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用户推荐指数
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1千字
字数
2022-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探讨6G网络架构、潜在关键技术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6G的需求和愿景及6G标准化进展,在此基础上,基于业界现有的研究成果与发展情况,较为全面地阐述了6G的网络架构,并对太赫兹通信、可见光通信、轨道角动量、全双工及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等当前业界比较关注的6G潜在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展望了6G网络的应用场景,围绕业界聚焦的重要6G技术,对全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应用进行展望。希望本书能为关注6G研究进展的产业链相关各方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书适合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电信设备提供商、电信咨询业的从业人员和高校师生阅读,也适合关注6G技术的相关人士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概述
- 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 1.2 5G和B5G网络演进
- 1.3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 1.3.1 新应用和新业务
- 1.3.2 普惠智能
- 1.3.3 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 1.4 小结
- 第2章 6G需求与愿景
- 2.1 6G总体愿景
- 2.1.1 智慧连接
- 2.1.2 深度连接
- 2.1.3 全息连接
- 2.1.4 泛在连接
- 2.2 6G网络能力指标
- 2.3 6G典型应用场景
- 2.3.1 人体数字孪生
- 2.3.2 高空高速上网
- 2.3.3 基于全息通信的XR
- 2.3.4 全域应急通信抢险
- 2.3.5 联网机器人和自治系统
- 2.3.6 智能工厂PLUS
- 2.4 小结
- 第3章 6G研究及标准化进展
- 3.1 全球6G标准化进展
- 3.1.1 ITU
- 3.1.2 IEEE
- 3.2 区域及行业6G研究及标准化准备
- 3.2.1 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
- 3.2.2 美国—Next G联盟
- 3.2.3 欧洲—欧洲地平线(Horizon Europe)
- 3.2.4 日本—B5G推进战略
- 3.2.5 韩国—6G研发战略
- 3.2.6 中国—IMT-2030(6G)推进组
- 3.3 6G研究与标准化路标预测
- 3.4 小结
- 第4章 6G产业发展情况
- 4.1 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商6G布局
- 4.1.1 华为
- 4.1.2 中兴通讯
- 4.1.3 三星电子
- 4.1.4 LG
- 4.1.5 NTT DoCoMo
- 4.1.6 诺基亚
- 4.1.7 爱立信
- 4.2 国内“政、产、学、研”6G研究进展
- 4.2.1 政府
- 4.2.2 电信运营商
- 4.2.3 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
- 4.3 小结
- 第5章 6G网络架构
- 5.1 网络架构需求
- 5.2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
- 5.2.1 网络需求
- 5.2.2 应用场景
- 5.2.3 组网架构
- 5.2.4 面临的挑战
- 5.3 内生智能网络
- 5.4 内生安全网络
- 5.5 分布式自治网络
- 5.6 小结
- 第6章 6G候选网络技术
- 6.1 6G云网络关键技术
- 6.1.1 6G+SDN技术
- 6.1.2 6G+NFV技术
- 6.1.3 应用前景
- 6.2 6G动态网络切片技术
- 6.2.1 网络切片原理
- 6.2.2 应用前景
- 6.3 区块链技术
- 6.3.1 区块链技术发展历程
- 6.3.2 区块链技术架构模型
- 6.3.3 区块链核心技术
- 6.3.4 应用前景
- 6.4 算力网络
- 6.4.1 技术背景
- 6.4.2 算力网络的概念与架构
- 6.4.3 算力网络关键技术
- 6.4.4 算力网络标准化工作
- 6.4.5 应用前景
- 6.5 网络5.0
- 6.5.1 网络5.0产生的背景和价值
- 6.5.2 网络5.0愿景与目标
- 6.5.3 网络5.0架构顶层设计思路
- 6.5.4 网络5.0关键使能技术
- 6.5.5 网络5.0创新联盟全球产业及标准合作布局
- 6.5.6 应用前景
- 6.6 确定性网络技术
- 6.6.1 确定性网络简介
- 6.6.2 确定性网络关键技术
- 6.6.3 应用前景
- 6.7 小结
- 第7章 6G候选无线技术
- 7.1 太赫兹技术
- 7.1.1 技术概述
- 7.1.2 网络覆盖
- 7.1.3 组网关键技术
- 7.1.4 应用前景
- 7.2 无线光通信
- 7.2.1 技术概述
- 7.2.2 自由空间光通信
- 7.2.3 可见光通信
- 7.2.4 光保真
- 7.2.5 相机通信
- 7.2.6 水下光通信
- 7.2.7 全景通信
- 7.2.8 应用前景
- 7.3 超大规模天线
- 7.3.1 技术概述
- 7.3.2 智能超表面技术
- 7.3.3 变换域波形技术
- 7.3.4 超奈奎斯特传输技术
- 7.3.5 AI使能技术
- 7.3.6 应用前景
- 7.4 智能化技术
- 7.4.1 技术概述
- 7.4.2 应用前景
- 7.5 新型双工技术
- 7.5.1 技术概述
- 7.5.2 应用前景
- 7.6 调制编码和多址接入
- 7.6.1 技术概述
- 7.6.2 应用前景
- 7.7 轨道角动量
- 7.7.1 技术概述
- 7.7.2 应用前景
- 7.8 小结
- 第8章 6G频谱
- 8.1 概述
- 8.2 频谱资源
- 8.2.1 现网已用频谱
- 8.2.2 6G潜在频谱
- 8.3 频谱需求
- 8.4 频谱共享技术
- 8.4.1 动态频谱共享技术
- 8.4.2 频谱共享技术存在的挑战
- 8.4.3 非授权频谱上的频谱共享
- 8.5 小结
- 第9章 6G应用场景
- 9.1 6G+智享生活
- 9.2 6G+智赋生产
- 9.3 6G+智慧社会
- 9.4 6G+数据服务
- 9.5 6G+沉浸式云XR
- 9.6 6G+全息通信
- 9.7 6G+感官互联
- 9.8 6G+智慧交互
- 9.9 6G+通信感知
- 9.10 6G+普惠智能
- 9.11 6G+数字孪生
- 9.12 6G+全域覆盖
- 9.13 6G+语义通信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