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任正非论开放式人才管理,我们要保持金字塔的基本架构,拉开金字塔的顶部,形成蜂窝状,让引领发展的“蜂子”飞进来。

内容简介

在工业时代,人才金字塔结构的优点显而易见,有秩序、有层级、分工明确,效率高。而在数字时代,这种封闭的、内生的人才金字塔结构不利于创新,且由于金字塔塔尖细小,容不下更多人才。本书从华为的英雄主义、企业文化演变、个人奋斗、管理者职责、创新与探索、人才发展通道、一线执行力、思想碰撞等多个方面解读了在新形式下华为的人才策略。把人才金字塔的顶部炸开,无限扩大外延,使内生领军人物倍出,外延天才思想云集。人才在哪儿,资源在哪儿,华为就在哪儿。华为尽可能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场景、条件、机制来激发创新,这也是华为持续发展的创造力系统。炸开金字塔是华为核心的组织变革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值得企业管理者学习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业内诚意推荐
  • 前言
  • 第1章 华为的组织演进
  • 1.1 从野蛮生长到自我优化
  • 市场扩张优于组织建设
  • 人员规模膨胀,组织病初现
  • 从“自救”逐步走向变革
  • 1.2 二次创业,走向国际化
  • 任正非的忧虑
  • 华为二次创业的困境
  • 引进世界级管理经验,改进组织
  • 1.3 从规模到效益,提高人均产出
  • 持续抓管理进步,提高人均产出
  • 追求良好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 从重视订货到重视收入
  • 1.4 整合业务模块,构建资源平台
  • 面向客户群,打通产业链
  • 业务整合,构建三大业务部
  • 1.5 权力下沉,让一线呼唤炮火
  •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炮火
  • 机关资源化,资源市场化
  • 信息对等,前后方协同作战
  • 1.6 推进组织变革,激发活力
  • 未来的战争是班长的战争
  • 以项目为中心,激发一线活力
  • “一国一制”,提高运营效率
  • 第2章 基于流程的组织优化
  • 2.1 对准客户需求,建设研发管理体系
  • 从偶然的成功,到引入IPD
  • 梳理价值链,打通端到端的流程
  •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 2.2 集成供应链变革,拉通前后端
  • 走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
  • 通过ISC变革,提高交付能力
  • 实现从中心仓到站点端的打通
  • 2.3 集成财务变革,强化经营和服务功能
  • 从注重销售额到关注利润
  • 构建全球一体化的财经管理平台
  • 打造合规的内控环境
  • 2.4 以客户为中心,构建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 坚持“普遍客户关系”
  • 实现从机会到订单,再到现金的流程管理
  • 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 2.5 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用价值分配驱动组织活力
  • 人力资源管理从无序到规范
  • 基于个体需求:获取分享制
  • 以奋斗者为本,不让雷锋吃亏
  • 2.6 建设项目型组织,提高组织敏捷性
  • 实现项目为主、功能为辅的强矩阵结构
  • 走向流程责任制,给流程Owner赋权
  • 遵从流程化管理,反对事事都请示上级
  • 2.7 警惕大企业病,打破平衡,重建平衡
  • 企业发展的极端:秩序与活力
  • 寻求动态平衡,防止“熵死”
  • 聚焦主航道,持续不断地变革
  • 第3章 聚焦主航道和核心业务
  • 3.1 坚守管道战略,巩固ICT强者地位
  • 聚焦管道战略,在主航道进攻
  • 上不碰内容,下不碰数据
  • 认准方向,傻干、傻付出、傻投入
  • 3.2 聚焦主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
  • 拒绝“红舞鞋”的诱惑
  • 在战略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 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
  • 3.3 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核心技术优势
  • 保持战略定力和耐性,实现战略突破
  • 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缩短差距
  • 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
  • 3.4 全联接时代,把管道撑大,迎接数字洪流
  • 从联接人到联接物,携手共建全联接世界
  • 加大平台投入,以保证管道流量,保持竞争优势
  • 增强联接能力,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
  • 3.5 云管端一体化,坚持被集成
  • 坚持被集成,与合作伙伴共赢
  • 建立开放的体系,构建战略力量
  • 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
  • 3.6 共享价值链,构建和谐的产业链生态
  • 以利他来利己,是最大的利己
  • 用利益分享来团结所有人
  • 扩大朋友圈,做大产业
  • 3.7 合作创造,共建一个世界统一标准的网络
  • 开放、合作、共赢,打造良性生态系统
  • 携手供应商积极参与行业合作
  • 帮助合作伙伴提升能力
  • 第4章 业务整合与大平台战略
  • 4.1 华为的三大BG业务模块
  • 运营商业务是营收主力
  • 企业业务,扩大企业领先优势
  • 消费者业务,配合进攻主航道
  • 4.2 适应业务发展,构建管理平台
  • 依靠平台支撑,快速满足新形势下的客户需求
  • 构筑高效管理平台,支撑业务创造价值
  • 提供解决方案,牵引业务的发展
  • 4.3 整合资源平台,提高作战能力
  • 聚集优质资源,形成创新性平台
  • 聚合产品,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
  • 组建独立经营平台,提升竞争力
  • 4.4 打造全球化的交付与服务平台
  • 持续加强全球交付与服务能力的建设
  • 全球流程集成,把后方变成支持力量
  • 借助云业务平台,实现跨地域批量交付
  • 4.5 发挥行政服务平台的支撑功能
  • 引入秘书体系,解放生产力
  • 基础保障服务与增值服务并行
  • 行政服务公开化、透明化
  • 4.6 构建信息化平台,提升组织效率
  • 用互联网的方式优化内部,做好“内互联网”
  • 建立IT系统,支撑业务发展
  • 建立全球性信息化网络,便捷办公
  • 4.7 面向未来发展的云业务BG
  • 从Cloud BU到云业务BG
  • 全面云化,帮助伙伴实现数字化转型
  • 携手合作伙伴构建云生态
  • 第5章 面向客户的组织形态
  • 5.1 组织和工作要面向客户
  • 建设面向客户的流程化组织
  • 围绕客户创造业务价值
  • 针对业务变化,随时变化阵形
  • 5.2 职能部门转型,强化服务功能
  • 组织去中心化,分散辅助职能
  • 将权威职能向服务和监督职能转变
  • 职能部门以服务内部客户为主
  • 5.3 轮值CEO:让一群聪明的人做决策
  • 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 集体决策与群体奋斗遥相呼应
  • 用一个小团队行使轮值CEO职能
  • 5.4 以地区部为资源中心灵活作战
  • 地区部储备和协调作战资源
  • 随时响应一线的炮火,提供支援
  • 优先应对和保障优质项目
  • 5.5 构建“小华为”,释放代表处活力
  • 将试点代表处当作一个完整的公司看待
  • 鼓励代表处积极构建资源能力
  • 在授权范围内,内外合规有效经营
  • 5.6 用精兵组织实现组织的敏捷性
  • 前端精兵化,后端平台化
  • 快速响应一线市场的变化
  • 授权范围内灵活应对不确定的事
  • 5.7 在主航道要坚持矩阵化管理
  • 组织变革要支撑长远业务发展
  • 在主航道要坚持矩阵化运作
  • 在实践中思考,探寻新方向
  • 第6章 简化机构,减少层级
  • 6.1 区分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
  • 管人和管事区分开,提高运作效率
  • 行政服务要释放对主航道部队的拖累
  • 建立完善的外包服务体系
  • 6.2 减少机构,减少中间层
  • 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作战
  • 本着对事负责的原则精简层级
  • 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跨度
  • 6.3 压缩管理岗位,加大关键人才配比
  • 综合型和专业型人才要形成蜂群规模
  • 增加专业及业务工作的队列人数
  • 压缩岗位,要注重价值创造和利益再分配
  • 6.4 推行大部门制,减少评审点
  • 少一个决策点,运行速度就会快一些
  • 优化评审,不允许拥有资源的人遥控战争
  • 让每个具有评审职能的人担责
  • 6.5 按流程确定责权利,淡化功能组织权威
  • 按流程来确定责任、权利和角色
  • 干部对事负责制,而不是对人负责制
  • “主官+职员”就是一线精兵组织
  • 6.6 一线作战部队不需要的,就是多余的
  • 流程里只有业务,不需要看到部门
  • 一切为作战部队着想
  • 优化流程,保障组织运作的流畅性
  • 第7章 人才发展通道与机会
  • 7.1 链接个体和组织的成功
  • 发展机会要双赢对标
  • 用选拔制,选拔更优秀的人上来
  • 公司采取自由雇佣制,促使员工成为强者
  • 7.2 建立人才发展双通道
  • 发展迅速,推动人才管理机制建设
  • 建立职业双通道,优化职业化发展路径
  • 持续细化职类,更加科学地管理和评价
  • 7.3 干部要之字形成长
  • 推动优秀干部接手新业务,拓宽视野
  • 有突出贡献的人,走之字形的成长道路
  • 限制干部之字形成长范围,不强调大流动
  • 7.4 选拔优秀人才到战略预备队循环赋能
  • 通过血液流动,实现循环赋能
  • 通过赋能训战,实现对公司战略的支撑
  • 从培养斗士转向培养将军
  • 7.5 机会和待遇向奋斗者倾斜
  • 培养起一批敢于抢滩登陆的勇士
  • 给奋斗者攻打上甘岭的机会
  • 待遇向成功者倾斜,向奋斗者倾斜
  • 7.6 敢于破格录用人才
  • 不拘一格地选拔使用一切优秀分子
  • 用人所长,不求全责备,尊重个体差异
  • 公司要宽容“歪瓜裂枣”的奇思异想
  • 7.7 用人之道:开放、妥协、灰度
  • 蒙尘的英雄也是英雄
  • 妥协换取最佳的结果
  • 管理不是非黑即白
  • 第8章 持续激活,促进人才流动
  • 8.1 拉开差距,激发活力,提升效率
  • 拉开待遇差距,使千百人争做雷锋
  • 拉开人才之间的差距,激活活力
  • 拉开差距要有边界限制
  • 8.2 通过内部人才市场,使人才流动
  • 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激活沉淀层
  • 促进组织、人才、技术、管理方法及经验的循环流动
  • 促进组织合理、有序地新陈代谢
  • 8.3 用干部选拔机制驱动人才流动
  • 盘活人力资源队伍
  • 专家、机关干部必须参加基层实践
  • 三优先、三鼓励牵引人才
  • 8.4 岗位轮换与能上能下的人才政策
  • 华为尊重人才,但绝不迁就人才
  • 坚持岗位轮换,避免干部队伍板结
  • 干部不是终身制,要能上能下
  • 8.5 文化驱动下,让人才主动转身
  • 价值观管辖人的行为
  • 愿景是长期艰苦奋斗的原动力
  • 华为给员工的好处就是“先苦后甜”
  • 8.6 末位淘汰:激发组织与个体活力
  • 优化后10%的员工,激活组织
  • 清理下来的干部要降职使用
  • 将末位淘汰融入日常绩效考核体系
  • 第9章 炸开金字塔,全面开放
  • 9.1 炸开金字塔顶端,让“蜂子”飞进来
  • 向外对标,引入与用好优秀人才
  • 打开边界,与世界握手
  • 用好中国人才,用好全球优秀人才
  • 9.2 人才国际化,贴近人才建能力
  • 人才和资源在哪儿,华为就在哪儿
  • 让专家在最佳时间为华为发挥最佳贡献
  • 华为为顶尖人才设立独立研究所
  • 9.3 接纳特别聪明和特别“笨”的人
  • 华为要容得下世界级人才
  • 广纳天下英才,构建核心能力
  • 理解和支持一些“歪瓜裂枣”
  • 9.4 链接客户智慧,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 通过联合创新中心实现互利共赢
  • 与国外电信运营商合作,建立全球化生态
  • 与政府部门合作,承担全球化创新责任
  • 9.5 培育产业链人才,促进行业发展
  • 培训服务助力运营商创新ICT人才发展
  • 提供新技术培训,培养行业人才
  • 打造行业内最具实力的人才队伍
  • 9.6 多喝咖啡,吸取宇宙能量
  • 仰望星空,产生正确的思想和战略
  • 开放合作,多和业界交朋友
  • 多喝咖啡,擦出思想火花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