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加尔布雷思的经济学说进行分析,分析20世纪以后美国制度学派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制度学派与当时的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

作者对加尔布雷思的分析,是从加尔布雷思的生平开始,从他的师承关系、职务职位变化以及时间的沿革,分析了他思想从形成到完善再到有所转变的全部过程,对其的分析是深入和全面的。在分析中尤其突出强调了作为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在制度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承前的作用以及对当时的影响。书中对美国企业制度、雇佣关系等的分析,在现在看来依然鞭辟入里。

目录

  • 版权信息
  • 陈岱孙先生序
  • 前言
  • 第一章 加尔布雷思的生平和主要著作
  • (一)早期学术著作
  • (二)四十年代的活动
  • (三)五十年代前期的几部著作
  • (四)从《丰裕社会》到《新工业国》
  • (五)《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 (六)《货币》和《没有把握的时代》
  • (七)加尔布雷思经济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二章 加尔布雷思经济学说的渊源
  • (一)制度学派的基本特征
  • (二)凡勃仑
  • (三)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凡勃仑的追随者们
  • (四)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新”在何处?
  • 第三章 加尔布雷思的“权力转移论”
  • (一)加尔布雷思“权力转移论”的要点
  • (二)究竟应当怎样分析权力的来源?
  • 1. 加尔布雷思和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
  • 2. 拥有专门知识能使有知识者“获得权力”吗?
  • 3. 权力究竟是怎样“转移”的?
  • (三)所谓“技术结构阶层”的剖析
  • 1.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职能的分离?
  • 2. 资本家选择代理人的标准
  • 3. 资方代理人和一般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区别不容抹煞
  • (四)资本家阶级在美国不再掌权了吗?
  • 1. 资本主义企业的创业者是不愿放弃权力的
  • 2. 资本家可以随时收回资方代理人手中的企业管理权
  • 第四章 加尔布雷思的“公司新目标论”
  • (一)加尔布雷思“公司新目标论”的要点
  • (二)剩余价值规律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仍然起着支配作用
  • 1. 追求最大限度利润是资本主义企业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 2. 所谓“现代公司不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说法是纯粹的主观臆测
  • 3. 公司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与高级经理的
  • (三)科学技术人员不可能决定公司的目标
  • 1. 科学技术人员在现代美国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工作情况
  • 2. 科学技术人员能“决定”什么,不能“决定”什么
  • (四)现代资本主义企业不再依赖金融市场了吗?
  • 1. 列宁关于金融资本的经典性定义绝没有过时
  • 2. 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企业总是感到资金不足?
  • 第五章 加尔布雷思的“生产者主权论”
  • (一)加尔布雷思“生产者主权论”的要点
  • (二)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企业与广大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 1. “萨伊定律”的复活
  • 2. 垄断组织能实现所谓“计划管理需求”吗?
  • 3. “生产者主权”论和“消费者主权”论是同样错误的论点
  • (三)现代资本主义企业能“稳定”市场价格、实现“价格的计划化”吗?
  • 1. 垄断组织不可能实现“价格的稳定”
  • 2. 垄断组织不可能实现“计划化”
  • 第六章 加尔布雷思的“二元体系论”
  • (一)加尔布雷思“二元体系论”的要点
  • (二)怎样看待当前资本主义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矛盾?
  • 1. 加尔布雷思“二元体系论”中某些符合实际情况的分析
  • 2. 大企业和小企业、小生产者之间的矛盾
  • (三)美国当前的阶级差别是由教育程度不同造成的吗?
  • 1. 阶级差别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 2. 在现代美国,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成为特权者了吗?
  • (四)如何正确认识劳资集体议价制度?
  • 1. 劳资集体议价制度改变不了美国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
  • 2. 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吗?
  • 第七章 加尔布雷思的“结构改革论”
  • (一)加尔布雷思“结构改革论”的要点
  • (二)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和价格管制政策的实质
  • 1. 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的实质
  • 2. 资本主义国家价格管制政策的实质
  • (三)怎样看待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
  • 1. 高等学校能通过知识和人才的供给控制企业界吗?
  • 2. 大公司是怎样训练经理人员的?
  • 3. 科学家和大学教授在公司董事会里的作用
  • (四)加尔布雷思的“乌托邦的改良主义”
  • 1. 加尔布雷思“结构改革论”的特色
  • 2. 加尔布雷思将把美国劳动人民引向何处?
  • 第八章 加尔布雷思的“信念解放论”
  • (一)加尔布雷思“信念解放论”的要点
  • (二)对经济增长的怀疑意味着什么?
  • 1. 加尔布雷思的“信念解放论”是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危机的一种反映
  • 2. 对经济增长的“重新评价”能使美国社会经济摆脱困境吗?
  • (三)加尔布雷思和凯恩斯派争论的实质
  • 1. 加尔布雷思对凯恩斯经济学的评论反映了什么问题?
  • 2. 加尔布雷思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区别
  • 3. 加尔布雷思理论与凯恩斯主义在若干论点上的相似性
  • 第九章 对加尔布雷思经济理论的评价
  • (一)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加尔布雷思经济理论的“批评意见”
  • (二)应当怎样评价加尔布雷思的经济理论?
  • 1. 加尔布雷思的错误的方法论
  • 2. 加尔布雷思的庸俗的经济理论体系
  • 3. 加尔布雷思的经济学著作中有哪些部分比较符合实际?
  • (三)论加尔布雷思经济学说的“前途”
  • 重印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