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对信息社会下的知识战略进行全方位解读的书。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个简约有力的概念性框架——信息空间,用以考察实物资产与知识资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且指出,在信息经济时代,对知识资产的有效管理是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博伊索特提出的知识流视角,对于理解21世纪管理的含义是一项重要贡献。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自序
  • 英文版序言
  • 英文版自序
  • 鸣谢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从实物资产到知识资产
  • 第二节 知识资产与环境挑战
  • 第三节 知识、信息与数据
  • 第四节 不同种类的知识资产
  • 第五节 技术、复杂性与熵
  • 第六节 本书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信息视角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新经济
  • 第三节 演化的生产函数
  • 第四节 关于信息的一些经济问题
  • 第五节 信息与环境挑战
  • 第六节 减小熵与降低复杂性
  • 第七节 复杂性的降低与知识的清晰表达
  • 第三章 信息空间(I-空间)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编码
  • 第三节 抽象
  • 第四节 扩散
  • 第五节 信息空间或I-空间
  • 第六节 I-空间中的社会学习循环
  • 第七节 运用I-空间表示知识资产
  • 第八节 可从I-空间中导出的一些命题
  • 第四章 价值悖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经济学上的一些价值概念
  • 第三节 信息产品的价值
  • 第五节 I-空间中的价值概念
  • 第六节 价值悖论
  • 第七节 价值悖论的一些含义
  • 第五章 新古典型学习取向与熊彼特型学习取向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利用技术资产:蓄积还是分享?
  • 第三节 新古典型或N型学习
  • 第四节 熊彼特型或S型学习
  • 第五节 技术系统
  • 第六节 与产业发展的关联
  • 第七节 当前的一些产业发展趋势
  • 第六章 作为知识资产的文化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知识资产的社会维度
  • 第三节 作为文化表达方式的技术
  • 第四节 I-空间中的文化与制度
  • 第五节 文化与企业的范围
  • 第六节 文化吸引子
  • 第七节 技术、文化与组织学习
  • 第七章 社会学习周期中的产品、技术和组织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知识资产的物质载体
  • 第三节 技术性知识资产的构建
  • 第四节 知识流动应该加以整合吗?
  • 第五节 从学习战略抉择中获益
  • 第六节 理解社会学习周期
  • 第七节 结论
  • 第八章 能力与意图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什么是核心能力?
  • 第三节 核心能力的源泉
  • 第四节 在I-空间中标定核心能力
  • 第五节 核心能力的进化
  • 第六节 保持核心能力
  • 第七节 作为复杂的自适应系统的核心能力
  • 第九章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在演化的生产函数中的信息技术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对I-空间中信息流动的影响
  • 第四节 在I-空间中信息技术的制度影响
  • 第五节 证据与含义
  • 第六节 信息技术对于知识资产创造的含义
  • 第七节 对组织过程的启示
  • 第十章 对I-空间的应用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程序
  • 第三节 考陶尔兹公司(Courtaulds)的纤维业务
  • 第四节 英国石油集团公司勘探部(BP EXPLO-RATION,BPX)
  • 第五节 比较
  • 第六节 I-空间的其他应用
  • 第七节 结论
  • 第十一章 要点回顾与结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能量经济的相对衰落
  • 第三节 信息经济的形成
  • 第四节 信息经济自相矛盾的性质
  • 第五节 传统管理:追求减小不确定性
  • 第六节 新型管理:不确定性的吸收
  • 第七节 管理知识资产作为一种社会学习过程
  • 第八节 关于信息的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