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6.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8千字
字数
2022-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学者郑也夫教授代表作之一;生物演化及人类演化的通识性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曾于2004年以《阅读生物学札记》为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又增订为《神似祖先》分别于200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和2018年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过,本次第4版,在2018年版的基础上略有修订,并由作者郑也夫先生亲自题写扉页书名。
全书借助进化论和生物社会学的观点讨论了生物(尤其是人)的行为机制和行为方式,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内容包括自然选择、性选择与炫耀、利己与利他、交换的进化、有性繁殖和婚配制度、美感、语言本能、遗传与环境、驯化与文明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初版前言
- 再版前言
- 三版前言
- 第1章 阅读生物学的意义
- 一、一个伟大学科的两种影响
- 二、生命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似特征
- 三、学习生物学思想的社会科学家们
- 四、意义与趣味
- 第2章 达尔文其人
- 一、达尔文的学术地位与贡献
- 二、生平、重大事件与背景
- 三、硕果探因
- 第3章 自然选择
- 一、自然选择与用进废退:对进化的两种解释
- 二、什么是自然选择
- 三、自然选择的机会主义性质
- 四、选择的对象
- 五、预测与解释
- 六、自然选择与市场选择
- 第4章 性选择与炫耀
- 一、两位奠基人之间的争论
- 二、理性的理论
- 三、费希尔与审美理论的复活
- 四、现代实验方法的进入
- 五、一个社会学家受到的震撼
- 第5章 利己与利他
- 一、亲选择
- 二、互惠利他
- 三、两种利他的关系
- 四、群体选择
- 五、亲选择与群体选择:从对峙走向互补的可能性
- 第6章 狭义利他的生物学基础
- 一、孟子与达尔文
- 二、性情
- 三、亲情
- 四、移情
- 五、本能间的冲突
- 六、情感是互惠动物的工具箱
- 第7章 交换的进化
- 一、大脑容量与交换契机
- 二、食物的分享
- 三、火种的换取
- 四、女性的交换
- 第8章 有性繁殖与婚配制度
- 一、个体的性质与产生
- 二、为什么是两性
- 三、性别之争
- 四、灵长目动物的三种婚配制度
- 五、人类为何选择一夫一妻制
- 六、一夫一妻制的补偿与变形
- 七、同性恋的根源和功能
- 第9章 美感
- 一、截然不同的美感:人与物
- 二、人体之美的功能
- 三、什么是美
- 四、男女审美重视程度上的差异
- 五、美的享用、浪费与代价
- 第10章 适应与进步观
- 一、进步观的产生
- 二、对进步观的质疑
- 三、适应与进步
- 四、墙与醉鬼的理论
- 五、人类偏爱故事与神话
- 六、文化的进化
- 第11章 生长、衰老与生命周期
- 一、人类的早产及其原因
- 二、早产儿的特征及其深远意义
- 三、人类与动物寿命的对比
- 四、衰老的原因
- 五、长寿的深远社会意义
- 第12章 病、痛、苦难
- 一、病因
- 二、神似祖先的生活
- 三、痛感
- 四、痛苦多于快乐
- 第13章 沉溺快乐与追求伟大
- 一、快感,生存的手段
- 二、从手段到目的
- 三、快乐哲学批判
- 四、由“劝赌不劝嫖”析两种本能
- 五、快感、快乐与幸福
- 第14章 威慑、欺骗、猜忌、笑
- 一、攻击与威慑
- 二、欺骗与自欺
- 三、猜忌
- 四、笑
- 第15章 感官、情绪、理性
- 一、主观感觉与客观存在
- 二、两个病案
- 三、情绪和理性
- 第16章 语言是本能
- 一、语言学与生物学
- 二、儿童的语言天赋
- 三、语言与思维
- 四、语言进化论
- 第17章 遗传与环境
- 一、两种解释,此消彼长
- 二、基因的力量
- 三、遗传行为学家的新观念
- 四、学术争论与政治正确
- 五、动物的习得性
- 六、早期刻印
- 七、大脑的后天重组
- 第18章 驯化与文明
- 一、生物地理学的视角
- 二、驯化植物
- 三、驯化动物
- 四、纬度的力量
- 五、细菌
- 第19章 趋异、分工与生态学
- 一、什么是生态学
- 二、达尔文的趋异学说
- 三、食物链与生境
- 四、物种灭绝的历史
- 五、依存哲学与生态哲学的悖论
- 第20章 领地、部落性与大型共同体
- 一、领地的必要性
- 二、边界
- 三、部落性与团粒结构
- 四、敌友情结及其他心理满足
- 五、领地之争与大型共同体的产生
- 六、领地、信任与三大社会制度
- 第21章 两种进化:生物与文化
- 一、复制与变化
- 二、文化与本能的关系
- 三、人的本质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解放日报社,是一家历史悠久、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出版机构。出版社长期秉承“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以出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图书为主,出版物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上海三联书店自1986年复社以来,始终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传承人类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上海三联书店坚持以优秀人文社科著作、大众文化、专业工具书等为图书出版方向,着力打造“中国学术名社”,先后策划推出了“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上海三联思想与社会文库”等学术文化出版强势品牌,深受学界和读者好评。 近年来,上海三联书店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自2014年起,上海三联书店连续获得“市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 从2015年开始,上海三联书店开始涉足图书零售行业,陆续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开办了多家实体书店和24小时阅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