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了解基督教史的入门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是胡斯托·冈萨雷斯教授的代表之作,是作者三卷本《基督教思想史》的姊妹篇。作者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讲述了基督教两千多年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及宗教改革直到20世纪的基督教历史。

本书资料丰富,笔触生动,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可读性极强。作者摆脱了西方中心论倾向,站在普世的高度,对历史上的基督教做了整体的回顾。书中,作者在思想时代变化和参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将叙述时限延伸到21世纪最初十年,增加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和议题,如妇女在基督教会史上的重要作用、基督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以及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话等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基督教史(上卷)
  • 前言
  • 译者序
  • 中文版序
  • 第二版序言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部分 初期教会
  • 编年表
  • 第二章 时机成熟
  •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
  • 散居的犹太人
  • 希腊罗马世界
  • 第三章 耶路撒冷的教会
  • 统一与多样
  • 信仰生活
  • 犹太教会的没落
  • 第四章 向外邦人宣教
  • 宣教的范围
  • 保罗的工作
  • 主的使徒:真相与传说
  • 第五章 与罗马帝国的最早冲突
  • 一个新的犹太教派
  • 尼禄的逼迫
  • 图密善的逼迫
  • 第六章 公元2世纪的逼迫
  • 小普林尼与图拉真的通信
  • 上帝的信使:安提阿的伊格纳修
  • 波利卡普
  • 马可·奥勒留的逼迫
  • 公元2世纪最后二十年
  • 第七章 护教
  • 卑劣的传言与傲慢的批评
  • 主要的护教士
  • 基督教信仰与异教文化
  • 护教士的论点
  • 第八章 信仰传承
  • 诺斯替主义
  • 马西昂
  • 回应:圣经正典、信经与使徒统绪
  • 古代的大公教会
  • 第九章 教父
  • 里昂的爱任纽
  • 亚历山大的克莱门
  • 迦太基的德尔图良
  • 亚历山大的奥利金
  • 第十章 公元3世纪的逼迫
  • 塞普蒂默·塞维鲁的逼迫
  • 德西乌斯的逼迫
  • 背教者问题:西普里安与诺瓦替安
  • 第十一章 基督徒的生活
  • 早期基督徒的社会出身
  • 基督徒的崇拜
  • 教会的组织
  • 宣教方法
  • 基督教艺术的开端
  • 第十二章 大逼迫与最终的胜利
  • 建议阅读:
  • 第二部分 帝国教会
  • 编年表
  • 第十三章 君士坦丁
  • 从罗马到君士坦丁堡
  • 从不可征服的太阳到耶稣基督
  • 从受逼迫到占据统治地位
  • 新秩序的影响
  • 回应新秩序
  • 第十四章 官方神学:凯撒利亚的优西比乌
  • 第十五章 修士的回应:修道主义
  • 修道主义的起源
  • 早期沙漠修士
  • 帕科米乌与集体修道主义
  • 修道主义思想的传播
  • 第十六章 分裂者的回应:多纳徒主义
  • 第十七章 阿里乌之争与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
  • 争论的爆发
  • 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
  • 第十八章 异教徒的回应:背教者朱利安
  • 朱利安的宗教政策
  • 第十九章 亚历山大的阿塔那修
  • 早年生活
  • 历经多次试炼
  • 神学共识
  • 再经考验
  • 第二十章 卡帕多西亚三杰
  • 玛格里娜
  • 大巴西尔
  • 尼撒的格列高利
  • 纳西盎的格列高利
  • 第二十一章 米兰的安波罗修
  • 意外当选
  • 主教与皇帝
  • 第二十二章 约翰·克里索斯托
  • 旷野呼声
  • 重返旷野
  • 第二十三章 哲罗姆
  • 第二十四章 希波的奥古斯丁
  • 通往信仰的曲折之路
  • 西方教会的牧者与神学家
  • 第二十五章 罗马帝国之外
  • 第二十六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
  • 建议阅读:
  • 第三部分 中世纪的基督教
  • 编年表
  • 第二十七章 新秩序
  • 日耳曼列国
  • 本笃修院制度
  • 教宗制度
  • 阿拉伯人的征服
  • 第二十八章 东方的基督教
  • 卡尔西顿大公会议前的基督论之争
  • 卡尔西顿大公会议后的基督论之争
  • 持不同信仰的东方教会
  • 阿拉伯人征服后的东正教
  • 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的复兴与持续的衰落
  • 查理曼的统治
  • 神学活动
  • 新一波入侵狂潮
  • 教宗制度的衰落
  • 第三十章 复兴运动
  • 修道主义的改革
  • 教会法与教宗的改革
  • 教宗与皇帝的正面冲突
  • 第三十一章 进攻穆斯林
  •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 十字军东征后期历史
  • 西班牙复地运动
  • 进攻穆斯林的影响
  • 第三十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的黄金时代
  • 托钵修会
  • 群羊归一牧
  • 神学活动:经院神学
  • 宣教
  • 石头的见证:教堂
  • 第三十三章 中世纪基督教的衰落
  • 新局势
  • 受控于法国的教宗
  • 西方教会大分裂
  • 第三十四章 探索改革
  • 大公会议运动
  • 约翰·威克里夫
  • 约翰·胡斯
  • 吉罗拉默·萨伏那罗拉
  • 神秘主义者
  • 平民运动
  • 第三十五章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 经院神学的后期历史
  • 古代知识的复兴
  • 新的实在观
  •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宗
  • 建议阅读:
  • 第四部分 殖民基督教的开端
  • 编年表
  • 第三十六章 西班牙与新大陆
  • 西班牙殖民事业的性质
  • 抗议
  • 加勒比海地区
  • 墨西哥
  • 黄金卡斯蒂利亚
  • 佛罗里达
  • 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
  • 世界的尽头:印加帝国
  • 拉普拉塔
  • 第三十七章 葡萄牙的殖民事业
  • 非洲
  • 驶向正在升起的太阳
  • 巴西
  • 第三十八章 新旧大陆
  • 建议阅读:
  • 附录 普世大公会议
  • 索引
  • 基督教史(下卷)
  • 第一部分 宗教改革
  • 编年表
  • 第一章 改革的呼声
  • 第二章 马丁·路德:通往宗教改革的朝圣之旅
  • 漫长的探索
  • 风暴来袭
  • 第三章 未知的十年
  • 逃亡、动荡与起义
  • 帝国会议
  • 第四章 路德的神学
  • 上帝的道
  • 十字架神学
  • 律法与福音
  • 教会与圣礼
  • 两个国度
  • 第五章 乌尔里希·茨温利与瑞士的宗教改革
  • 茨温利的朝圣之旅
  • 与罗马教廷决裂
  • 茨温利的神学
  • 第六章 激进的改革
  • 早期的重洗派
  • 重洗派中的革命派
  • 后期的重洗派
  • 第七章 约翰·加尔文
  • 加尔文的早期生涯
  • 《基督教要义》
  • 日内瓦的改教家
  • 加尔文与加尔文主义
  • 第八章 大不列颠的宗教改革
  • 亨利八世
  • 爱德华六世
  • 玛丽·都铎
  • 伊丽莎白
  • 苏格兰的宗教改革
  • 第九章 路德宗的进一步发展
  • 施马加登战争
  • 过渡时期
  • 斯堪的纳维亚的路德宗
  • 第十章 低地国家的宗教改革
  • 政治局势
  • 新教的传播
  • 乞丐
  • 第十一章 法国的新教
  • 不断变换的皇家政策
  • 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
  • 三亨利之战
  • 第十二章 天主教的改革
  • 西班牙的天主教改革
  • 与新教论战
  • 新修会
  • 罗马教廷的改革
  • 特伦托普世大公会议
  • 第十三章 处于边缘的新教
  • 西班牙
  • 意大利
  • 匈牙利
  • 波兰
  • 第十四章 一个震撼的时代
  • 建议阅读:
  • 第二部分 正统、理性与敬虔
  • 编年表
  • 第十五章 一个教条与怀疑的时代
  • 第十六章 三十年战争
  • 战云密布
  • 战争的进程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第十七章 旷野教会
  • 第十八章 清教徒革命
  • 詹姆斯一世
  • 查理一世
  • 长期议会
  • 内战
  • 护国公
  • 复辟
  • 第十九章 天主教正统
  • 高卢主义与对教宗权力的反对
  • 詹森主义
  • 寂静主义
  • 第二十章 路德宗正统
  • 菲利普派与路德宗严格派
  • 路德宗正统的胜利
  • 格奥尔格·卡里克斯图与“宗教调和主义”
  • 第二十一章 改革宗正统
  • 阿明尼乌主义与多特会议
  • 《威斯敏斯特信条》
  • 第二十二章 理性主义者
  • 笛卡尔与笛卡尔主义
  • 经验主义
  • 自然神论
  • 大卫·休谟与他对经验主义的批判
  • 法国的新思潮
  • 伊曼努尔·康德
  • 第二十三章 灵性主义者
  • 雅各·波墨
  • 乔治·福克斯与贵格会
  • 依曼纽尔·斯韦登堡
  • 第二十四章 敬虔派
  • 德国的敬虔主义:斯彭内尔与弗兰克
  • 亲岑道夫与摩拉维亚弟兄会
  • 约翰·卫斯理与循道宗
  • 第二十五章 十三个殖民地
  • 弗吉尼亚
  • 北方的清教殖民地
  • 罗德岛与浸信会
  • 马里兰的天主教
  • 中大西洋的殖民地
  • 大觉醒运动
  • 建议阅读:
  • 第三部分 超越基督教王国
  • 编年表
  • 第二十六章 一个超越基督教王国的时代
  • 第二十七章 转变中的景象:美国
  • 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
  • 早期移民
  • 第二次大觉醒运动
  • 天定命运论和美墨战争
  • 奴隶制与内战
  • 从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 新宗教
  • 第二十八章 转变中的景象:西欧
  • 法国大革命
  • 新欧洲
  • 基督教在英国的发展
  • 第二十九章 转变中的景象:拉丁美洲
  • 一幅新国家的壮丽画面
  • 新国家的教会
  • 第三十章 转变中的景象:东方的基督教
  • 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
  • 俄罗斯的东正教
  • 其他东正教会
  • 进一步的变化:苏联解体
  • 第三十一章 新教神学
  • 新思潮
  • 施莱尔马赫的神学
  •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 克尔凯郭尔的工作
  • 基督教与历史
  • 第三十二章 面对现代性的天主教
  • 罗马教廷与法国大革命
  • 庇护九世
  • 利奥十三世
  • 庇护十世
  • 从本笃十五世到庇护十二世
  • 第三十三章 基督教在地域上的扩张
  • 殖民主义时期的宣教事业
  • 亚洲与大洋洲
  • 非洲与穆斯林世界
  • 拉丁美洲
  • 普世教会运动
  • 第三十四章 罗马天主教
  • 约翰二十三世与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
  • 从保罗六世到本笃十六世
  • 神学进展
  • 第三十五章 中心地带的危机:欧洲的新教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影响
  • 冲突又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世纪之交
  • 第三十六章 中心地带的危机:美国的新教
  •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经济大萧条
  • 经济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战后几十年
  • 一个新世纪
  • 第三十七章 边缘地区的活力
  • 亚洲
  • 非洲
  • 拉丁美洲
  • 普世教会运动
  • 第三世界与其他“处境化”神学
  • 世界尽头发起的宣教
  • 第三十八章 结语:一种全球性的历史
  • 超越基督教王国的新版图
  • 基督教史的未来
  • 建议阅读:
  • 索引
  • 编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格局下的《基督教史》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阅读一本关于基督教历史的书,收获颇丰。此前,我的了解仅限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及圣经的内容,还有一些关于改革宗的书籍。这本书让我对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会发展,尤其是天主教、东正教和世界范围内的基督教会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书中详细描述了中世纪的圣像破坏运动、骑士和修士在教会中的角色、本篤教会的成长,以及教会思想家如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对基督教神学的深远影响。特别是马丁・路德、茨威利和加尔文等宗教改革家的故事,他们对基督教发展的不同贡献让我深有感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其中一位译者甚至在工作期间去世,令人感叹尽职的精神。尽管某些章节的逻辑稍显混乱,但我仍然能够感受到原作者出色的叙述能力,翻译者也尽可能传达了这一点。通过这本书,我对马丁・路德及其追随者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尽管他们之间存在分歧,但他们都怀抱着让基督教朝着更好方向发展的共同愿景。书中提到的奥古斯丁,他在面对信仰问题时所经历的思想煎熬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这本书让我看到,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面对时代的变迁都在不断地适应与演化。天主教虽然在早期坚决抵制现代化潮流,但最终也不得不作出调整。基督教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反过来又塑造了我们对现代性和全球文化的理解。最让我感悟的是,基督教绝不是一个停滞不前的宗教。尽管在西方国家信仰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在其他地区,信徒数量却在稳步上升。整体来看,基督教仍然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宗教,它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不断自我更新。通过这本书,我意识到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基督教的过去,并以更宽广的视角理解它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基督教不仅仅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成为全球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学习基督教史,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宗教变迁,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当下世界格局中的信仰与文化互动的复杂关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得过瘾

      作者不愧是史学家和神学家,两者都兼顾,鸡与鸡蛋的关系梳理的非常清楚,找来他写的《基督教思想史》一起同步看。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和争权夺利。关于宗教,不敢评论太多,但纵观基督教史,避免不了这样的感慨 —— 人欲,比神魔都更强大,也更可怕。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解放日报社,是一家历史悠久、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出版机构。出版社长期秉承“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以出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图书为主,出版物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上海三联书店自1986年复社以来,始终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传承人类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上海三联书店坚持以优秀人文社科著作、大众文化、专业工具书等为图书出版方向,着力打造“中国学术名社”,先后策划推出了“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上海三联思想与社会文库”等学术文化出版强势品牌,深受学界和读者好评。 近年来,上海三联书店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自2014年起,上海三联书店连续获得“市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 从2015年开始,上海三联书店开始涉足图书零售行业,陆续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开办了多家实体书店和24小时阅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