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40千字
字数
2018-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地方立法的实践问题研究,涵盖多个方面。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关于地方立法的一些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的专题研究,主要内容有关于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与不抵触原则,地方立法质量及地方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及其实现路径,地方立法中的利益平衡,地方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及其规制,地方立法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构建及条款设置,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问题研究,地方性法规中行政强制措施设定研究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PREFACE
- 第一章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与不抵触原则
- 第一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立法权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界定
- 二、我国地方立法的历史发展和设区的市立法权的确立
- 三、授予设区的市立法权的重大意义
- 第二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范围
- 一、地方立法权限的内涵及法律依据
- 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范围:横向划分
- 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纵向划分
- 四、实践中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 第三节 “不抵触原则”的理解与适用
- 一、“不抵触”的含义
- 二、“上位法”的范围
- 三、“不抵触”的第一种情形:不与上位法原则与精神相抵触
- 四、“不抵触”的第二种情形:不与上位法规范相抵触
- 第二章 地方立法质量及地方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
- 第一节 地方立法质量及其评价标准
- 一、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
- 二、地方立法质量的内涵
- 三、地方立法质量的评价标准
- 第二节 地方立法的科学化
- 一、地方立法科学化的含义
- 二、衡量地方立法科学化的标准
- 三、地方立法科学化的价值
- 四、地方立法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 五、我国地方立法科学化实践的不足及对策
- 第三节 地方立法的民主化
- 一、立法民主化的内涵和价值
- 二、立法民主化的基本要求
- 三、地方立法民主化的障碍及对策
- 第三章 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及其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为什么要强调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
- 一、地方特色是矛盾特殊性规律在地方立法中的体现
- 二、地方特色是解决我国地区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需要
- 三、地方特色是适应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的需要
- 四、地方特色是我国新形势发展和党的政策、法律的要求
- 五、缺乏地方特色是我国地方立法普遍存在的问题
- 六、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质量的重点
- 第二节 地方特色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一、地方立法特色的内涵
- 二、与地方特色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三节 实现地方立法特色的路径和方法
- 一、正确认识地方立法的空间
- 二、提高地方立法的针对性
- 三、重视对本地社会自身秩序的研究
- 四、转变立法工作理念与方法
- 五、把地方特色贯穿整个立法程序
- 第四章 地方立法中的利益平衡
- 第一节 利益与法律
- 一、什么是利益?
- 二、利益促进了法律的产生和发展
- 三、利益的性质决定了法律的功能
- 四、立法的本质是追求利益平衡
- 五、法律一般通过设置权利来保护利益
- 第二节 利益冲突、利益平衡与立法
- 一、利益冲突及其产生原因
- 二、利益平衡
- 三、立法对利益平衡的功能
- 第三节 我国地方立法利益平衡的实践及不足
- 一、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
- 二、我国不同时期地方立法中利益平衡的主要内容
- 三、我国地方立法在利益平衡方面的不足
- 第四节 地方立法如何进行利益平衡
- 一、坚持“应予衡量原则”,考虑应予考虑的利益,排除不应考虑的因素
- 二、尊重冲突各方的社会利益
- 三、合理确定利益的位阶与排序
- 四、利益平衡的其他标准
- 五、我国地方立法在利益平衡中要考虑的几个具体问题
- 第五章 地方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及其规制
- 第一节 立法中的部门利益
- 一、“部门利益”概念的历史由来
- 二、国家对立法中部门利益的态度演变
- 三、立法应正确对待部门利益
- 第二节 立法中正当性部门利益的判断
- 一、判断立法中正当性部门利益的困境
- 二、判断立法中正当性部门利益的标准选择
- 第三节 立法中不正当部门利益及表现形式
- 一、立法中不合法的部门利益
- 二、立法中不合理的部门利益
- 三、地方立法中谋取不正当部门利益的通常做法
- 第四节 地方立法中不正当部门利益的危害和纠正对策
- 一、地方立法中不正当部门利益的危害
- 二、地方立法中部门利益倾向的成因
- 三、纠正地方立法部门利益倾向的对策
- 第六章 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构建及条款设置
- 第一节 地方立法法律责任制度的基本原理
- 一、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 二、我国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的类型
- 三、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功能
- 第二节 构建地方立法法律责任制度的原则
- 一、合法性原则
- 二、合理性原则
- 三、不可替代和节制性原则
- 四、责任相当原则
- 五、责任协调统一原则
- 六、效益原则
- 七、适度的自由裁量原则
- 第三节 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条款的设置
- 一、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款
- 二、我国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条款的类型
- 三、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的设置原则
- 第四节 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设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 一、地方立法法律责任设置存在的问题
- 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设置的缺陷矫正
- 第七章 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行政处罚设置权基本理论
-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种类
- 二、行政处罚设置权的内涵
- 三、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权的必要性
- 四、地方立法设置行政处罚的价值标准
- 第二节 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的设置原则
- 一、法定原则
- 二、排除和防范危害原则
- 三、不替代民事制裁原则
- 四、与刑罚衔接原则
- 五、有限设置原则
- 六、地方特色原则
- 七、可行性原则
- 八、利益平衡原则
- 九、正当程序原则
- 十、种类合理原则
- 第三节 地方立法设置行政处罚的几个具体问题
- 一、实施性地方法规设置行政处罚有关问题
- 二、创制性地方性法规设置行政处罚应注意的问题
- 三、授权实施行政处罚的条件
- 四、对有些违法行为可以不设定行政处罚
- 五、规定行政处罚情节后果的选择性情节应考虑的后续工作
- 六、关于行政处罚中罚款设置的三个问题
- 七、行政处罚中罚款数额的设定方式
- 第八章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基本理论
- 一、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界定
- 二、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 三、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功能和价值
- 第二节 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完善
- 一、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法律规定
- 二、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
- 三、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完善措施
- 第三节 我国地方立法中的立法协商
- 一、立法协商的基本内涵
- 二、我国立法协商的主体
- 三、我国地方立法实践中的立法协商模式
- 四、我国地方立法协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五、推进和完善我国地方立法协商的建议
- 第四节 我国地方立法听证制度
- 一、立法听证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 二、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 三、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的不足
- 四、我国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的完善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