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8千字
字数
200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提出了“内容产业”这一产业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分析和论述了“内容产品”向“内容产业”转变的内在规律;提出了数字媒体内容产业的一个模式,从产品、企业和产业层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造力是媒体内容产业的核心价值”的观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从“媒介产业化”到“内容产业论”
- 序二
- 导论
- 第一个方面,中国“内容”创造力如何走向“产业”?
- 第二个方面,“网络泡沫”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 1.公共领域和商业领域的分工
- 2.对新经济形态的认识
- 3.规模化推动产业组织成型的问题
- 第一章 内容产业概论
- 第一节 内容、内容产品和内容产业的概念
- 一、内容产业的基本概念
- 二、内容产业的定义
- 三、内容产业同相关产业的关系
- 第二节 内容产业的结构
- 一、内容产业的创造与生产
- 二、内容产业的支持系统
- 三、内容产业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容产业的规模论
- 第一节 商业化——内容产品
- 一、不能商业化的内容
- 二、艺术性与商业性
- 第二节 组织化——内容企业
- 一、传统内容产品生产组织
- 二、传统内容原创组织的特点
- 三、内容产业的内容原创组织形态
- 第三节 规模化——内容产业
- 一、内容产业的规模化分析
- 二、效率经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容产业的核心模式
- 第一节 内容产业成型的核心技术
- 一、数据库技术
- 二、数据库的网络结构
- 第二节 内容产业的核心模式
- 一、内容原创组织形态
- 二、内容原创的组织创新
- 三、数据库技术对内容生产商的影响
- 四、互联网络数据库造就内容产业
- 第三节 内容产业的经济形态
- 一、多种类型内容生产和交易组织
- 二、崭新的劳动技能
- 三、利用新关键要素的新产品
- 四、新的投资模式和投资市场
- 五、新的基础设施投资
- 六、大企业集中于关键要素密集的新部门
- 七、新的商品消费与服务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输渠道与内容产业的互动
- 第一节 渠道为王
- 一、内容与渠道之争
- 二、制播分离与自由撰稿人
- 三、稀缺的媒介
- 四、内容和媒介的博弈
- 第二节 内容产业依托的传输渠道的转变
- 一、渠道先行
- 二、从挑战论到多元化
- 第三节 传输渠道与内容产业的相互作用
- 一、多元渠道
- 二、内容为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内容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产业政策的核心
- 一、娱乐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
- 二、两种模式的反思
-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指向
- 一、产业政策保护的核心:知识产权
- 二、创造力的组织化
- 三、风险资本体系
- 四、大规模营销
- 第三节 内容产业的管制
- 一、政府的产业管制
- 二、产业管制的放松
- 三、重建管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中国内容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产品、企业和产业的促进
- 一、内容产业层次多样
- 二、对文化产业的反思
- 三、对信息产业的反思
-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选择和转型
- 一、产业政策的类型
- 二、对内容产业政策的反思
- 三、工业产业政策的转型
- 第三节 融合的管理体制
- 一、广电模式与数字电视
- 二、内容的融合
- 三、从“竖井”走向融合
- 第四节 中国内容产业政策的思路
- 一、商业属性和公共属性的剥离
- 二、打破垄断,鼓励竞争
- 三、加大扶持力度,调整产业政策
- 四、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
- 五、推进中国内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