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2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惨烈和血腥的,发生在20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尤其如此。
内容简介
从斐迪南大公遇刺到次世界大战结束,从德国法西斯崛起再到原子弹爆炸,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精心上色的老照片,呈现了一段艰苦卓绝的、令人痛心的、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
200幅重新上色的真实照片,主人公不仅有与两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多国政要、军事领袖,还有那些普通的亲历者。本书既是对英雄、受害者和普通人的致敬,也是给生活在和平中的后人的警示:世界很脆弱,让它烽火四起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1900—1914 一个时代的终结
- 美好年代
- 新美国人
- 机器时代
- 飞行时代
- 海军竞赛
- 墨西哥的战火
- 青年丘吉尔
- 中华帝国的落幕
- 巴尔干火药桶
- 1914 堕入战争
- 弗朗茨·斐迪南
- 沙皇宣战
- 坐火车,上战场
- 施利芬计划
- 恐惧和逃离
- 爱德华王子和英国远征军
- 进军非洲
- 坦能堡战役
- 马恩河奇迹
- 75
- 照料伤员
- 伊普尔和英属印军
- 马祖里湖战役
- 圣诞停火
- 1915 战争扩大
- U艇
- 美索不达米亚的战争
- 堑壕生活
- 炮战
- 炮弹危机
- “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
- 加里波利
- 奥地利士兵
- 亚美尼亚大屠杀
- 意大利参战
- 逃离塞尔维亚
- 毒气
- 飞艇进攻
- 1916 消耗战
- 凡尔登
- 复活节起义
- 库特之围
- 布鲁西洛夫突破
- 基钦纳的道别
- 索姆河的炮声
- 罗马尼亚的征服者
- 坦克
- 阿拉伯的劳伦斯
- 二月革命
- 空战
- 妇女预备救护车队
- 卡波雷托
- 帕斯尚尔
- 伊普尔残迹
- 1917—1918 突破
- 自由贷款
- “伦敦的盛大欢迎”
- 托洛茨基
- 冬宫
- 向饥饿开战
- 康布雷战役
- 占领耶路撒冷
- 西班牙大流感
- 战俘
- 芬兰内战
- 春季攻势
- 福煦元帅
- “潘兴的十字军”
- 百日攻势
- 停战协定
- 1919—1929 迷惘的一代
- 德国革命
- 《凡尔赛和约》
- 妇女投票权
- 新面孔
- 爱尔兰内战
- 约瑟夫·毕苏斯基
- 里夫战争
- 俄国饥荒
- 士麦那之劫
- 阿塔图尔克
- 进军罗马
- 鲁尔危机
- 阿道夫·希特勒
- 叙利亚大起义
- 巴勒斯坦
- 1930—1936 法西斯的崛起
- 大萧条
-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 伪满洲国
- 查科战争
- 总理希特勒
- 国会纵火案
- 意属利比亚
- 迫害犹太人
- 奥地利法西斯主义
- 长刀之夜
- 奥斯瓦尔德·莫斯利
- 纽伦堡大会
- 莱妮·里芬斯塔尔
- 阿比西尼亚危机
- 1936—1939 黑暗降临
- 列伊达
- 淞沪会战
- 希特勒青年团
- 《反共产国际协定》
- “德奥合并”
- 绥靖
- 捷克斯洛伐克沦陷
- 水晶之夜
- 集中营
- 儿童撤离行动
- 大起义
- 美国纳粹
- 征服阿尔巴尼亚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入侵波兰
- 1939—1940 战争风暴
- 大西洋战役
- 冬季战争
- 入侵挪威
- 法兰西之战
- 闪电战
- 首相丘吉尔
- 元首在巴黎
- 维希法国
- 不列颠空战
- 战争中的女性
- 大轰炸
- 疏散
- 入侵埃及
- 中日相持
- 1941—1942 侵袭
- 《租借法案》
- 自由法国
- 华沙犹太人隔离区
- 艾伦·图灵
- 巴巴罗萨行动
- 珍珠港
- 拘禁日裔美国人
- 飞虎队
- 新加坡沦陷
- 中途岛战役
- 沙漠之狐
- 迪耶普战役
- 阿拉曼战役
- 火炬行动
- 斯大林格勒
- 1943—1944 转折点
- 夏尔·戴高乐
- 华沙犹太人隔离区起义
- “大坝克星”
- 奥斯维辛-比克瑙
- 西西里
- 意大利法西斯的倒台
- 兰开斯特轰炸机
- 潮汐行动
- 塔拉瓦战役
- 德黑兰会议
- 蒋介石
- “X部队”
- 安齐奥战役
- 霸王行动
- 诺曼底登陆日
- 1944—1945 解放
- 瑟堡
- 篱墙之战
- “幼虫”
- 女武神计划
- 解放巴黎
- 美国人在巴黎
- 龙骑兵行动
- 通敌与羞辱
- 市场花园行动
- 亚琛的废墟
- 解放希腊
- 塞班岛战役
- 神风特攻队
- 拉普兰战争
- 竞逐柏林
- 1945—1946 垮台
- 解放集中营
- 硫磺岛
- 德累斯顿
- 渡过莱茵河
- 柏林战役
- 元首地堡
- 墨索里尼之死
- 投降
- 联合国
- 冲绳
- 波茨坦
- 广岛和长崎
- 对日作战胜利纪念日
- 纽伦堡审判
- 逃避司法执行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