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谨慎的探索。

内容简介

如今的组织管理中,四个最基本的关系:个人与目标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组织与变化的关系,都完全改变了。随之而来的新范式必然也将逐渐融入组织行为学的经典框架,本书不仅强调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准确把握,更突出对环境的分析,以及新环境影响下的组织行为、组织学习、组织网络的创新和价值。

组织管理的核心价值,需要回归到组织赋能与激活人,以响应“现实”组织的特征。本书不仅融入了大量实际案例,以阐释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管理理论、核心问题和现实管理中的应用场景,还通过团队练习、网络练习、自我测试等增强可读性、趣味性与实用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PREFACE 前言
  • 致谢
  • 第1章 数字时代的组织管理
  • 学习目标
  • 引例 “数字员工”已悄然登场,将带来怎样的组织变革
  • 1.1 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行为学
  • 1.1.1 组织的定义
  • 1.1.2 组织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 1.1.3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 1.2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
  • 1.2.1 科学管理理论
  • 1.2.2 行为科学理论
  • 1.2.3 权变理论
  • 1.3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性与学科体系
  • 1.3.1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性
  • 1.3.2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体系
  • 1.4 组织行为学的价值
  • 1.4.1 组织有效性的基本观点
  • 1.4.2 组织行为学研究对企业的意义
  • 1.5 数字技术下组织行为学与组织管理重构
  • 1.5.1 数字技术下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1.5.2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发展趋势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这些都合理吗
  • 案例分析 40年成长为世界500强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认知个体
  • 学习目标
  • 引例 ChatGPT之父山姆·奥特曼
  • 2.1 多元化个体
  • 2.1.1 多元化的内涵与层次
  • 2.1.2 人口统计学特征
  • 2.1.3 能力
  • 2.1.4 价值观
  • 2.1.5 人格
  • 2.2 个体行为的基础
  • 2.2.1 知觉
  • 2.2.2 归因
  • 2.2.3 情绪
  • 2.2.4 态度
  • 2.2.5 压力
  • 2.3 数字化时代的个体
  • 2.3.1 数字化时代的工作需求
  • 2.3.2 数字化时代的工作方式
  • 2.3.3 数字化时代的工作价值观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MBTI职业性格测试
  • 案例分析 “00后”真的在整顿职场吗
  • 网站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个体动机与激励
  • 学习目标
  • 引例 “别人家的公司”发福利了
  • 3.1 个体动机与激励
  • 3.1.1 需要与动机
  • 3.1.2 激励
  • 3.2 内容型激励理论
  • 3.2.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3.2.2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 3.2.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3.2.4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 3.3 过程型激励理论
  • 3.3.1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3.3.2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3.3.3 德西和瑞恩的自我决定理论
  • 3.3.4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 3.4 调整型激励理论
  • 3.4.1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3.4.2 弗洛伊德的挫折理论
  • 3.5 综合激励模式
  • 3.5.1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
  • 3.5.2 迪尔的综合激励模式
  • 3.6 数字化时代的激励实践
  • 3.6.1 游戏化激励
  • 3.6.2 危机激励
  • 3.6.3 仪式感激励
  • 3.6.4 喜感荣誉激励
  • 3.6.5 社交网络激励
  • 3.6.6 福利平台激励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自我激励程度评估
  • 案例分析 小米集团的激励之路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个体与组织的协同
  • 学习目标
  • 引例 热爱的力量:泡泡玛特与员工的契合
  • 4.1 与组织协同的个体因素
  • 4.2 个体的组织社会化
  • 4.2.1 组织社会化的概念
  • 4.2.2 组织社会化的内容
  • 4.2.3 组织社会化的策略
  • 4.3 自我效能感
  • 4.3.1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 4.3.2 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 4.3.3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 4.4 胜任力
  • 4.4.1 胜任力的定义
  • 4.4.2 胜任力的分类
  • 4.4.3 胜任力模型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 4.4.4 数字化时代的胜任力
  • 4.5 心理契约
  • 4.5.1 心理契约的定义
  • 4.5.2 心理契约的内容及类型
  • 4.5.3 心理契约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 4.6 数字化时代的个体与组织协同
  • 4.6.1 数字化的本质
  • 4.6.2 数字化时代个体与组织协同的新变化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自我效能感自测
  • 案例分析 陈国豪和广工男篮:含蓄“魔兽”和低调“群狮”的匹配共赢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群体与社群
  • 学习目标
  • 引例 乐高“新社群”:共享共创
  • 5.1 人以群分
  • 5.1.1 群体的内涵
  • 5.1.2 群体的组成要素
  • 5.1.3 群体的分类
  • 5.2 群体属性
  • 5.2.1 角色
  • 5.2.2 规范
  • 5.2.3 地位
  • 5.2.4 群体规模
  • 5.2.5 群体成员结构
  • 5.3 群体行为特性
  • 5.3.1 群体压力
  • 5.3.2 群体士气
  • 5.3.3 群体凝聚力
  • 5.3.4 群体发展
  • 5.3.5 群体互动
  • 5.4 群体决策
  • 5.4.1 群体决策方法
  • 5.4.2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比较
  • 5.4.3 群体思维和群体转移
  • 5.5 社群
  • 5.5.1 社群的概念及特征
  • 5.5.2 社群的分类
  • 5.5.3 虚拟社群
  • 5.5.4 品牌社群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群体内聚
  • 案例分析 正和岛:打造中国企业家的自由社交与分享部落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团队管理
  • 学习目标
  • 引例 团队管理:腾讯成功的秘诀
  • 6.1 认识团队
  • 6.1.1 团队的含义
  • 6.1.2 团队的特征
  • 6.1.3 团队与群体
  • 6.1.4 团队的优缺点
  • 6.2 团队的类型
  • 6.2.1 解决问题型团队
  • 6.2.2 自我管理型团队
  • 6.2.3 多功能型团队
  • 6.2.4 虚拟团队
  • 6.2.5 敏捷团队
  • 6.2.6 人机协作团队
  • 6.3 团队发展与管理
  • 6.3.1 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 6.3.2 团队规范
  • 6.3.3 团队凝聚力
  • 6.3.4 团队信任
  • 6.3.5 团队管理
  • 6.3.6 团队评估
  • 6.4 打造高绩效团队
  • 6.4.1 团队效能
  • 6.4.2 高绩效团队的特征
  • 6.4.3 创建高绩效团队
  • 6.5 团队管理面临的挑战
  • 6.5.1 “搭便车”问题
  • 6.5.2 难以实施准确的个人绩效考核
  • 6.5.3 个性化与团队合作冲突
  • 6.5.4 员工多元化
  • 6.5.5 团队职责不明
  • 6.6 创业团队
  • 6.6.1 创业团队及其分类
  • 6.6.2 创业团队的组建
  • 6.6.3 创业团队的管理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团队自治性测试
  • 案例分析 数字化团队赋能史丹利百得苏州工厂转型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7章 领导
  • 学习目标
  • 引例 危机中的领导力:中国机长刘传健
  • 7.1 谁是真正的领导
  • 7.1.1 领导的含义
  • 7.1.2 领导与管理
  • 7.1.3 领导与权力
  • 7.1.4 领导者与追随者
  • 7.2 领导特质理论
  • 7.2.1 鲍莫尔的领导特质理论
  • 7.2.2 鲍尔的领导特质理论
  • 7.3 领导行为理论
  • 7.3.1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 7.3.2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 7.3.3 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
  • 7.3.4 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 7.4 领导权变理论
  • 7.4.1 费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模型
  • 7.4.2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的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模式
  • 7.4.3 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
  • 7.4.4 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
  • 7.5 当代的领导理论
  • 7.5.1 魅力领导理论
  • 7.5.2 变革型领导理论与交易型领导理论
  • 7.5.3 诚信领导理论
  • 7.5.4 柔性领导理论
  • 7.5.5 其他领导理论
  • 7.5.6 经典领导理论的应用
  • 7.6 成为有效领导者
  • 7.6.1 领导力提升的艺术
  • 7.6.2 发现和培养有效领导者
  • 7.7 领导者面临的新挑战及新趋势
  • 7.7.1 具备数字领导力
  • 7.7.2 与Z世代相匹配的领导方式
  • 7.7.3 数字化管理的挑战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领导行为问卷
  • 案例分析 张一鸣:务实主义者的另类浪漫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8章 沟通
  • 学习目标
  • 引例 埃隆·马斯克在特斯拉的内部邮件:公司内部该如何沟通
  • 8.1 沟通无处不在
  • 8.1.1 沟通的定义
  • 8.1.2 沟通的过程
  • 8.2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 8.2.1 正式沟通
  • 8.2.2 非正式沟通
  • 8.3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 8.3.1 语言沟通
  • 8.3.2 非语言沟通
  • 8.4 沟通方法与技巧
  • 8.4.1 提升管理沟通能力
  • 8.4.2 营造公开反馈的组织文化氛围
  • 8.4.3 有效倾听
  • 8.4.4 关注沟通中的性别差异
  • 8.5 数字化沟通
  • 8.5.1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沟通特征
  • 8.5.2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沟通障碍
  • 8.5.3 改善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沟通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倾听”技能测验表
  • 案例分析 舆情危机:花西子究竟该如何应对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9章 冲突与冲突管理
  • 学习目标
  • 引例 辉瑞:创新冲突管理体系
  • 9.1 冲突能够避免吗
  • 9.1.1 冲突的定义与特征
  • 9.1.2 冲突的发展阶段
  • 9.1.3 冲突的类型
  • 9.2 冲突的产生及其过程
  • 9.2.1 对立的目标
  • 9.2.2 差异
  • 9.2.3 相互依赖
  • 9.2.4 稀缺资源
  • 9.2.5 模棱两可的规则
  • 9.2.6 缺乏沟通
  • 9.3 冲突分析模式
  • 9.3.1 庞迪的冲突分析模式
  • 9.3.2 罗宾斯的冲突过程分析
  • 9.3.3 杜布林的冲突的系统分析模式
  • 9.4 冲突管理
  • 9.4.1 冲突管理原则
  • 9.4.2 冲突管理策略
  • 9.4.3 冲突处理方法
  • 9.4.4 如何激发建设性冲突
  • 9.5 数字化时代的冲突管理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冲突处理风格问卷
  • 案例分析 美团“撒币”调一城骑手换岗以应对集体大罢工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组织与组织理论
  • 学习目标
  • 引例 京瓷的“阿米巴”
  • 10.1 组织理论
  • 10.1.1 古典组织理论
  • 10.1.2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 10.1.3 现代组织理论
  • 10.2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
  • 10.2.1 工作专门化
  • 10.2.2 部门化
  • 10.2.3 管理幅度
  • 10.2.4 命令链
  • 10.2.5 集权与分权
  • 10.2.6 正规化
  • 10.3 组织结构形式
  • 10.3.1 直线型组织结构
  • 10.3.2 职能型组织结构
  • 10.3.3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 10.3.4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 10.3.5 矩阵型组织结构
  • 10.3.6 超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 10.3.7 团队型组织结构
  • 10.4 数字化技术引发的组织新挑战
  • 10.4.1 传统的层级结构正在瓦解
  • 10.4.2 算法成为组织管理手段
  • 10.4.3 超级员工崛起
  • 10.4.4 无边界数字化
  • 10.4.5 组织在线化
  • 10.4.6 生态系统风险不容忽视
  • 10.4.7 抓住“瞬时”机遇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组织结构偏好测试
  • 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的“1+6+N”新结构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11章 组织变革
  • 学习目标
  • 引例 用利益聚变、能力聚变改造携程
  • 11.1 一直不变的是变革
  • 11.1.1 组织变革的概念
  • 11.1.2 组织变革的动因
  • 11.1.3 组织变革的分类
  • 11.2 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
  • 11.2.1 组织变革阻力的来源
  • 11.2.2 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策略
  • 11.3 组织变革的实施
  • 11.3.1 勒温三阶段变革模式
  • 11.3.2 行为研究变革模式
  • 11.3.3 赞赏式探询变革模式
  • 11.3.4 计划性发展和变革模式
  • 11.4 数字化转型与组织变革
  • 11.4.1 数字化转型的定义
  • 11.4.2 组织变革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保障
  • 11.4.3 数字化转型下的企业组织变革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你对待变革的态度如何
  • 案例分析 云上的波司登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12章 组织文化
  • 学习目标
  • 引例 Salesforce:树立对彼此负责的数字化文化
  • 12.1 并不虚无的组织文化
  • 12.1.1 组织文化的含义
  • 12.1.2 组织文化的层次
  • 12.1.3 组织文化的功能
  • 12.2 组织文化理论
  • 12.2.1 迪尔和肯尼迪的组织文化因素理论
  • 12.2.2 帕斯卡尔、阿索斯和麦肯锡的7S框架
  • 12.2.3 威廉·大内的Z理论
  • 12.2.4 彼得斯和沃特曼的革新性文化理论
  • 12.2.5 柯林斯的卓越组织的文化特质理论
  • 12.3 组织文化的创建、传播与创新
  • 12.3.1 组织文化的创建
  • 12.3.2 组织社会化与组织文化的传播
  • 12.3.3 组织文化的创新
  • 12.4 跨文化管理
  • 12.4.1 跨文化的内涵
  • 12.4.2 跨文化管理理论
  • 12.4.3 跨文化沟通
  • 12.4.4 跨文化领导
  • 12.4.5 跨文化管理的实践
  • 12.4.6 融合组织文化
  • 12.5 数字化生存下的组织文化
  • 12.5.1 数字化对组织文化的要求
  • 12.5.2 刷新数字化下的组织文化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组织文化评估
  • 案例分析 方太文化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13章 组织学习
  • 学习目标
  • 引例 华为的学习型组织
  • 13.1 组织学习
  • 13.1.1 知识管理是数字化时代组织学习的基石
  • 13.1.2 组织学习的概念
  • 13.1.3 组织学习的类型
  • 13.1.4 组织学习的过程
  • 13.2 学习型组织
  • 13.2.1 学习型组织的定义
  • 13.2.2 学习型组织的行为特征
  • 13.2.3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 13.3 组织记忆
  • 13.3.1 组织记忆的定义
  • 13.3.2 组织记忆的分类
  • 13.3.3 组织记忆的结构
  • 13.3.4 组织记忆的过程
  • 13.4 组织遗忘
  • 13.4.1 组织遗忘的类型
  • 13.4.2 组织遗忘的管理方法
  • 13.5 数字化下的组织学习
  • 13.5.1 数字化下重新定义组织学习
  • 13.5.2 组织学习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双向助力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心智水平与环境适应能力的测评
  • 案例分析 以学习驱动发展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14章 数字化时代的组织形态变化与新型组织
  • 学习目标
  • 引例 数字化时代海尔集团的组织革新
  • 14.1 数字化时代的组织形态变化新趋势
  • 14.1.1 扁平化
  • 14.1.2 去中心化
  • 14.1.3 柔性化
  • 14.1.4 网络化
  • 14.1.5 虚拟化
  • 14.1.6 无边界化
  • 14.2 生态型组织
  • 14.2.1 生态型组织的定义
  • 14.2.2 生态型组织的特征
  • 14.3 平台化组织
  • 14.3.1 平台化组织的定义
  • 14.3.2 平台化组织的特征
  • 14.4 无边界组织
  • 14.4.1 无边界组织的定义
  • 14.4.2 无边界组织的特征
  • 14.5 自组织系统
  • 14.5.1 自组织系统的定义
  • 14.5.2 自组织的特征
  • 14.6 共生型组织
  • 14.6.1 共生型组织的定义
  • 14.6.2 共生型组织的特征
  • 14.7 创新型组织
  • 14.7.1 创新型组织的提出与定义
  • 14.7.2 创新型组织的特征
  • 14.8 人机协同的智能组织
  • 14.8.1 智能组织的提出与定义
  • 14.8.2 智能组织的特征
  • 本章回顾
  • 关键术语
  • 课堂讨论
  • 团队练习
  • 网络练习
  • 自我测试 你所在的公司分权程度如何
  • 案例分析 Zappos“合弄制”的管理实验
  • 网站推荐
  • 微信公众号推荐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