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8千字
字数
2018-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农民与中国改革的内在关系,直接地展现了当代农民在中国改革中的作用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农民与中国改革的几个基本关系,分为5编33篇,讨论国家如何处理农民问题。
本书将其主要归结为五种关系:农民与高层政治的关系、农民与基层政府的关系、农民与乡村民主的关系、农民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农民与地方官员的关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当前阶段,国家要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需要从这个层面做出具体而实在的努力,或者说是展开深刻有力的制度创新。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从“九号院”看“农民的政治” (代序)
- 前言
- 第一编
- 1.1 九号院与中国农村
- 1.2 九号院之“老”
- 一、众“老”云集
- 二、朱老
- 三、石老
- 四、武老
- 五、纪老
- 六、朱厚泽先生
- 七、随感
- 1.3 万里与农村改革
- 引言:重读《万里文选》
- 一、坚冰的突破
- 二、高层的阻力
- 三、政策的转折
- 四、改革的逻辑
- 五、理论的起点
- 六、体制的空间
- 结语:时代呼唤改革家
- 1.4 农村改革与地方改革家
- 一
- 二
- 三
- 1.5 勤勉而执着的“三农”学者
- 一
- 二
- 三
- 1.6 情怀和风骨
- 第二编
- 2.1 乡镇改革的历史审视
- 一、曾经清晰的改革目标
- 二、曲折迷离的改革历程
- 三、问题:政府改革路在何方
- 2.2 乡村治理中的政府“不宜”
- 一、不宜“包养”村干部
- 二、不宜苛求村级“组织健全”
- 三、不宜操控村级选举
- 四、不宜将民间组织视为“异己”
- 2.3 “乡村治理”治什么
- 2.4 新农村的新治理
- 2.5 乡镇政府的体制环境
- 2.6 县乡政府改革的根本动力
- 第三编
- 3.1 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
- 3.2 民间组织与基层民主
- 3.3 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
- 3.4 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
- 一、基层民主面临新的时代条件
- 二、基层民主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 三、发展基层民主必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 四、发展基层民主提高加强制度化水平
- 3.5 基层民主的“主导”与“主体”
- 3.6 基层民主的“参与”问题
- 一、体制内参与发育不良
- 二、自发性参与迅速成长
- 三、扩大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点
- 3.7 基层民主的国际影响
- 3.8 发展基层民主的基本策略
- 第四编
- 4.1 “弱”村禁牧记
- 4.2 “穷”村修桥记
- 4.3 “乱”村修路记
- 4.4 村庄不再
- 4.5 此村非彼村
- 4.6 “农民意识”之启蒙
- 第五编
- 5.1 农民流动30年
- 5.2 民工子弟学校的社会际遇
- 5.3 裴宜理的农民研究
- 5.4 农民的脚步与制度变革
- 一、农民的土地问题
- 二、农民的权利问题
- 三、改革的思想方法问题
- 5.5 四分之一世纪的农民上访
- 一
- 二
- 三
- 四
- 5.6 “底层研究”之于中国
- 5.7 傅高义的境界
- 一
- 二
- 三
- 四
- 5.8 村民自治的回顾与展望
- 一
- 二
- 三
- 增订版后记
- 修订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