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对整个明代的文学思想进行系统阐述的专著。

内容简介

明代是一个文学思想相当活跃的时期,拥有多种多样的创作倾向和理论主张,不同文体也都得到了各自的发展。本书讨论明代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下不同文体的表现形态,以及影响文学思潮的各种因素,包括政权、思潮、社会风尚、商业运作等,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整个明代文学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原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上册
  • 引言
  • 第一章 洪武、建文朝的文学思想走向
  • 第一节 朱元璋对思想领域的管制
  • 第二节 朱元璋为士人留出之生存空间
  • 第三节 朱元璋的文章观
  • 第四节 主流文学思想之形成
  • 第五节 重情性自然发抒之文学观念
  • 第六节 抒情文学观在小说中的反映
  • 第七节 拟古文学思想之延续
  • 第八节 辨体
  • 第二章 永乐至正统朝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台阁文学思想潮流产生之文化环境
  • 第二节 台阁文学思想之一特点:传圣贤之道与鸣国家之盛
  • 第三节 台阁文学思想之又一特点:提倡和平温厚之文风
  • 第四节 小说创作中台阁文学思想之影响
  • 第三章 景泰至成化末、弘治初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馆阁重臣台阁文学思想的淡化
  • 第二节 从鸣国家之盛转向写日常生活
  • 第三节 宗自然、追求平淡情趣
  • 第四章 弘治、正德间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文学思想领域政教文学观的回归
  • 第二节 政教文学观在戏曲中的表现
  • 第三节 自然抒情文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第四节 复古文学思想之先导
  • 第五章 文学复古思潮的兴起
  • 第一节 文学复古思潮出现之社会环境
  • 第二节 文学复古思潮之规模
  • 第三节 文学复古思潮之崇尚对象:文必先秦两汉,诗必汉魏盛唐
  • 第四节 文学复古思潮之理论内涵:求质朴、重抒情、讲格调
  • 第五节 文学复古思潮主要成员之理论分歧:尺寸古人成法与学古而不泥其法
  • 第六章 历史演义小说所反映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似真非真、非真似真的创作倾向
  • 第二节 亦雅亦俗的情趣追求
  • 第三节 历史小说文体的形成
  • 第四节 功利与娱乐兼重的创作动机
  • 第七章 独抒情怀的文学思想在吴中的发展
  • 第一节 重个性、重真情文人群落形成之原因
  • 第二节 重个性、重真情的创作倾向
  • 第八章 文学思想多元并存局面之出现(上)——杨慎兼容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杨慎兼容的哲学思想
  • 第二节 杨慎对待文学复古的矛盾态度
  • 第三节 杨慎兼容的诗歌宗尚
  • 第四节 杨慎的重情说
  • 第九章 文学思想多元并存局面之出现(中)——以言道、经世为出发点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重自我、重抒情、重本色
  • 第二节 明道与经世致用的文学观
  • 第三节 主张重建文统,提倡新的文风
  • 第四节 关于散文法度的思想
  • 第十章 文学思想多元并存局面之出现(下)——真情与浅俗创作倾向的出现
  • 第一节 真情与浅俗的创作倾向
  • 第二节 真情与浅俗创作倾向中的戏曲“本色”说
  • 下册
  • 第十一章 文学复古思潮的再起
  • 第一节 文学复古思潮再起之因由
  • 第二节 文学复古思潮再起之目标(上)
  • 第三节 文学复古思潮再起之目标(下)
  • 第四节 王世贞有关诗歌构成的理论
  • 第五节 《诗家直说》、《诗薮》的理论成就
  • 第十二章 容与堂本《水浒传》所反映的文学思想倾向
  • 第一节 缘情泄愤的创作动机
  • 第二节 人物描写求“真”的观念的形成
  • 第三节 俗中之雅的小说语言观念
  • 第十三章 嘉靖末至万历前期文学思想的变化
  • 第一节 反复古的共同倾向
  • 第二节 文学思想的核心:求真在创作中的表现
  • 第三节 求真文学思想的理论表述
  • 第十四章 重情观念在戏曲文学中的表现
  • 第一节 情有所托、托有所指的创作倾向
  • 第二节 唯情论的戏剧思想
  • 第三节 重意趣神色的戏剧理想
  • 第四节 重情思潮中的戏曲批评
  • 第十五章 异议者李贽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回归自然人性——李贽文学思想的出发点
  • 第二节 李贽的文学思想(上)
  • 第三节 李贽的文学思想(下)
  • 第十六章 万历后期重情说的发展
  • 第一节 从重情思潮到公安派信口信手的创作倾向
  • 第二节 性灵说的提出
  • 第三节 从性灵到趣味
  • 第四节 性灵说的修正
  • 第十七章 自娱与适情的文学观
  • 第一节 自娱适情,追求平淡趣味
  • 第二节 思索人生,融哲理于诗情
  • 第十八章 小说观念的巨大转变
  • 第一节 新的小说题材的选取
  • 第二节 写人的新手法:借日常琐碎物事肖貌传神
  • 第三节 作意的解读与小说功利观的另一种形态
  • 第十九章 以文为戏、适俗疗俗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以文为戏,于娱情中适俗疗俗
  • 第二节 冯梦龙的情教说
  • 第三节 情教说在通俗小说中的表现
  • 第四节 通俗小说的理论批评
  • 第二十章 明末重实用的文学观
  • 第一节 回归程、朱道统,文以理为主
  • 第二节 回归情之正的抒情观
  • 结束语 明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 部分引用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