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17千字
字数
2021-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讲述中国秦朝、西汉和东汉的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6章,主要梳理和论述了秦朝、西汉和东汉三个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命题、思潮、人物、著作及其成就、意义等内容。
此外,本书还部分涉及了秦国和汉魏之际的哲学。秦汉哲学是如何展开的?它包括什么主题、线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问题,都是本书关心的重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一章 从秦国到秦朝:以法家为主导的政治哲学
- 第一节 从秦简《为吏之道》《语书》看秦法治主义的强化
- 一、官吏角色内涵的转变:《为吏之道》与《语书》比较
- 二、《语书》与秦法治主义的强化
- 第二节 秦始皇的哲学思想
- 一、秦朝的历史哲学:秦得水德之说
- 二、作为君主理想的“皇帝”观念与秦人的道德观
- 三、形神、方术与政治
- 第三节 李斯的法家哲学
- 一、始皇时期的李斯思想
- 二、二世与李斯的哲学:“肆意极欲”的权力享乐主义与刻薄至极的“督责之术”
- 第二章 杂糅与会通:《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 一、吕不韦其人
- 二、《吕氏春秋》的编写及其相关问题
- 第二节 天道观与历史哲学
- 一、天道观:本体论与圜道观
- 二、《有始览·应同篇》的历史哲学与秦汉的五德终始说
- 三、《慎大览·贵因》的贵因说与《察今》的因时变法观
- 第三节 生命哲学:“贵生”和“重己”
- 一、生命的本源与本体
- 二、贵生和重己的生命哲学
- 三、生命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关联
- 第四节 《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贵公去私、形名说与主术
- 一、“贵公”“去私”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 二、形名学说与言谓理论
- 三、主术:正名审分与主因臣为
- 第三章 汉初的思想斗争与黄老思潮
- 第一节 汉初的思想斗争
- 一、改朝换代的合法性与德运之争
- 二、刑名法术与黄老的思想斗争
- 三、儒家与黄老道家的思想斗争
- 第二节 陆贾、贾谊的哲学思想
- 一、陆贾的哲学思想
- 二、贾谊的哲学思想
- 第三节 黄老思潮及其思想要旨
- 一、汉初的黄老思潮
- 二、何谓黄老道家与帛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的主要思想
- 第四章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哲学
- 第一节 早期公羊学与董仲舒的发展
- 一、早期公羊学
- 二、董仲舒著述及其对公羊学的发展
- 第二节 宇宙论及“天人相与”的思想体系
- 一、董仲舒对古代阴阳、五行观念的吸收和发展
- 二、董仲舒的宇宙论建构
- 三、天谴说与天命观
- 第三节 人性论:善质与三品
- 一、董仲舒的人性论证成
- 二、民待教而善
- 三、董仲舒对古代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四节 “深察名号”的认识论
- 一、求天意以教化天下
- 二、正名思想
- 三、知行关系
- 第五节 政治哲学
- 一、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时代背景与问题意识
- 二、政治正当性根据与统治合法性原则
- 三、经权观和《春秋》决狱
- 第五章 《淮南子》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气”与宇宙论
- 一、气
- 二、气本宇宙论
- 第二节 “自然”概念
- 一、《淮南子》的“自然”叙述及推阐
- 二、“形物”自然论对“元气”宇宙论的完整开显
- 第三节 以“性命之情”为核心的生命哲学
- 一、确立“性命之情”的核心地位并发挥其关键作用
- 二、“人”的主体确立及客观把握
- 三、《淮南子》生命哲学的内蕴与表征
- 第四节 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 一、“六艺”与《论语》
- 二、孔子及其弟子们
- 三、仁义观念
- 第六章 诸子分派观念的演进与司马迁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先秦至汉初的诸子分派观念
- 一、《孟子》《韩非子》《荀子》《庄子》中指称诸子学派的概念
- 二、先秦至汉初诸子的学派评判观念
- 第二节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与班固《汉志》九流十家之说
- 一、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诸子学思想
- 二、班固《汉志》的“九流十家”之说
- 第三节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观念
- 一、司马迁的史学观
- 二、司马迁的天人观
- 第七章 西汉周易哲学与谶纬思潮
- 第一节 西汉易学的传承与《周易》经学地位的变迁
- 一、西汉易学的传承与传习者
- 二、《周易》经学地位的变迁与“《易》为之原”的提出
- 第二节 西汉易学的主要问题及其在思想解释上的转变
- 一、西汉易学的主要问题
- 二、西汉易学在思想解释上的转变
- 第三节 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哲学思想
- 一、从帛书《易传》看孔子解《易》的原则
- 二、《易》之义萃阴与阳
- 三、乾坤说与龙德说
- 四、帛书《二三子问》等篇的政治哲学
- 第四节 孟喜、京房的周易哲学
- 一、孟喜、京房其人及其著作
- 二、孟喜的卦气说
- 三、京房的易学思想
- 第五节 谶纬思潮与《易纬》的哲学思想
- 一、谶纬思潮的兴起与流行
- 二、《易纬》的哲学:“易一名而含三义”与“有形生于无形”的宇宙本体论
- 三、《易纬》的哲学:乾坤说、八卦说、爻辰说和卦气说
- 第八章 刘向、刘歆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刘向、刘歆简介
- 第二节 刘向、刘歆的五行灾异说和新德运观
- 一、《洪范五行传论》与《汉书·五行志》
- 二、《汉书·五行志》所录《洪范·五行》经传及其问题
- 三、刘向、刘歆的新德运观及二人在《五行传论》上的差别
- 第三节 从《汉书·律历志》论刘歆的天道观
- 一、数者,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
- 二、天地之数、中数、九六之数与三统说
- 三、以太极元气为本体,以阴阳五行为生化法则
- 四、以儒经为依据,对三统说作了经典论证
- 第四节 刘向的性情说与政治哲学
- 一、性情说:以先后、未发已发论性情及性情各有善恶
- 二、政治哲学:以仁义为主干的治国之道
- 第九章 严遵与扬雄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严遵其人与《老子指归》
- 一、严遵其人
- 二、《老子指归》简介
- 第二节 严遵《老子指归》的哲学思想
- 一、宇宙论哲学
- 二、生命哲学:形神论与养生论
- 三、“无为”“自然”概念与政治哲学
- 第三节 扬雄的生平与著作
- 一、生平与著作简介
- 二、《太玄》《法言》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 第四节 扬雄的玄哲学、宇宙论与人性论
- 一、《太玄》以“玄”为中心的哲学系统
- 二、以浑天说为主导同时兼容盖天说的宇宙论
- 三、“善恶混”的人性论与“君为臣纲”的伦理学说
- 第十章 桓谭与张衡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桓谭的形神论思想
- 一、桓谭的生平与著作
- 二、形神理论与对天鬼信仰的批判
- 第二节 桓谭的经验认识论与政治哲学
- 一、“习学”与“效验”的经验认识论
- 二、“举本抑末”“王霸二盛”的政治哲学
- 第三节 张衡的宇宙论思想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浑天说思想及其贡献
- 第四节 张衡的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
- 一、政治哲学:事依礼制与驳谶返经
- 二、“与仁义乎逍遥”的人生哲学
- 第十一章 《白虎通德论》的儒学理论系统与思想贡献
- 第一节 《白虎通德论》的产生背景
- 一、《白虎通德论》的产生背景
- 二、《白虎通德论》与谶纬的关系
- 第二节 《白虎通德论》所构造的儒学理论系统
- 一、以宇宙论为基础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宗教观
- 二、《白虎通德论》的特点及评价
- 第三节 天人关系
- 一、天、地、人
- 二、天人关系
- 第四节 性情说与寿命论
- 一、六情扶成五性
- 二、寿命论
- 第五节 三统说
- 一、三统与通三统
- 二、三教
- 三、五行更王说
- 第六节 三纲六纪说
- 一、三纲六纪说
- 二、对三纲思想的评价
- 第十二章 王充的自然哲学
- 第一节 王充的生平及著作
- 一、生平
- 二、著作
- 第二节 自然观:“天”与“气”
- 一、天
- 二、气
- 三、天人关系
- 第三节 人性论
- 一、人生之三累与三害
- 二、人性论
- 第四节 认识论:“实知”与“效验”
- 一、实知
- 二、效验
- 第五节 历史观:德力与时命
- 一、德与力
- 二、时与命
- 第六节 对鬼神思想和儒家的批判
- 一、对鬼神思想的批判
- 二、对儒家的批判
- 第十三章 王符、崔寔、仲长统、徐干哲学思想合论
- 第一节 汉末的社会、政治批判思潮通说
- 一、汉末的社会政治背景
- 二、汉末的社会、政治批判思潮通说
- 第二节 王符的“德化”思想和“崇本抑末”的主张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德化”思想
- 三、“崇本抑末”
- 第三节 崔□的霸政论
- 一、霸政论
- 二、人情论与畏民论
- 第四节 仲长统的无神论与政治哲学
- 一、无神论思想
- 二、政治哲学
- 三、对伦理政治的反思
- 第五节 徐干的天道观与人才观
- 一、天道观
- 二、人才观
- 第十四章 荀悦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生平及著作
- 第二节 “性三品”与“情不主恶”说
- 一、“性三品”
- 二、“情不主恶”
- 第三节 “三势”的天人观
- 一、三势
- 二、天人观
- 第四节 重真实与定道义
- 一、重真实
- 二、定道义
- 第五节 社会、政治批判
- 一、社会批判
- 二、政治批判
- 第十五章 汉末易学与易学在汉魏之际的转变
- 第一节 东汉易学的传承
- 第二节 汉末易学的象数建构与思想主旨
- 一、郑玄以乾坤爻辰说为中心的象数学
- 二、荀爽的乾升坤降说和卦变说
- 三、虞翻的象数学:互体、卦变、月相纳甲等易例
- 四、汉末易学的象数逻辑和思想主旨
- 第三节 从象数到义理:汉易的弊病与王弼《周易略例》
- 一、汉易的方法与弊病
- 二、从象数到义理与王弼的《周易略例》
- 第十六章 道教的形成与《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道教的形成
- 一、道教的萌芽与教团的形成
- 二、思想来源与理论形成
- 第二节 《太平经》的宗教哲学思想
- 一、《太平经》简介
- 二、道与气:《太平经》在宗教理论的哲学基础
- 三、神道设教:《太平经》的早期道教理论
- 第三节 《老子想尔注》的哲学思想
- 一、《老子想尔注》及其解《老》方法
- 二、“道体”说
- 三、“道气”说
- 四、道诫
- 五、至诚与为善的修道工夫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