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欧洲饮食史专家集大成之作,一趟千滋百味的中世纪日常饮食之旅。

内容简介

本书为探究中世纪饮食文化的新史学著作。作者在广泛介绍中世纪食谱、菜式,以及面包、肉、奶酪、油、酒等各类食物的基础上,追溯了中世纪烹饪技法、饮食偏好、用餐器具、餐桌礼仪的演进和变化,探究了各类食材、佐料如何被发现、进入人们生活,以及面包、橄榄油、葡萄酒何以成为文明的标志物等。

本书通过“吃”这一轻松的视角,描绘了中世纪日常生活与社会变革的多个侧面,力图摆脱对中世纪即等同于黑暗野蛮的不公正的刻板成见,发掘出中世纪对欧洲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深刻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前言 一起上路吧
  • 中世纪成为传统的代名词
  • 食物的中世纪光环
  • 魂穿中世纪,惊喜还是惊吓?
  • 第一章 中世纪,远还是近?
  • 文献里的中世纪烹调史
  • 食材革命与观念革命
  • 再现中世纪烹饪是否可行
  • 第二章 中世纪食谱
  • 享誉贵族圈的第一类食谱
  • 风靡意大利的第二类食谱
  • 现代食谱写作的奠基人
  • 第三章 食物的语法
  • 食物:诉说身份的另类语言
  • 食物语言的词库
  • 食物语言的词法
  • 食物语言的句法
  • 食物语言的修辞
  • 第四章 食物的时间
  • 食物种植:摆脱“自然时间”的束缚
  • 储藏与分配:抵御“饥荒时间”
  • 文明的创造:“烹饪时间”
  • 进食时间
  • 饮食的四季
  • 第五章 文明的芳香——面包
  • 面包:文明的象征
  • 基督教与面包的普及
  • 必需品抑或奢侈品?
  • 第六章 无肉不欢
  • 食肉:野蛮人的象征?
  • 修院的戒肉传统
  • 迟来的积极地位
  • 第七章 模棱两可话鱼肉
  • 亦贵亦贱的鱼肉
  • 肉类的替代品
  • 鱼肉的普及
  • 第八章 从奶到酪
  • 奶在饮食中的全面溃败
  • 干酪的“身价倍增”
  • 美食中的干酪
  • 第九章 调料?基料? ——橄榄油、猪油、黄油之战
  • 橄榄油:文明的象征
  • 猪油:从“百姓”之食到膳食系统顶端
  • 橄榄油的南北口味争议
  • 黄油的异军突起
  • 欧洲“脂肪地图”
  • 第十章 面包树
  • 栗子:谷物的替代品
  • 抵御饥饿的不二之选
  • 美食中的栗子
  • 第十一章 水的口味
  • 水:生命之源
  • 以水赎罪
  • 水的“无味”与“有味”
  • 变水为酒的隐喻
  • 第十二章 葡萄酒的文明
  • 葡萄酒:文明的象征
  • 葡萄酒与社会“区隔”
  • 成为象征物前的葡萄酒
  • 包治百病的“万灵药”
  • 第十三章 贵食与贱食
  • 食物中的底层文化
  • 食有贵贱,味无尊卑
  • 第十四章 修院菜
  • 隐修与戒口
  • 斋戒引领饮食文化
  • 修院特有的饮食手势语言
  • 第十五章 朝圣者之食
  • 朝圣者的干粮
  • 酒肆快餐
  • 救济所的布施
  • 第十六章 作为世界之表象的餐桌
  • 餐桌体现群体身份与权力关系
  • 餐桌礼仪:“做作”的中世纪
  • 强者多食与强者多施
  • 第十七章 叉与手
  • 用手进食
  • 贵族不用餐具?
  • 文化返古
  • 第十八章 知识的味道
  • “五觉”与“八味”
  • 饮食观念的转变:从食到识
  • 贵族的错觉:佃农不喜欢美食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