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7千字
字数
2020-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学者罗志田先生说历史,谈文化,思考当下学术。
内容简介
历史虽然是逝去的往昔,但却无时不影响着现在。著名历史学者罗志田先生尝试把一些学院的见解“普及”到文化报刊的非学院读者范围,在公众和社会的学术兴趣日趋增强之时,把日新月异的学院研究以“可读”的方式表述出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序
- 原序
- 一、 从文化看政治
- 作为文化、政治和学术的“南北”
- 十八世纪清代“多主制”与《宾礼》
- 从文化视角看辛亥革命前夕的派别分野
- 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
- 二、 社会与文化
- 数千年中大举动:废科举百年反思
- 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
- 国粹与欧化:从清季到民初的观念传承
- 三、 历史的社会
- 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
- 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
- 学会共处:“双不赢”未必“双输”
- 变化中的时代背景
- 近代新教育的一个特色
- 大学教育的管理与“官理”
- 谋生与问学:学术独立的梦想
- 尝试共处:学人的因应
- 物质时代的文化重建
- 四、 社会的学术
- 学术与社会的互动有感
- 业余“学术警察”心态与学术打假
- 打倒与建立:再说学术打假
- 学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而非防弊
- 学术素质与专家匿名审稿制度
- 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
- 论文评审与学术创新
- 专家审稿制下学术刊物的主体性
- 人鬼共舞:学术的多重围城式表现
- 五、 学术的履迹
- 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
- “赛先生”与国学
- 整理国故与文学史研究
- 信的缘起
- 后续的反响
- 北伐前后清华与北大的史学
- 近四十年史学的流变蠡测
- 一、内在的演变
- 二、外在的关联
- 三、余论:一切皆有可能
- 六、 多面的史学
- 与《光明日报》记者谈史学
- 答《三联生活周刊》问近代史
- 史学前沿臆说
- 让思想回归历史
- 史无定向:思想史的社会视角稗说
- 学术史:学人的隐去与回归
- 亲近思想的学术史
- “学术史”的异化
- 现代史学中“人的隐去”
- 侧重学人的学术史
- 行路与作文:兼及史学表述
- 七、 史学的书
- 姑妄言之
- 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 通过日本认识西方的梁启超
- 中国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
- 从国际发现中国历史
- 尝试大同: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 历史的不完全:新诗的历史和几成历史的新诗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