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探讨罗蒂后人文主义理论,分析其特点、批评与在中国语境的意义与局限。

内容简介

本书追溯传统人文主义批评的发展脉络,以“后哲学文化”为背景,指出理查德·罗蒂思想的“后人文主义”特色,并认为“后人文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有限主义”(humanist finitism)。首先从文学阐释观、文学经典观、文学批评观与文学价值观等方面论述罗蒂后人文主义的文学理论;并通过与“文化左派”、新保守主义者以及后现代主义者进行对比,分析罗蒂后人文主义的文化批评;最后回到中国语境,阐明罗蒂后人文主义话语的意义与局限。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理论”之后,走向人文
  • 第一节 罗蒂与人文主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罗蒂的后人文主义思想
  • 第一节 传统人文主义批评及其内在困境
  • 第二节 罗蒂哲学的思想渊源
  • 第三节 后人文主义
  • 第三章 后人文主义的文学理论
  • 第一节 文学阐释: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
  • 第二节 文学经典:永恒的经典与动态的经典
  • 第三节 文学批评:强读者的批评模式
  • 第四节 文学价值:个人完善与社会团结
  • 第四章 后人文主义的文化批评
  • 第一节 罗蒂与文化左派:不够“左”的左派
  • 第二节 罗蒂与新保守主义:不够“右”的自由主义者
  • 第三节 罗蒂与后现代主义:不够“后”的后现代主义者
  • 第五章 后人文话语的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后人文关怀与当代思想论争
  • 第二节 后人文话语与中国现代性语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