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满足企业创新需求,让创业者和企业家拥有精益商业思维的必备常识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从“三大门户”(搜狐、新浪、网易)时代到“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时代,再到“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完整行业观察,以及丰富的互联网本土实例,分享了什么是精益、怎么才能做到精益、常见的不精益都有哪些、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危害、企业如何进行有效创新、未来的创新机会在哪里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1
  • 推荐序2
  • 前言
  • 第1章 未来商业即精益商业
  • 1.1 精益商业思维:回归常识、保持聚焦
  • 1.2 每个人都是精益主义者
  • 1.3 精益商业的方法论
  • 第2章 成功路上的那些“坑”
  • 2.1 问题找错:刚需不刚、痛点不痛
  • 2.2 解决方案做错:并不是每一种方案都有效且合理
  • 2.3 闭门造车、不懂用户
  • 2.4 过早优化、过早扩张
  • 2.5 隐性成本:一个无形的杀手
  • 第3章 找到用户的真实需求
  • 3.1 需求探索的核心是六件事
  • 3.2 用常识来排除90%的风险
  • 3.3 头脑风暴时,当领导就要多听少说
  • 3.4 用户访谈时的三要和三不要
  • 3.5 要用户导向,永远不能纯技术导向
  • 第4章 手把手教你设计MVP
  • 4.1 用户访谈绝对不可以替代用户验证
  • 4.2 企业不愿意做MVP验证的四个认知误区
  • 4.3 设计MVP的四个关键步骤
  • 4.4 几个精彩的MVP案例
  • 第5章 如何确认你的商业模式或产品真的可行
  • 5.1 收集信息:善用数据分析,但别迷信数据
  • 5.2 数据陷阱:管理一定要避免KPI导向
  • 5.3 数据只是辅助,绝不能代替亲身体验
  • 5.4 MVP之后的二次调研:让产品与核心用户的需求链接
  • 第6章 项目发展受挫,如何转型
  • 6.1 在哪种情况下必须开启转型
  • 6.2 企业转型的七种方案
  • 6.3 警惕精益的六个局限性
  • 第7章 如何加速获取用户
  • 7.1 黏着式:SaaS服务和钢柱效应
  • 7.2 付费式:游戏运营商获客的核心手段
  • 7.3 病毒式:社交红利是获客的大杀器
  • 7.4 设立专职的用户增长团队
  • 第8章 用精益管理推动内部创新,让组织不断生长
  • 8.1 组建精英敢死队,创新业务要独立运作
  • 8.2 管理去KPI,引入OKR
  • 8.3 内部市场化,且要打破内部壁垒
  • 8.4 鼓励内部竞争,做好团队激励
  • 8.5 创新业务该走体内管理还是体外循环
  • 8.6 保持创新的核心是把企业做“小”
  • 第9章 精益为术,大势为道
  • 9.1 做企业要懂得利用红利
  • 9.2 人工智能是下一波大势
  • 9.3 人工智能领域的六个核心问题
  • 第10章 精益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
  • 10.1 有关创新的八个真相
  • 10.2 中国的技术创新时代已来
  • 10.3 技术创新的六条规律
  • 10.4 如何做划时代的创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新、技术、商业模式的深度思考

    有启发 15 句话 1. 精益商业思维:回归常识、保持聚焦 2. 想象中的用户痛点是≠真实的用户痛点 3. 基因惰性:公司擅长什么,就把擅长的东西硬往新产品里面塞,不管用户需不需要 4. 想象中的解决方案≠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5.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商业模式 6. 好的生意,必须一句话让人听明白 7. 如果一个产品不是刚需,那么它所有的问题都是大问题 8. 两地办公会导致巨大的沟通成本,特别对于初创公司来说 9. 用常识来排除 90% 的风险 10. 精益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 11. 渐进式创新都是给行业老大打工 12. 创业的赛道要建立在大势和红利之上 13. 选择赛道不纠结技术主导,也不要有必须当老大的心态:顺序很重要,优选高速发展的行业是第一位的 14. 技术领先≠商业成功 15. 技术创业要做 “全栈”,不只做 “技术提供商” 重点整理 1. 多数企业在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中都存在两类问题,一个是 “痛点不痛、刚需不刚”,也就是需求找错;另一个是解决方案做错 2. 精益商业思维:回归常识、保持聚焦 3. 基本商业常识:就是要做一件事情,先在小规模、小范围内把这个商业模式验证好,再继续扩张,也就是先追求效益、后追求规模,这就是精益,也是常识 4. 聚焦是初创公司对抗大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5. 从创业者角度来说,要想把钱快速花掉,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正是做事不精益,说白了就是本来验证一个需求用 10 个人试错就够了,可你非要招 50 个人做这事。但这还不是最烧钱的,烧钱更快的方法是什么呢?是多元化 6. 精益的精髓:第一个是 Fail Cheap,就是很便宜地试错第二个是 Fail Fast,就是很快地试错 7. 想象中的用户痛点是≠真实的用户痛点 8. 基因惰性:公司擅长什么,就把擅长的东西硬往新产品里面塞,不管用户需不需要 9. 想象中的解决方案≠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10.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商业模式 11. 好的生意,必须一句话让人听明白 12. 一句话就能把生意说清楚是每个创业者必备的素质。而我对创业者更高一阶的要求是:还要用一句话就能让外行听懂 13. 一句话讲清楚不代表这一句话就是对的,更不代表这一句话是永恒不变的,这是精益商业的核心观点 14. 成功路上的那些 “坑” 问题找错:刚需不刚、痛点不痛解决方案做错:并不是每一种方案都有效且合理闭门造车不懂用户过早优化:核心需求还没有经过检验就开始做其他的优化过早扩张:核心需求还没有得到验证的时候就扩张,就开始考虑规模化隐性成本 15. 真正的刚需,其实就是三点:极大提升效率、极大降低成本和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16. 如果一个产品不是刚需,那么它所有的问题都是大问题 17. 创业者最核心的 5 个问题项目产品是否为刚需
    天花板有多高
    商业模式 (赚钱)
    为什么是你做,而不是别人做
    护城河 (竞争壁垒) 18. 护城河:网络效应锁定效应技术领先规模效益 19. 不用担心巨头抄袭的原因在于大公司反应慢,毕竟大公司人员多,层级就多,信息的传递和决策也就更慢 20. 目前国内大多数创新属于商业模式创新,这意味着门槛不高,即便你再怎么藏着、掖着,与竞争对手之间也差不了三个月,因为如今的聪明人太多了。所以,你最多比别人领先三个月,但为了担心别人抄袭你,不和需求方接触,冒风险的结果就是产品做了一年没人要,得不偿失 21. 两地办公会导致巨大的沟通成本,特别对于初创公司来说 22. 是否开分公司,一定要业务驱动,而不是成本驱动。省了成本,牺牲了效率,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3. 精益商业思维最核心的价值就是降低时间成本 24. 精益商业思维整体来讲有三个步骤:需求探索用户验证推广 25. 需求探索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验证想法的过程,核心是六件事情:找痛点用常识判断是不是痛点头脑风暴找到核心用户核心用户访谈总结 26. 用常识来排除 90% 的风险 27. 用户访谈时的三要和三不要找到核心用户之后,一定要面对面地访谈,而不要通过电话或在微信里沟通用户访谈一定要保持开放式的讨论,千万不要让用户去做选择题用户访谈绝不要搞小组讨论,而是要一对一地进行 28. 要用户导向,永远不能纯技术导向:技术很重要,但最终目的是服务用户。不要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要让技术为商业服务 29.MVP 阶段面向的都是核心用户。核心用户总共就没多少人,这种面子上的损失不值一提。而且更重要的是,核心用户的宽容度要比普通用户高很多。只要下载速度快,功能少点、bug(漏洞)多点就不是大问题。真正的核心用户,不会觉得产品有 bug 是大问题,相反,他会以帮助你找到 bug 为荣,还会给你提非常多的建议 30.MVP 关键步骤找出最需要验证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 MVP,推给核心用户去体验做数据收集,亲自体验,然后再次访谈用户验证的最后一步,就是验证假设 31. 做完 MVP 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这三件事,目的是验证假设,评估一下我们做的事情是否真正可行数据收集亲自体验再次访谈,32. 其实大多数企业,对转型都是比较抗拒的虚荣心让团队沾沾自喜成功和失败的边界不清晰感情因素个人的面子问题 33. 企业转型的七种方案精减型,做小而美扩充型,做全套 To C To B 自营转平台收费转免费:只要这件事是刚需且高频的,只要是入口,就有通过其他渠道赚钱的机会代理转直销或者直销转代理技术方案转型 34. 警惕精益的六个局限性我们不可能为每一个要验证的东西都去做 MVP 有时做 MVP 会导致错失一些机会产品的实体性越强,开发中的精益性就越少在某些时候,向用户寻求建议的价值不大精益会给创业者造成一些认知上的误区精益还会带来一个副作用,那就是 “习惯性放弃” 35. 组建精英敢死队,创新业务要独立运作自愿原则风险透明化只要精英,不要菜鸟保持小规模独立运作,离老板远一点 36. 管理创新业务一定要去 KPI37. 保持创新的核心是把企业做 “小” 38. 精益为术,大势为道 39. 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有 95% 都是 “非关键性应用” 不追求高大上,简单、实用、性价比高更重要,包括:对行业的洞察理解产品和工程化能力成本控制供应链能力营销能力 40. 纯技术提供商出路 “一横一纵” 一横是指你提供的技术服务。通常 “一横” 能服务很多行业,但一定要找到一两个最有市场机会、最适合你的垂直领域,深扎进去做 “全栈” 一纵要做技术、产品、商业和数据四位一体的 “全栈” 这才是健康的商业模式 41. 精益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 42. 创新的八个真相小公司的创新要比大公司容易很多
    创新是手段不是目的
    渐进式创新都是给行业老大打工
    创新是解四元方程式
    创新需要天时
    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
    创业公司必须有持续创新的能力
    大公司创新维艰 43. 技术创新的六条规律创业的赛道要建立在大势和红利之上
    选择赛道不纠结技术主导,也不要有必须当老大的心态:顺序很重要,优选高速发展的行业是第一位的
    To C 的企业 CEO 是首席产品经理,To B 的企业 CEO 是首席销售
    技术领先≠商业成功
    技术创业要做 “全栈”,不只做 “技术提供商”
    “关键性应用” 领域的技术创业要耐得住寂寞 44. 如何做划时代的创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交叉学科的融合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随着中国的消费和模式创新的红利逐步走到尽头,科技创新才是未来更具破坏性、颠覆性的力量。不论企业家还是投资人,都已感知到这样的剧烈变化。当环境变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就会有颠覆式创新机会的出现。对企业家们来说,怎样抓住 “重新洗牌” 和弯道超车的好机会,需要一套科学的体系。这本书可谓恰逢其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怎样从创新到创业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