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收录作者汪洋的文化评论集,对文化现象有感而发。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化评论集,收录的主要是作者的影视、图书的评论、城市文化现象,以及部分生活感悟方面的文章,均针对当前的文化现象有感而发,从武侠片、小津安二郎、宅男、城中村到纪录片、热门戏剧等话题,颇具趣味,适合70后、80后读者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序 士心柔似刀
  • 光影人间
  • 被放逐的江湖
  • 不成问题的问题
  • 大话已远,再无西游
  • 大圣啊,你要保护好孩子们的假期
  • 大师们,回家做豆腐吧
  • 当童话有了现实版
  • 当我们不再需要神话
  • 饿死的“洛神”
  • 好吧,星爷,你赢了
  • 荷尔蒙改变历史
  • 黑暗的本能
  • 黑色幽默,一定要方言?
  • 旧山河的镜像
  • 看得见的城市 ——关于意大利电影
  • 困境实验
  • 《老无所依》,一个无处可逃的黑色话题
  • 每一部似曾相识的电影
  • 派先生的多个可能性
  • 沈炼夜奔
  • 时间废墟的穿越者
  • 史诗的前夜
  • 他们的青春少年之国
  • 填饱肚子想道理
  • 我只珍惜与你相处
  • 武侠片的“末日”
  • 小津安二郎的“无”和“有”
  • 消失得……慢一点
  • 一个黑色的城市童话
  • 与宅男共勉
  • 再见,麦太
  • 在电影院里沉睡
  • “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病?
  • 最难讲的是故事
  • 纪录时代
  • 你凝视过自己的生活吗?
  • 一、超越“洞穴”的捆绑
  • 二、做一只城市里的牛虻
  • 三、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 《我的诗篇》,谁的诗篇?
  • 工厂青年
  • 纪录片,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 你为什么要登顶?
  • 人间烟火
  • 人群是一个幻觉
  • 日本纪录片:面对“黑暗”的能力
  • 伟大的匠人
  • 小川绅介之后
  • 远离人群的放牧者 ——关于菲利贝尔纪录片《是与有》
  • 在时间的缝隙里穿梭 ——纪实性影像的时空维度
  • 我与城市
  • “城中村”里的城市现场
  • 景观与对话
  • 秩序与共生
  • 线性与生长
  • 当我老了,谁来共语?
  • 关于大城市的想象
  • 关于“缺席者”的讨论
  • 混乱的人群一样给你温暖
  • 冒犯上帝的城市
  • 通往新世界的列车
  • 乌鸦邦的现实
  • 小贩们的“城市化”之路
  • 小国的里子与大国的面子
  • 再见,理想国!
  • 这是你的道路
  • 重建“社区”的可能
  • 最后的美餐
  • 最幸福的城市空间
  • 心灵舞台
  • 守正出奇将军笔 ——读许石林新书《故乡是带刺的花》
  • 《觅宗记》 ——带你亲眼见证“末法时代”?
  • 爱孔子不爱圣人 ——兼评李硕新书《贵族的黄昏》
  • 爱书者的梦魇
  • 被一本书所惊醒
  • 差生布考斯基
  • 催眠之书
  • 大清朝的梦想家们
  • 关于飞翔的种种可能性
  • 嗨,那个小丑
  • 互联网时代的一见钟情
  • 混沌将开的世界
  • 另一个星球
  • 马良的迷幻时空
  • “麦克白”的一地鸡毛
  • 没有立场的才是观众
  • 门内是青山
  • 那个夏天,那个起点
  • 你笑还是不笑?
  • 钦差没大臣,剧场无话剧
  • 人人都是精神病
  • 失败的幸存者
  • 世界尽头的村庄
  • 逃逸者们的阳台
  • 童话家巴里科
  • 未完待续的《茶馆》
  • 我看见了你的蝴蝶
  • 我们该怎样解释这个世界
  • 一滴水里的滚滚红尘
  • 用积木搭出来的香椿树街
  • 与世界和解的方式
  • 这个杀手有点冷
  • 众神狂欢的时代,“批评”何为?
  • 代后记 不惑缘来梦初醒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