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讨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渐确立并进一步发展完善,市场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向决定性作用转变。

市场深化的体现有:产品市场消除进入壁垒、竞争程度逐渐增强,劳动力市场促进地区和部门间流动,金融市场建立了多元融资体系和利率逐渐自由化,外汇市场推进汇率改革等。这些市场制度的深化完善,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和要素优化配置,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层面的效率提升最终反映为宏观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

通过了解东亚其他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市场制度深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例如,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对技能学习、产业升级和宏观结构变迁的积极作用,金融模式如何塑造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重点和产业结构,金融体系对于新产业形成的重要性,银行依赖型和证券依赖型模式金融制度对技术制度变更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在产业结构变迁和收入分配之间寻找一个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等。

在当下我们正面临着新增长模式形成的阶段,这些经济体的经验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可能。

目录

  • 版权信息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编委会
  • 总序一
  • 总序二
  • 前 言
  • 第1章 资本深化、结构变迁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 1.1 引言
  • 1.2 模型及比较静态分析
  • 1.2.1 模型设定
  • 1.2.2 资源配置及比较静态分析
  • 1.3 数值模拟及对我国 1996—2006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解释
  • 1.4 结论与评价
  • 第2章 产业进入壁垒、劳动力转移及结构变化
  • 2.1 引言
  • 2.2 相关文献回顾
  • 2.3 模型设定
  • 2.3.1 农产品生产
  • 2.3.2 现代部门最终品的生产以及资本积累
  • 2.3.3 上游部门的生产及垄断租金的分配
  • 2.3.4 个人偏好以及预算约束
  • 2.3.5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系统动态
  • 2.3.6 上游部门的进入壁垒及厂商数目的内生性
  • 2.4 短期均衡
  • 2.4.1 短期均衡
  • 2.4.2 短期均衡对外生冲击的反应
  • 2.5 稳态均衡及数值模拟
  • 2.5.1 稳态均衡
  • 2.5.2 稳态均衡对外生冲击的反应
  • 2.5.3 模型拓展——引入部门出口
  • 2.5.4 数值模拟
  • 2.6 结论
  • 附录2.A
  • 2.A.1 短期均衡
  • 2.A.2 比较静态分析
  • 2.A.3 命题证明
  • 附录2.B
  • 2.B.1 稳态均衡
  • 2.B.4 关于命题 5 的证明
  • 2.B.5部门出口以及命题(6)的证明
  • 第3章 金融发展对行业研发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估计方程和指标说明
  • 3.2.1 估计方程
  • 3.2.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3.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3.3.1 变量的统计分析
  • 3.3.2 基础估计分析
  • 3.3.3 稳健性检验
  • 3.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章 汇率市场化与工业企业生产率
  • 4.1 引言
  • 4.2 文献回顾
  • 4.3 理论基础
  • 4.4 计量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 4.4.1 计量模型设定
  • 4.4.2 数据来源说明
  • 4.5 实证分析
  • 4.5.1 基准回归结果
  • 4.5.2 对出口企业的子样本回归结果
  • 4.5.3 汇率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渠道分析
  • 4.6 结论与不足
  • 第5章 专利和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3 研究设计
  • 5.3.1 基本模型
  • 5.3.2 数据和变量
  • 5.4 实证研究
  • 5.4.1 实证回归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机制分析
  • 5.5.1 政府补贴和技术创新
  • 5.5.2 市场占有率和技术创新
  • 5.5.3 战略性专利申请行为
  • 5.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6.1 研究结论
  • 5.6.2 政策建议
  • 第6章 企业增长和盈利能力的相互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分析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2.1 相关理论机制
  • 6.2.2 实证研究
  • 6.3 计量模型与数据
  • 6.3.1 基本模型建立
  • 6.3.2 关键变量指标选取
  • 6.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4 基本计量结果与解释
  • 6.4.1 估计方法
  • 6.4.2 基本结果
  • 6.5 进一步检验
  • 6.5.1 平衡面板
  • 6.5.2 非线性关系
  • 6.5.3 子样本选取
  • 6.6 结论
  • 第7章 动态干中学与产业结构变迁:韩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7.1 引言
  • 7.2 韩国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升级经验
  • 7.2.1 工资上涨与通过产业升级应对
  • 7.2.2 动态干中学与产业升级
  • 7.2.3 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
  • 7.2.4 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变化
  • 7.2.5 总结经验
  • 7.3 韩国产业升级经验对中国的借鉴
  • 7.3.1 通过提高生产率来消化成本上涨
  • 7.3.2 加强职工培训,促进新技术采用
  • 7.3.3 调整技术引进政策,重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自主创新
  • 第8章 融资模式与技术采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较研究
  • 8.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8.2 基本假设与模型
  • 8.2.1 信息结构与单个厂商的技术标准选择
  • 8.2.2 投资的期限选择和收益分布
  • 8.2.3 技术标准的更替
  • 8.2.4 行动顺序
  • 8.3 单调均衡与新技术标准的采纳
  • 8.3.1 股票融资模式下的技术临界值
  • 8.3.2 银行融资模式下的技术临界值
  • 8.4 不同融资模式下临界值的比较分析
  • 8.5 结论
  • 第9章 产业升级、收入分配改善与需求结构变化
  • 9.1 引言
  • 9.2 产业升级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 9.3 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经验:以日韩为例
  • 9.3.1 日本
  • 9.3.2 韩国
  • 9.4 日韩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9.4.1 加大研发投入,改善创新的组织方式
  • 9.4.2 降低行业进入壁垒,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和组织体系
  • 9.4.3 加大中西部基础设施投资,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缩小地区以及城乡收入差距
  • 总结 从政府主导投资驱动向大企业主导创新驱动转变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