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6千字
字数
2019-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分四章探讨佛教历史情境、发展脉络,注重考证细节,丰富研究认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章,由四个主题组成,即“佛教与传统社会”、“佛教与知识分子”、“禅宗与禅学”、“佛教历史考证”。在这四章内容中,每一章都选取中国佛教史上的特定人物、事件或思想、著作,进行分析评论,并以年代先后为线索,组成一个逻辑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完整体系。最后,则以“绪论”的方式论述中国佛教的精神内涵与发展脉络。本书的特色是注重历史细节的考证,由历史细节体现出中国佛教历史的复杂开展和思想义理的丰富内涵,对佛教与中国传统社会、佛教与中国知识分子、禅学与禅宗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在一定意义上,本书能够丰富人们对中国佛教史的认识,并推动对一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国学丛刊》总序
- 序
- 目录
- 前言 佛教与中国文化和社会
- 第一章 佛教与中国传统社会
- 第一节 黄梅“东山法门”与中国佛教的山林化传统
- 第二节 水西寺与唐宣宗
- 第三节 唐宋时期的寺院茶筵、茶会和茶汤礼
- 第四节 禅僧、文人和政治家
- 第二章 佛教与中国知识分子
- 第一节 罗含《更生论》与南北朝佛教“形神之辩”
- 第二节 何承天与“衡阳论辩”
- 第三节 宗炳“结宇衡山”与《明佛论》
- 第四节 王船山的佛教观
- 第五节 胡适和禅宗史研究
- 第三章 中国禅宗与禅学
- 第一节 南岳慧思与北朝禅学
- 第二节 南泉普愿与洪州禅
- 第三节 沩山禅系与禅学
- 第四节 法演禅师的生平事略与研究动态
- 第五节 “洞山麻三斤”的葛藤
- 第六节 天童正觉的“默照禅”思想
- 第四章 中国佛教历史考证
- 第一节 “锡兰佛牙”与中国
- 第二节 王夫之《莲峰志》补证、发微
- 第三节 清末湖湘高僧南岳默庵法师年谱及法脉记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