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带你走进孩子的内心,看清孩子眼中的世界。

内容简介

青春期仿佛是一个隐形的开关,能启动一个家庭中的所有亲子冲突。“孩子到了青春期都这样。”“孩子永远是孩子,青春期就是危险期。”“小时候再乖,一到青春期就不听话。”……身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你是否有过这些看似合理的想法?

无数家长为青春期孩子贴上“叛逆”“不懂事”的刻板标签,无数孩子也因为这些标签而感到被误解、被轻视。家长努力研究孩子的小脑袋里在想什么,研究为什么青春期孩子如此让人头疼。然而越是研究,家长与孩子的隔阂就越深,亲子关系就越僵硬。

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博士认为,家长需要从孩子的视角看待青春期带来的影响,这样才能理解那些孩子自己也弄不懂的身心变化,处理那些孩子自己也搞不定的情绪问题。30多年来,特丽·阿普特研究了超过60个青少年家庭,观察过诸多亲子关系中的问题与冲突。

本书中,她站在青春期孩子的视角,帮助那些正对广阔世界大胆探索的孩子进行自我表达,使他们的情感与思想能够得到家长的尊重和关注。同时,她也用温暖的故事和清晰的逻辑梳理了孩子在青春期的思维爆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负面行为、身心矛盾等问题,并为家长提供了可行的建议,帮助“硝烟弥漫”的青少年家庭和谐相处、共同成长。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混乱的亲子关系
  • 为什么写这本书?
  • 第一章 步入青春期:孩子为什么判若两人
  • 内在的陌生人
  • 镜子中的陌生人
  • 男孩、女孩与跨性别者的自我凝视
  • 青少年混乱的自我
  • 代沟
  • 青少年和家长的常态危机
  • 总结与练习
  • 第二章 青春期大脑重塑: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 旺盛的大脑发育
  • 冒险的诱惑
  • 青少年大脑中的愉悦与恐惧
  • 青少年大脑中的心智化
  • 关系会强化青少年大脑
  • 青少年的生物钟
  • 交流与管教
  • 第三章 负面情绪的表达:帮孩子管理情绪
  • 情绪粒度
  • 大脑和身体如何产生情绪
  • 消极但必要的感受
  • 把青少年放在心上
  • 分辨情绪与控制身体
  • 总结与练习
  • 第四章 青少年友谊:孩子交友的益处
  • 关于群体的简短历史
  • 部落自我
  • 镜中我
  • 与朋友进行自我探索
  • 选择不进行身份认同
  • 聊“八卦”的重要性
  • 数字世界中的朋友
  • 总结与练习
  • 第五章 同辈压力:孩子交友的风险
  • 青少年朋友的“危险栖息地”
  • 来自同伴的性别压力
  • 青春期男孩友谊中的同辈压力
  • 新技术加剧旧危险
  • 共同调节的必要性
  • 总结与练习
  • 第六章 青春期的爱与性:成长的必修课
  • 白日做梦与残酷现实
  • 男孩和女孩的分手
  • 性:另一种强大的情绪力量
  • 如何谈论性、拒绝与同意
  • 第七章 对家长的无情批评:如何化解争吵
  • 青少年心灵中的家长
  • 青少年如何对家长进行“解读”
  • 多变的爱
  • 听取青少年关于身份的提示
  • “我感觉他们是对的,但我讨厌这样”
  • “一点就着”的不只是青少年
  • 道德挑战
  • 如何应对青少年的批评
  • 利用青少年的批评
  • 抵挡批评的伤害
  • 第八章 青少年的脆弱:挽救孩子的自伤行为
  • 自伤的悖论
  • 自伤有多危险
  • 社交媒体:原因还是巧合
  • 基因脆弱性与基因韧性
  • 心理韧性与基因差异
  • 总结与练习
  • 第九章 青春期心身矛盾:读懂孩子的症状
  • 进食障碍:问题不在于精神,而在于身体
  • 惊恐发作:陷入旋涡的心与身
  • 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当“没什么问题”也令人恐慌
  • 总结与练习
  • 第十章 家长的消极影响:无意中的伤害
  • 离婚
  • 适得其反的赞美
  • 无意识的歧视
  • 自我服务偏见
  • 总结与练习
  • 第十一章 走出青春期:孩子何时真正长大
  • 关于“雪花”的误解
  • 青少年的大脑何时成熟?
  • 青春期后期的退行
  • 脆弱的镜中我回来了
  • 管理情绪的新挑战
  • 结语
  • 致谢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东方巴别塔

东方巴别塔(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人文出版的新锐实体。巴别塔文化主要通过高质量的版权引进及国内优质原创作者的挖掘,打造历史、军事及泛学习类等几大内容板块,与读者分享顶尖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