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西北大学教授探析善的境界:道德、非道德、利己主义、责任意识、美之善。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为西北大学教授李建森对善的境界的哲学性反思。主要内容包括,过程中的境界:在道德与非道德之间;服从与惩罚境遇中的善;利己主义的作为单纯工具的善;在奖赏诱惑下的单纯利他主义的善;出于责任意识对社会制度和威权尊重所表现的善;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性善;基于弱普遍道德原则取向的美之善;善思、善言和善行等几部分。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导言 善过程中的境界——在道德与非道德之间
  • 第一章 服从与惩罚境遇中的善——以风俗和原始宗教活动形式存在着的善
  • 一、民俗与善:鸟崇拜和卵神话
  • 二、禁忌与善
  • 三、习惯与“社会的最基本的善”
  • 四、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与善
  • 五、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关系
  • 六、“辅币”效应和社会道德信心
  • 七、自然崇拜对环境和谐的善
  • 第二章 利己主义的作为单纯工具的善
  • 一、对利己主义的否定性实践理性批判
  • 二、伦理学利己主义的克制
  • 三、伪善和伦理利己主义
  • 第三章 在奖赏诱惑下的单纯利他主义的善
  • 一、早期/相对社会化:社会威权激励和角色榜样示范下的模仿行为
  • 二、刺激和戏剧性满足:激励的心理过程
  • 三、纯情索奖的善的简单性
  • 第四章 出于责任意识对社会制度和威权尊重所表现出来的善
  • 一、尊重的范畴分析和建构
  • 二、责任的伦理
  • 三、出于责任意识对社会制度的尊重所表现的善
  • 四、出于责任意识对权威的尊重所表现的善
  • 第五章 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性善
  • 一、文化际和亚文化际间的善观念冲突
  • 二、在善观念上的绝对主义同一性思维和相对主义多元性立场
  • 三、规范和描述:伦理相对主义的形式和谱系
  • 四、论据和论证:对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多样性辩护的批判
  • 五、上善若美:超越文化相对主义
  • 第六章 基于弱普遍道德原则反思取向的美之善
  • 一、德性可学:走向美之善的道德史诗
  • 二、神秘直觉:康德至善之路的得与失
  • 三、对马克思善论之两种诠释的辩证否定实践理性分析
  • 四、非道之德:历史境遇中的实践智慧境界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西北大学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2008年增设西北大学电子出版社,均由西北大学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北大学出版社是我国西部地区成立最早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