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1世纪关于罗马帝国的里程碑式通史。

内容简介

公元799年,教宗利奥三世为了对抗政敌,向法兰克人的国王查理求助。公元800年12月25日,利奥三世突然把一顶皇冠戴在正在圣彼得大教堂做弥撒的查理头上,宣布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便是神圣罗马帝国戏剧性的开端。终于,西罗马帝国在灭亡300多年后,有了继承者。

神圣罗马帝国屹立于欧洲的中心,其领土覆盖了今天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意大利、丹麦和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而英国、匈牙利、西班牙、瑞典、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等国也与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查理曼加冕到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帝国是君士坦丁堡以西欧洲独一的帝国。帝国的君主享有“罗马人的皇帝”这一尊号,名义上高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君主。帝国宣称自己是普世的,是基督徒的共同家园。可以说,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就是欧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的主线。帝国的历史发展也呈现出欧洲历史的一般特征。

帝国宣称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正统,但它并不像罗马帝国那样由专制君主统治。帝国有皇帝,但皇帝并非一言九鼎,甚至皇帝的产生都需要教宗的加冕和选侯的推选。帝国的主权是分散的,由皇帝、教宗、诸侯、帝国议会、帝国法院、城市联盟、教会领地等各种政治体共享。帝国的治理主要靠寻求共识和协商调解,而不是靠霸权。

帝国内部是多元的,它既孕育了“钢铁王国”普鲁士,也孕育了“海上马车夫”荷兰;既有以庄园制为基础的封建经济,也有以意大利城邦、尼德兰联合省和汉萨同盟为代表的发达贸易网络。它是一个和我们以往所熟知的帝国都不相同的帝国,既不同于靠征服建立的传统大陆帝国,也不同于靠贸易网络维系的现代海洋帝国。

然而长久以来,人们往往根据现实政治需要来看待帝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打趣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德国人视其为德意志民族的帝国,意大利人视其为外来压迫者,当下的欧洲主义者则认为它是欧盟的模板。那么帝国究竟是什么?威尔逊教授试图纠正人们长期以来对这个帝国的种种偏见,为我们还原出帝国的本相。

全书从四个主题切入,厘清了帝国是什么、如何运作、为何重要,以及对今日欧洲有何影响,内容涵盖帝国的使命意识、社会秩序、治理模式、经济发展、司法制度、邦国关系和改革变迁等方方面面,描绘出一幅直至18世纪末仍然很有活力的大帝国的全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念
  • 第一章 双剑
  • 神圣
  • 罗马
  • 帝国
  • 1250年以前的教宗和帝国
  • 1250年以后的教宗和帝国
  • 第二章 基督教世界
  • 基督教传教
  • 作为犹太人保护者的皇帝
  • 改革
  • 1555年以后的宗教与帝国政治
  • 近代早期的帝国教会
  • 第三章 主权
  • 赫拉克勒斯之柱
  • 新世界
  • 第五王国
  • 第二部分 归属
  • 第四章 土地
  • 帝国与帝国的土地
  • 旧王国
  • 新王国
  • 1490年以后的聚合与区分
  • 第五章 身份认同
  • 身份和归属
  • 民族
  • 等级、阶级和家庭
  • 地域
  • 第六章 民族
  • 德意志民族
  • 帝国之声
  • 帝国爱国主义
  • 浪漫民族主义
  • 第三部分 治理
  • 第七章 王权
  • 君王及其品质
  • 统治的工具
  • 资源
  • 从共识到命令君主制
  • 第八章 领地
  • 封建化
  • 领地化
  • 从“小国王”到强大王朝
  • 帝国改革
  • 地位等级制度
  • 第九章 王朝
  • 王朝统治
  • 哈布斯堡帝国的治理
  • 集体行动
  • 1705年以后的新挑战
  • 第四部分 社会
  • 第十章 权威
  • 领主制
  • 界定共同利益
  • 共同体
  • 代表和管理
  • 社会、领地和帝国
  • 第十一章 社团
  • 联盟和社团
  • 普通贵族和诸侯
  • 城市
  • 农民和“普通人”
  • 政治体
  • 第十二章 司法
  • 寻找法律
  • 司法化
  • 维护和平
  • 平衡与不稳定之间
  • 第十三章 后世之事
  • 帝国的瓦解,1806—1815
  • 1815年以后欧洲历史中的帝国
  • 帝国与欧盟
  • 附录1 皇帝,800―1806
  • 附录2 德意志国王
  • 附录3 意大利国王
  • 年表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难怪欧洲不团结

    我们当今对于神圣罗马帝国的认知,往往基于伏尔泰的那句著名戏谑: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帝国。实际上,这种标签式的粗暴定义正是作者书写本书时一个隐藏的对话对象。对于 18 世纪的启蒙主义者而言,这样一个历史的庞然大物,混杂着宗教、多元和大量自主政治体的存在,与已经进入王权专制、“法兰西人” 意识开始形成之间的参差,是无法用理性进行解释的。神圣指代宗教,罗马指代世俗政治,帝国代表了核心权力,但三者的混搭,却似乎构成了一个克苏鲁式的形象。正是在对神圣罗马帝国形象的澄清和固有观念的对话中,威尔逊将专题式的书写与鲜明的线索感进行了融合。如果我们先行阅读本书第一章 “双剑” 和最后一章 “后世之事”,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一方面,帝国的源头在于和基督教会的深度捆绑。西罗马的灭亡让元老贵族迅速通过基督教重新获权,在漫长的罗马化时代中成为了精神领域的主宰,他们代表了连接天堂与尘世的权威存在。法兰克人和基督教会的合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达成的。法兰克人获得了 “罗马继承者” 的观念保证,可以将自身置于诸蛮族之上;而教会则借助法兰克人的世俗能力,打击异教徒。二者的合作就是神圣之剑和世俗之剑的结合,另一位中世纪史大家彼得・布朗在《古代晚期的世界》中就曾形容这一时期的教会是 “战争的教会”,与作者论述下的 “双剑” 有异曲同工之妙。圣奥古斯丁曾经在《上帝之城》中将尘世秩序归结于 “普世帝国 + 普世教会” 的模式,而神圣罗马帝国和教会的结合实现的正是这一构想。即使到十一世纪双方剧烈交恶,以及十五世纪宗教改革浪潮下的 “脱钩”,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帝国仍旧保持了一个 “普世帝国” 的形象:多元、自主、协商,容纳各个不同的族群。因此,帝国源头上的特征实际上持续到帝国消失之时仍然存在。作者将这一线索贯穿论述始终,如第三章 “主权” 的 “第五王国” 一节,第四章 “土地” 的 “新王国” 一节,第六章 “民族” 的 “帝国爱国主义” 一节,第七章 “王权” 的 “从共识到命令君主制” 一节等等,都和第一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作者将神圣罗马帝国和现代转型深刻的联系在一起,将帝国对民族主义浪潮下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的历史完成了深度勾连。在这个视角里,“普世帝国” 的传统与后来帝国议会的关联再次成为了线索。在最后一章中,作者出人意料的将欧盟在欧洲的当代实践与神圣罗马帝国的 “帝国议会” 体制下的协商自治联系在了一起,同时又把奥地利、德国、意大利乃至瑞士成为民族国家之后的历史与帝国历史构成谱系。这是一种破天荒的举措,帝国往往被认为是混乱软弱而又无力建设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国家的失败角色,但作者却把问题倒置为帝国是否有意愿建立一个民族国家,以及受帝国影响的新生民族国家,是否一定只有民族国家一条道路的问题。在全书关于十五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论述中,作者引入了 1663 年利奥波德一世确立的永久性帝国议会,将其作为帝国在现代早期进行转型的题眼:上接 “普世帝国”,下接德意志和奥地利这样的民族国家。所有的政治体,包括诸侯、公国、城市,都需要在帝国议会中对帝国事务和所应承担的帝国义务进行讨论,这种宪制转化建立在帝国对各政治体自主性的保障之上。只要遵循议会,尊重帝国,那么政治体自己的权益就可以得到保障,这是一种最小代价的 “自由”。而当帝国解体,继之而来的普鲁士与奥地利其实仍然保留了帝国宪制的元素。拿德意志第二帝国为例,在组织架构上与神圣罗马帝国空前相似,甚至不像一个标准的民族国家:组成德意志的,是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符腾堡四大王国,以及下面更多的大公国、公国、自由市以及帝国直辖区,德意志皇帝的实质职位是帝国议会主席,皇帝只是尊号。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尊奉的官房主义,也是整个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宪制对于各个政治体的要求。通过这两方面的叙述,作者带领我们完成了一场普世帝国的政治之梦。我们似乎在其中看到了欧盟的影子。也许我们会因帝国在民族和革命浪潮下最终的解体视为一场治理能力没有现代化导致的失败,但维系了千年、不断更新的神圣罗马帝国体制,也正代表了罗马时代万民共存的普世愿景,在这个时间维度下,帝国无疑是一场足够成功的实践。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