺术理解
- 第三节 费希特美学中的审美现代性肌质
- 一 同一自我在行动:艺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艺
- 二 同一自我在社会:精神文化中的艺术在场
- 三 同一自我在艺术:艺术的自律
- 四 同一自我在历史:艺术与人类的未来
- 第四节 黑格尔的和解概念与审美现代性新筹划
- 一 黑格尔的问题与方法:和解
- 二 面向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解
- 三 立足现实:人与社会的和解
- 四 回归生活:人与自我的和解
- 第五节 谢林的艺术启蒙论与审美现代性重构
- 一 浪漫:启蒙的自我批判与重建
- 二 艺术:审美现代性的分化与超越
- 三 神话:历史逻辑的人性回归与认同
- 第二章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神话诗学”话语
- 第一节 德意志浪漫派神话诗学建构的社会情境
- 一 意义危机:启蒙运动的弊病
- 二 意义拯救:浪漫主义运动的旨趣
- 第二节 谢林神话诗学的理论建构
- 一 自然哲学
- 二 先验哲学
- 三 同一哲学
- 第三节 谢林神话诗学的自然建构
- 一 从艺术哲学到神话诗学
- 二 神话是一切艺术的永恒质料
- 三 神话的显现手段:象征
- 第四节 谢林神话学说的历史建构
- 一 希腊神话
- 二 基督教神话
- 三 神话是重构历史的话语
- 第五节 新神话·自由·审美拯救
- 一 神话与启蒙的纠缠
- 二 德意志浪漫派的新神话转向
- 三 德意志浪漫派新神话诗学的政治视野
- 第三章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希腊想象”话语
- 第一节 德意志启蒙与身份重构
- 一 德意志启蒙与人文主义传统
- 二 德意志启蒙中的“文化与政治”问题
- 三 德意志身份重构问题
- 第二节 温克尔曼与德意志“希腊想象”的范式确立
- 一 温克尔曼与德意志启蒙
- 二 温克尔曼与“希腊美的理想”
- 三 “拉奥孔”问题
- 第三节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
- 一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的“完整性”问题
- 二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的“理想性”问题
- 三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的自由问题
- 第四节 黑格尔、谢林、荷尔德林与“艺术希腊”
- 一 黑格尔的“艺术希腊”想象与“艺术的终结”问题
- 二 谢林的“艺术希腊”想象与神话问题
- 三 荷尔德林的“艺术希腊”想象与“艺术宗教”问题
- 第四章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美育话语
- 第一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美育话语的缘起
- 一 古希腊至17世纪的美育理论
- 二 德意志审美乌托邦理论话语的产生
- 第二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美育话语的建构
- 一 德意志美育理论的启蒙话语
- 二 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审美教育
- 第三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美育话语的成熟
- 一 “完整的人”与审美教育
- 二 自然目的性与道德目的性的冲突与弥合
- 第四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美育话语的转向
- 一 无神时代的审美拯救
- 二 “超人”式的拯救之途
- 第五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美育话语的重构
- 一 间离化与史诗剧的教育功能
- 二 爱欲解放与审美乌托邦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