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5.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3千字
字数
2021-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汉学界诺贝尔奖──儒莲奖得主奥图·德·萨代尔代表作,享誉欧洲的中国瓷器文化经典通识读本,清晰还原中国瓷器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收藏及其影响。
内容简介
瓷器的海外传播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16世纪以来,中国瓷器通过海上新航线远销欧洲,它们不仅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器物,更是中国灿烂文明的载体。西方人是通过陶瓷开始认识中国、向往中国,进而与中国展开交流的,英文中“瓷器”和“中国”享有同一命名便是明证。
瓷器这一文化符号,对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瓷器在给欧洲以影响的同时,也从欧洲艺术中汲取了营养,受到了西方画法的润泽。本书的作者奥图·德·萨代尔是巴黎著名的收藏家,于1881年出版此书,书中对中国瓷器文化做了细致的考察,解释了诸多专业术语的意义,并详细阐述了瓷器的制作过程,瓷器的种类,瓷器上图画的特定主题。重要的是,作者还介绍了中国瓷器在欧洲的传播与演化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译序
- 致读者
- 第一章 中国瓷器的起源
- 硬质瓷器在中国的发明年代
- 釉下钴蓝纹饰的发明
- 日本瓷器的创烧
- 被误认为来自朝鲜的日本瓷器
- 被误认为来自印度、柬埔寨、波斯的中国瓷器
- 波斯半透明彩陶
- 中国瓷器首次进入欧洲
- “瓷器”一词的起源
- 14—15 世纪王室和贵族的藏品清单(涉及中国瓷器)
- 第二章 瓷器的烧制、纹饰与款识
- 瓷土的成分
- 软质瓷土在法国的发现
- 欧洲高岭土的发现
- 欧洲和中国硬质瓷器烧制方法概览
- 高温釉瓷器
- 中高温釉瓷器
- 彩色地瓷器
- 素胎绘制纹饰
- 瓷器上贵重金属的使用
- 半软质中国瓷器、“中国白”
- 法国软质瓷土
- 中国绘画的特点
- 图像展示
- 四位最高神灵
- 地位稍低的七大神仙,人间福祉的传布者
- 观音女神
- 八位不老仙人
- 蝙蝠
- “寿”“福”
- 八卦
- 阴阳
- 文字、公正、才华、音乐、权力的象征
- 表明瓷器烧造日期的款识
- 明朝年号列表
- 清朝年号列表
- 干支纪年法
- 中国的第七十六甲子简表
- 出现于瓷器上的各类年款
- 不可指明瓷器烧造时间的款识
- 依据年代先后顺序整理的款(款识列表)
- 第三章 中国瓷器在欧洲
- 欧洲的中国瓷器
- 过去的瓷器爱好者
- 杜维尔先生和冯佩提斯子爵的收藏
- 德·朱利安先生的收藏
- 盖尼埃先生的收藏
- 布瓦赛先生的收藏
- 马扎林公爵夫人的收藏
- 18 世纪初期后进口至欧洲的古代中国瓷器
- 第四章 瓷器描述与时代划分
- 一系列中国古代瓷器的年代记与描述
- 原始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第四阶段
- 第五阶段
- 二次装饰与仿制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