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可比公司法》解决企业并购评估方法问题,借鉴华尔街经验并实践。

内容简介

可比公司法是一种企业价值评估的定性估值方法,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经常采用该方法。本书立足于解决当前和今后市场化并购的实际需要,首先分析国内各种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参照华尔街的估值经验,重点介绍了可比公司法的估值理念和思路。并运用可比公司法重估一些有代表性的并购重组案例,说明可比公司法应用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摘要
  • 感悟
  • 绪论
  • 第一章国内评估方法相互验证现状
  • 一、国内评估方法相关规定与要求
  • (一)《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 (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 (三)《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的相关规定
  • 二、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方法相互验证情况
  • (一)并购重组中使用的评估方法
  • (二)定价参考依据的选取
  • (三)不同评估方法的相互验证情况
  • 三、两种评估方法所得评估结论差异较大的原因分析
  • (一)成本法的局限性
  • (二)收益法的局限性
  • (三)市场法的局限性
  • (四)结论
  • 第二章华尔街投行估值方法概述及对我们的启示
  • 一、美国五次并购重组浪潮推动评估估值技术不断创新
  • (一)美国五次并购重组浪潮概述
  • (二)企业价值评估理念和方法的发展创新历程
  • (三)华尔街估值方法体系
  • 二、可比公司法估值思路
  • (一)选取可比公司群
  • (二)搜集必要的财务信息
  • (三)计算主要统计数据、比率和交易乘数
  • (四)确定可比公司基准
  • (五)确定标的公司价值
  • 三、交易先例法估值思路
  • (一)选择可比收购群
  • (二)找到必要的交易相关信息和财务信息
  • (三)计算主要的统计数据、比率和交易乘数
  • (四)建立可比收购基准
  • (五)确定估值
  • 四、现金流量贴现法估值思路
  • (一)研究估值对象,确定关键绩效驱动因素
  • (二)预测自由现金流量
  • (三)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四)确定终值
  • (五)计算现值,并确定估值
  • 五、三种估值方法相互验证
  • 六、华尔街投行估值理念和方法体系对我国评估估值领域的启示
  • (一)评估估值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不能生搬硬套任何一种方法
  • (二)评估估值结论只能是一个价值区间,不能做绝对值表述
  • (三)对同一标的物估值,至少需要两种以上方法,且要相互验证,每一种方法都需要从不同时间跨度、不同维度去观察
  • 第三章国内应用可比公司法的条件分析
  • 一、信息披露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严格,披露全面,为可比公司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规范体系建设情况
  •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的主要内容
  • (三)近年来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的情况
  • 二、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层次分明、门类基本齐全,为可比公司法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简史
  • (二)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多层次、门类齐全的资本市场
  • 三、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专业服务,为可比公司法的应用提供了便利
  • 附录3.1 利用同花顺iFinD插件提取可比公司财务数据
  • 附录3.2 利用“行情序列”模块计算可比公司的股权价值
  • 附录3.3 利用“Evaluator”模块建立可比公司价值基准表
  • 第四章国内应用可比公司法改进创新研究
  • 一、关于可比公司的选取
  • (一)找出标的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
  • (二)搜集可比公司相关数据
  • 二、关于股权价值的计算
  • (一)股票价格的选取
  • (二)关于总股本的计算
  • (三)关于优先股的价值
  • 三、关于非经常性损益调整的考虑
  •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
  • (二)可比公司法运用中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处理
  • 四、关于价值区间的形成
  • (一)价值区间的时间周期
  • (二)估值区间的形成
  • 五、关于流动性折扣和控制权溢价的考量
  • (一)缺乏流动性折扣的研究
  • (二)控制权溢价的研究
  • 第五章运用可比公司法重估并购重组案例
  • 一、宇顺电子收购雅视科技
  • (一)雅视科技基本情况
  • (二)雅视科技资产评估情况
  • (三)可比公司法重估雅视科技
  • (四)可比公司法估值结果与收益法评估结果的分析验证
  • (五)案例点评
  • 二、东华软件发行股份购买神州新桥
  • (一)神州新桥基本情况
  • (二)神州新桥资产评估情况
  • (三)用可比公司法重估神州新桥价值
  • (四)可比公司法估值结果与收益法评估结果的分析验证
  • (五)案例点评
  • 三、佳都新太收购新科佳都
  • (一)新科佳都基本情况
  • (二)新科佳都资产评估情况
  • (三)可比公司法重估新科佳都股权价值
  • (四)可比公司法估值结果与收益法评估结果的分析验证
  • (五)案例点评
  • 四、华闻传媒发行股份购买国广光荣广告
  • (一)国广光荣广告基本情况
  • (二)国广光荣广告资产评估情况
  • (三)运用可比公司法重估国广光荣广告股权价值
  • (四)可比公司法估值结果与收益法评估结果的分析验证
  • (五)案例点评
  • 五、掌趣科技发行股份购买动网先锋
  • (一)动网先锋基本情况
  • (二)动网先锋资产评估情况
  • (三)可比公司法重估动网先锋价值
  • (四)可比公司法估值结果与收益法评估结果的分析验证
  • (五)案例点评
  • 六、景峰制药借壳*ST天一
  • (一)景峰制药基本情况
  • (二)景峰制药资产评估情况
  • (三)可比公司法重估景峰制药价值
  • (四)可比公司法估值结果与收益法评估结果的分析验证
  • (五)案例点评
  • 论并购重组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
  • 一、实现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前提基础是要形成较为科学严谨的估值体系,估值结果能够满足市场化定价的需要
  • 二、实现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保障措施是建立和健全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做到自主科学决策
  • 三、实现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关键是监管部门的过程监督和事后问责必须到位,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